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八都幼教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g0NjMwMQ==&mid=2247485624&idx=1&sn=741934cf60b77cb2e8dcaa3106e0b8d4
饭后散步的时候,小朋友们经过休闲林。
祺祺指着枫叶,突然问:“看,那是什么叶子?有的红,有的绿,好漂亮呀!”
辰辰说:“枫叶呀。”
祺祺很好奇:“枫叶不是红色的吗?”
“还没变红呢,以后就会变成红色了!”沫沫说。
边上的小朋友听见了,都感叹道:“哇塞,枫叶怎么会突然变成红色的呢?好想看看它是怎么变色的!”
这么多小朋友,但是只有三棵枫树怎么观察?
有这么多小朋友,但是枫树只有三棵,围在那里好挤哦,那要怎么观察枫叶呢?小朋友们决定研究、讨论一番。
俊俊说:“老师,这棵枫树最小一点,我们六个人一点都不挤,就给我们第七组观察吧。”
天天说:“那我们还有六个组呢,只剩两棵枫树了怎么办?”
老师说:“你们想好了分配的方法吗?”
小朋友们都说:“第七组想要观察最小的那棵,可是还有的六个组怎么办呀?”
为了帮助孩子分配枫树,于是老师拍下了枫树的生长结构图片。
看了照片以后,依依说:“有一棵枫树最小,其他的两棵大很多,最小的那棵可以给第七组观察。”
老师:“那还剩两棵了,还有六组怎么分?”
浩浩说:“老师,我知道了!另外两棵枫树上分出了好多粗的树枝我们可以看看这些树枝够不够,够的话就在枫树的树枝上挂上标记牌,一组一种颜色,就能观察了!”
于是孩子们对着图片开始数了起来,“1,2,3……,老师,另外两棵大枫树正好有六根粗粗的树枝诶!”
老师:“这样,我们可以每个小组观察一根树枝,第七组观察那棵小的枫树,就不会拥挤了。”
于是,小朋友们决定动手制作标记牌。每组一种颜色,最后标上数字,代表的是自己的组。
【分析】:休闲林是孩子们经常会去玩耍的,但是对于树的品种却不太熟悉。尤其是秋天到来的时候,其他叶子都会变黄,而枫叶会变红更是他们好奇的,所以就有小朋友提出想要看看这个神奇的过程,面对三棵枫树但是有这么多小朋友怎么观察呢?当老师拍了枫树的生长结构图给孩子们看时,孩子们发现:“枫树有很多粗粗的树枝,可以利用树枝来分配。”那如何更好地区分小组观察的是哪根树枝上的枫叶呢?孩子们想到了一组一种颜色,最后标上组号。
标记牌用什么来代表?谁来做呢?
分配的方法已经想好了,那么谁来做这个标记牌呢?用什么图案表示呢?
老师:“每组只需要一个标记牌?谁来做?”
辰辰说:“老师,我来我来!”
同一组的依依说:“我也想做。”
沫沫说:“我们可以小组合作一起做。”
老师问:“你也想做,她也想做,那么到底谁来做合适呢?”
最后小朋友讨论决定分工合作一起做。
“那你们想做什么图案呢?”老师问。
“观察枫叶就做枫叶图案的标记牌吧!”小朋友们都说,“前些天老师教了我们折纸枫叶,正好可以分工。”说着,每组的小组长已经开始分配任务了:“你来剪,她来折,他来写数字,我负责挂起来……”
标记牌做好了,终于可以观察了!
可是好像有的枫叶太高了,怎么看呀?
标记牌挂完以后,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就分组去观察了,这下子一点都不挤了!
观察的时候,登登突然说:“老师,这个枫叶也太高了,我都看不到!”
旁边的轩轩说:“你太小了,看我,一下子就能看到这么多枫叶!”
登登“哼”了一声。
轩轩说:“你可以把枫叶拉下来一点看阿。像我这样。”
登登说:“可是我也拉不到阿。”
其他个子较小的小朋友也纷纷说:“老师,我也看不到!”
