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第五幼儿园 万晓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和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园地处内蒙古地区,沉浸在浓郁的蒙古族文化氛围里,蒙古族勇敢进取、团结合作、自由豪迈、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都十分值得挖掘、传承与发展。依托蒙古族文化,积极开发适宜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以蒙古族文化和精神为核心,以蒙古族节日为线索,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最终形成了吉庆草原园本课程。
1
吉庆草原园本课程的内涵与目标
吉庆草原园本课程以蒙古族四大节日为活动主题和载体,以节日庆祝和分享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艺术、体育和社会领域活动为主要内容。吉庆草原园本课程注重节日中体验、课程中提升、生活中渗透,让幼儿通过园本课程体会草原民族活动的乐趣,欣赏草原文化之美,了解并体验蒙古族的团结与情义、美丽与勇敢、勤劳与分享、智慧与创造。我们秉持着“种下一颗种子,不做揠苗助长,静待来日方长”的原则,让幼儿自然地去理解和感受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和意义。
1
吉庆草原园本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节日主题活动是吉庆草原园本课程的主要载体和内容,主要包括春日敖包节、夏日那达慕、秋日马奶节和冬日白月节四大节日主题内容。
春日敖包节——祈福·团结与情义
敖包节是蒙古族春天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每逢节日,蒙古族人相聚在一起共同祭敖包为族人祈福,在祈福活动中体现出草原民族的团结与情义。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逐步生成敖包节的系列活动,从“趣品敖包”到“共建敖包”,最后到“小小敖包会”,逐步递进生成节日活动,在活动形式上以艺术活动、亲子活动和最后的节日展示活动为主,综合而全面地让幼儿体验敖包节的乐趣和精神。
作为敖包节系列活动的初始,我们根据幼儿的经验储备和民俗知识水平,在社会和语言等领域渗透有关蒙古族相关内容,让幼儿对于蒙古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音乐活动“《诺木罕山》和《那林呼和》”“学跳蒙古族舞”,美术活动“羊毛卷卷”“美丽的蒙古族饰品”等。
在草原上,敖包是由各个部落和周遭的蒙古族人一同搭建而成,在蒙古族心目中,敖包象征山神,外出远行,遇敖包必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幼儿在讨论后,用一些小石头在操场中间搭建一个迷你小敖包,通过彩绘石头画、制作祈福饰品和福袋、悬挂彩旗等,把具有民族神秘色彩的“敖包”自然地引入幼儿园课程中,
最后的“小小敖包会”是祈福主题节日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进行祈福活动,家长和幼儿在围着敖包行走中将自己彩绘的石头放到敖包上,表达对自己家人的爱意和祝福,以及对草原民族祖先的无限敬意,并伴着《诺木罕山》和《那林呼和》的音乐随意尽兴起舞,感受草原的热烈氛围。
由一个小小的敖包自然地感受着蒙古族人的团结精神,敖包节期间感受的民族情义也在幼儿的心间涌动。
夏日那达慕——盛会·美丽与勇敢
夏日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不但有体育和歌舞项目,还有草原文化、经济和信息的交流盛会。通过谈话、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幼儿的兴趣点,再结合现有资源以及可行性等综合考量,对那达慕活动有了三方面的活动设定和实施:以蒙古族舞蹈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以“吾娃三艺”为主题的体育竞技活动和以“草原小市场”为主题的贸易活动。
活动开始是“舞动那达慕”——那达慕舞蹈展示和欣赏,分别有《筷子舞》《快乐牧童》《为内蒙古喝彩》;在竞技项目结束后加入“心由我动”——那达慕庆祝随性起舞。随后是以蒙古族竞技为主的综合体育活动:小中班进行的是图腾争霸赛,不同班级的幼儿纷纷选择了代表本班级的部落(如土尔扈特、察哈尔等),各个部落的勇士们通过摔跤、骑马、射箭和飞盘来进行比拼,最后获胜的部落可以获得象征无上荣耀的那达慕蒙古图腾。大班幼儿则要先进行闯关活动,依据线索运用智慧解决问题,闯关通过才有资格知道自己将参与哪项竞技比赛,这是智慧和竞技的双重挑战。顶碗接力赛活动把“顶碗”这一舞蹈元素转化为体育竞技项目,让女孩们在比赛中找到更多的优越感,从而做到蒙古族竞技项目的全面平衡。蒙古族传统那达慕活动,除了有歌舞有竞技之外,也有牧民们的贸易交易活动。为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点,组织了“草原跳蚤小市场”的迷你贸易活动。
通过那达慕,幼儿对于蒙古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蒙古族的美丽与勇敢也更为自然地走入到幼儿的心里。
(原文刊登于《学前教育》幼教版2018年7-8期)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