大家好,我是来自阳光园中一班的陈瑜,今天很荣幸的站在这里由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小经历,算算日子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在这行业里摸爬滚打也有六七个年头了,这一路上微笑过、哭泣过、感动过、彷徨过、失败过、心酸过、哭笑不得过,都成为了我心中的那些最宝贵经历,更成为了使我在这个专业里不断成长的基石。面对着孩子们的日子每天都是瞬息万变,精彩万分。
记得那是我第二届小班刚接到的时候,班里有个蛮特别的孩子叫钱欣然小名叫加林,是来自黑龙江哈尔滨人士,父母都属于丽水学院刚人才引进来的海归博士后。钱欣然小朋友一直都是生活在东北的,突然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和陌生的幼儿园,面对着我们这些完全陌生的老师和陌生孩子们,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孩子就特别排斥幼儿园,头一个星期几乎每天早上都是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脖子边哭边说“我们回去吧,我不在这里上幼儿园”。白天活动时也总是一个人,偶尔还会哭闹,不愿意和我们沟通,常常是一天到晚没听到她说过一句话。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表现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在钱欣然小朋友身上也明显的表现出这三个阶段的行为。
这分离焦虑除了在孩子身上有所表现外,同时我也发现她妈妈对加林依恋也是很强烈,每次妈妈送来都是双双哭的跟泪人似的,小的在哭妈妈也揪心的跟着抹眼泪。这就让我想起了曾今在一本书上看到了几句话说的是,分离焦虑的情况不仅会在孩子身上发生,很多家长也一样会出现,有些孩子的分离焦虑甚至是由于家长的影响导致的。家长的分离焦虑就像一股反作用力,会阻碍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这种情绪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所以在这一周里我几乎只在旁边观察她们却不打扰她们,让母亲慢慢安慰好孩子后再去把孩子抱过来,并答应孩子,妈妈饭吃了就过来接她。园领导们一直都强调着一线教师应该,“对待孩子,要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这话我一直谨记在心,也感悟良多。所以我时常思考: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母亲般的关爱,并通过引导他们进入到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促使他们体验到幼儿园生活与活动的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更快地投入我们的怀抱。
介于一周的观察初步对孩子和家长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决定了首先应该先和妈妈做好沟通。告知妈妈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应该给孩子积极、阳光的正能量,让孩子对上幼儿园充满了期待,安抚好宝宝由于和家人的分离而产生的焦虑、不安、恐慌的感觉。并提出要求最近一段时间都由孩子的非直接依恋对象姥姥接送。经过观察,确实由姥姥送来孩子的情绪会比较稳定一些,哭闹情绪也相对平稳。当姥姥抱着加林来园时,我就走了过去,笑眯眯地学着她妈妈一样叫了声:“加林,早上好!”说完就把孩子从姥姥手上抱了过来,加林虽然带着哭腔瞪大了眼睛,可是也没有很大的反抗,这可能是我的行为跟她妈妈平时给她的拥抱一样亲切,也有可能是开学以来她每次来园都是我抱来的关系……这时候的她顿时停止了哭泣。
通过以往的观察我还发现加林有种大姐姐意识,喜欢和班里最小的孩子刘宝宝玩,经常喜欢当姐姐来照顾他。我轻声地说:“你不哭的样子最像大姐姐了,你看刘宝宝都在等你呢,你不来都没人带他一起玩玩具了,”说完就抱着她的一起走到宝宝的身边和刘宝宝一起玩玩具了,加林也暂时忘记了哭泣。顺利分散孩子对焦虑情绪的关注,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情绪。《指南》也在“教育建议”中强调要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要“欣赏”幼儿、“接纳”幼儿等,这对于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安定、愉快的情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接下来的几天我也都用同样的方法亲切的把她抱了过来,让她渐渐从原来的反抗到慢慢的适应环境,淡化与家人的分离焦虑。幼所以老师应该尽量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用充满爱意的拥抱、抚摸和细致及时的关心、照顾,来赢得幼儿的信任,转移孩子对分离焦虑的注意力,与孩子建立起新的稳定的依恋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突然有一天入园时,加林姥姥告诉我:孩子这几天回来就笑了,笑得很开心。还会说:“今天我到幼儿园没有哭了,我是大姐姐,我还有小弟弟要照顾呢,中午睡觉时,那个老师还会到我的床前摸我的头,摸着摸着,我就真的睡着了。”听了孩子的一番话后,我知道孩子已经开始接受了这个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妈妈了。突然在一个不那么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听到了一句稚嫩的声音:“陈老师早上好!”当我转头,竟然发现是加林,她会主动向老师问好了而且没有让家人抱着来,而是自己走的。我感动极了,家长也感动极了,忽然觉得爱就如阳光一般,照亮着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颗心灵。
或许在常人眼里,幼儿教师是一个身兼孩子王、保姆双重角色的职业,工作平凡而又琐碎、单调而又无趣。既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对待,总会见到孩子们阳光般的笑脸。孩子给我们笑容,家长给我们的肯定,让我们自豪,让我们欣喜。这将是我们热情的初衷,这将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我们也定将这份热情这份动力回馈于这些孩子们。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这里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都会有许多特别的故事。而幼儿园的老师每天所面对和处理的,就是这些人们眼中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我觉得细微之处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也就是这小事才是最为特别的。
今天我是特殊的,只因我仅代表着许多一线幼教的老师在此演讲,明天我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在这充满机与挑战的今天,我依然努力的工作,因为它已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人说我们是燃烧的红烛,有人说我们是高级保姆,无论别人对我们怎样评价,我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大。我是一名老师,所以拥有这样称号的我,应该不断进步,慢慢积累经验,做个孩子喜欢、领导同事信任的老师。竭尽所能,为这光荣的职业为而努力。我将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去关爱每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不忘初心 勇敢前行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