老师:“那么多小朋友都观察不到高高的枫叶,谁有好方法?”
诗妍说:“老师,地上有很多掉下来的枫叶,我们可以捡起来观察。”
于是有小部分小朋友就去地上收集落叶了。
【分析】: 在讨论制作标记牌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来做,有小部分孩子能从社会情感上考虑到分工合作,在分配过程中,小组长考虑了谁会写数字、谁会折纸等,鼓励同伴勇于表现自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特长,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体现了自主性。并且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幼儿折纸比较粗糙,没有很好的进行对折,这时候就有小朋友走过去帮忙、指导,观察过程中小朋友发现有的枫叶长得太高了,对于个子较矮小的小朋友来说想要观察就有点困难,怎么观察呢?孩子们想到可以让高个子的小朋友把枫叶拉下来点给个子娇小的小朋友观察,促进了同伴间的互动交往。
九月的枫叶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裂片数不一样?
回到教室,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自己观察到的枫叶。
辰辰说:“我刚刚看到的枫叶是红色的!”
熙熙说:“我看到的还是绿色。”
沫沫说:“老师,我看到的枫叶是绿色的,但是头上有一点点黄色了。”
浩浩说:“老师,我还发现我观察的那片叶子上面分出来的叶子片数和沫沫的不一样。”
老师说:“枫叶上面一片片分出来的叶子有个好听的名字——裂片。”
媛媛说:“哇,裂片,真好听,我看到的是有五片裂片的。”
诗妍说:“我的是七片裂片,而且叶子上面有三种颜色了,真好看,好想画一画。”
老师问:“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枫叶的裂片数、颜色都不一样,很神奇,那么为什么裂片数都不一样呢?你们都想画一画枫叶,可是怎么画呢?”
依依说:“老师,我刚才还没观察够呢,还想再仔细地看看。”
于是小朋友们将刚才收集回来的枫叶拿出来放在桌上近距离观察。
小朋友们在底下窃窃私语,我的和你的裂片数不一样,我的是四片的,我的是七片的……
突然,小哲喊道:“老师!我发现了,裂片里面都有条经脉。”
“那你数数看,你的枫叶有几条经脉?”老师说。
“我的有五条经脉,所以我的枫叶有五片裂片。”小哲回答。
于是其他的孩子们纷纷数起了自己的枫叶,他们发现叶子上有几条经脉就有几片裂片。
豪豪说:“这样我们画枫叶就简单了,可以先画好经脉,然后在经脉的外面画上叶子的轮廓!”
老师:“那你们都试试小朋友的方法吧。”
于是,小朋友们开始动手把自己观察到的枫叶画下来。
怎样能让收集的枫叶不枯萎呢?
过了几天,小朋友们发现收集回来的叶子开始枯萎了,纷纷喊:“老师,叶子都卷起来啦!没法观察了。”
老师:“是啊,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不枯萎呢?”
轩轩说:“把它放在水里,或者种在泥土里,然后给它浇水。”
昊昊说:“可以把枫叶夹在两张纸的中间。”
源源说:“可以像老师给我们做的玩具一样的那种方法。”
“那是什么方法,小朋友们谁知道?”
燃燃喊道:“我知道我知道,那个是塑封。”
“好的,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种方法,我们一起来试试。”
又过了一个礼拜,天天说:“老师,水杯里的枫叶都卷起来了。”
“那夹在两张纸里面的枫叶呢?”熙熙好奇道。
于是有小朋友打开来一看:“哎,颜色都变了,不是之前的绿色了,像焦了一样。”
悦悦说:“你们看,墙上这个塑封后的枫叶还在里面好好的!”
【分析】:在探寻为什么枫叶的裂片数不同时,孩子们将收集的枫叶放在桌上近距离观察,并和旁边小朋友手中的枫叶进行了对比,正是通过不断地观察、比较他们才发现枫叶的裂片数和它的经脉是有关系的,并且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只有塑封过的枫叶才能完好地保留下来,体现了孩子们初步的探究能力。
枫叶的大小都一样吗?
给它比一比、排一排
十月的一天,小朋友们在休闲林玩,第七组的小朋友跑过来说:“老师,我们观察的那棵枫树上,好多枫叶变成橙色了,还有几片是绿色的。”
熙熙很是遗憾:“可是还没有变红呢!”
十一月的一天,当他们再次散步经过休闲林的时候,天天喊道:“哇,变红了变红了。”一边说着一边拉着依依的衣服:“快看,我们观察的那根树枝上的都变红色了诶!”
依依说:“真的真的,我们过去看看吧。”
于是小朋友们纷纷跑到自己观察的那根树枝下看了起来。
他们发现,有的枫叶整片都变红了,有的还是绿色,头上带点棕色,有的红色中带一点橙色或者黄色。
玖儿对熙熙说:“你看,我观察的这片枫叶比你的大。”
熙熙说:“才不是呢,明明都差不多呀。”
其他小朋友看到她们俩在比手中的枫叶谁大谁小,也开始比较了起来。
那么到底谁的枫叶大一点呢?
于是小朋友们将手中的枫叶带回了教室比。
“谁有好的方法,能把两片差不多大的枫叶来比个大小呢?”老师问。
玖儿说:“我们可以把两片枫叶叠在一起比较。”
于是小朋友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枫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了起来。
浩浩说:“老师,我们可以把这个游戏放到益智区,就叫比大小吧,我们还可以给这些枫叶排一排顺序!”
听了他的意见,其他小朋友都说“我同意!”
“那枫叶还能怎么玩呢?”老师问。
源源说:“老师,我们现在绿色和红色的枫叶都有了,我觉得还可以给枫叶按规律排一排,这样可以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了,一个出题,一个来做题。”
枫叶的数量会因为它的颜色、空间距离而影响吗?
一天的区域游戏中,益智区突然传来了争执声。
依依喊道:“它们明明是一样多的。”
源源说:“才不是呢,明明是绿色枫叶更多一点。”
老师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依依把六片红色枫叶摆放的距离小一点,而源源手里的枫叶排序的时候放的距离大了一点。
旁边的小朋友也一致认为是源源的枫叶多一点。
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数的守恒》,幼儿通过活动感知了物体的数量是不受空间距离、颜色而影响的。
【分析】:在近三个月的观察中,孩子们欣喜地发现大部分的枫叶由最开始的绿色,慢慢地变成了黄色、橙色,直到现在的红色,感知了枫叶变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和不同颜色的枫叶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数学认知活动,给枫叶比大小、排顺序以及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摆放,并通过集体活动形成了数的守恒能力,发现了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多彩的枫叶有什么用?
当我们再次散步经过休闲林的时候,悦悦喊道:“老师,这些枫叶除了可以观察,还能有什么用呢?”
“你们说枫叶除了可以欣赏,还能用来做什么呢?”
浩浩说:“我需要回去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于是小朋友带着调查表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量了。
第二天,教室里面充满了孩子们激动的话语:“枫叶原来还可以做书签啊,那一定非常漂亮!”
“枫叶还能印出美丽的手帕。”
“我爸爸说,枫叶儿还能做枫叶黑糯饭”……
“枫叶有这么多的用处,不如我们试一试吧!”老师说。
【分析】:在调查枫叶用处的过程中,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了枫叶可以拓印出美丽的图案,可以用颜料喷洒出好看的手帕,枫叶甚至可以做饭吃,并通过了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感受了枫叶的用途。
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枫叶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尽情探索了枫树的生长结构,怎么分配观察任务?怎么观察高高的枫叶?如何保留收集来的枫叶?枫叶的裂片数都一样吗?每片枫叶一样大吗?枫叶的数量会因为它的颜色、空间距离而影响吗等,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回顾整个活动,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操作体验,对枫叶前后的变化、枫叶观察的分配、枫叶大小的比较、数的守恒等积累了一定感性认识,孩子们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并且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图文来源 | 八都幼教(2018年12月17日)
责编:北田,禾页
阳光学前周刊
与有趣和专业同行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