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人文幼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MxNDkzMA==&mid=2247487811&idx=1&sn=bb207c71c3d83faa60f44cff75a59a48
游戏,对于教育者,尤其是学前教育者来说,是一个讲不完、聊不尽的话题。游戏的价值是什么?教师怎样为孩子创设环境?游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如何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指导与支持?每一个问题,深挖下去,都是一次又一次深入的研讨,直逼我们内心的游戏信念。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追问,恰恰是一步一步行进在游戏质量管理与提升之路上。游戏之问,是关乎学前教育人专业成长、专业信念的命题。
近日,聚焦·对话幼儿园游戏质量管理与提升现场指导会在成都市金牛区顺利举行。国内知名幼教专家、园长走进成都金牛,大家聚焦游戏,聚焦游戏质量管理与提升,开展了一场幼教人的深度对谈。
本期游戏之问,我们呈现他们的所思所想,呈现他们对于游戏质量管理的认知、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以此来充实和坚定我们内心的游戏信念。
PART 1
区域研培机制、园长游戏领导力、游戏环境建设、家长游戏认知、教师游戏素养是游戏质量管理和提升中非常重要的要素,怎样让这些要素成为整体?
幼儿园质量评价工具怎么做?影响幼儿园质量提升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这些核心要素之上有一个统领,就是观念。比如我们讲家长,到底是家长对幼儿园游戏、家庭游戏本身的了解更重要,还是他们放手让孩子去玩更重要?比如我们讲环境,不仅仅是指投放了多少材料,有什么新的玩法,更是我们投放了这些后,孩子跟它产生了什么样的互动,有怎样的发展,从注重结构质量转向注重过程质量。一方面,我们需要去提炼游戏中很重要的要素,一方面是我们如何去理解与解读这些要素本身。
游戏质量管理中,教研、园长、教师、环境、家长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但我们要去思考的是,是不是这5个要素都起作用了之后,孩子的游戏就一定能够提高?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是否有交叉,是否有遗漏,是否在一个维度之上?还有什么可以去深挖?这些思考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幼儿园游戏质量提升,作为园长心中要有三张图,第一张是关于幼儿园游戏质量提升图纸,第二张是教师核心素养的能力发展图纸,第三张是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图纸。我们最终指向的是儿童,是儿童的发展。然后当我们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理念时,我们要思考着怎样把他们装到我们的图纸里。
PART 2
是儿童本位的体现
在学前教育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型之中,重视儿童游戏其实很好地体现了儿童本位的思想。游戏对成人来说也许是休闲、娱乐,但对儿童来说,则是成长的世界、真实的世界。剥夺儿童的游戏世界,就是剥夺儿童的真实生活。没有在游戏世界中成长的儿童可能需要终身去疗愈。因此,教育者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要看到游戏的价值与重要性,不仅仅是让儿童自由地玩、随心所欲地玩,更是看见儿童的成长,推动儿童的发展。
我也说一点我的看法。当我们讲游戏时,不管从定义还是分类,游戏都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但现实中我们很容易搞成只有某一种。我们讲自主游戏时,要去思考到底是在讲自主游戏还是游戏中的自主性,而规则游戏和游戏中的规则,也是有所区别的。游戏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恰恰是这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带来游戏的价值。当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游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是鄢老师不断在指导我们的一点。游戏不是单一的,不是割裂的,对于童年生活来说,它是非常独特的,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不能把幼儿园建立成一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而应该是开放和多元的,让孩子在其中尽情地去感受、去理解、去体验、去操作,去获得发展。
PART 3
要去游戏现场寻找
游戏质量的提升,一定离不开园长走进游戏现场,和教师互动,和儿童互动,不断反问,不断追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许有时候我们会被各种事务所束缚,真正到现场的机会不多,因此更需要不断反思自己。每个幼儿园都存在一些游戏的问题,只有走进现场,我们才有机会去发现,为什么有些区域刚开始孩子喜欢,但玩着玩着孩子们就不买账了。有些游戏活动不是儿童的游戏活动,而是我们在游戏儿童。园长和老师必须要深入到游戏世界,带着一种玩性,做回儿童,只有在这样一种深度的游戏教育活动中换位,才是游戏的专业精神所在。
刘敏:
推动幼儿园开展有质量的游戏,教师的游戏素养是很关键的,而教师游戏素养提升的研培机制更为关键。从外部行政管理上,我们需要一些集中的培训,侧重游戏系统里的各种课程,哪些可以是选修,哪些一定是必修。从内部系统上我们更多落在幼儿园层面,因为真正的游戏阵地是在幼儿园。对不同幼儿园来说,我们有没有真正建立起关于游戏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幼儿园里,我们要考虑的不光是教师,还有保育员、保安、厨房等,他们是如何看待儿童游戏的,他们如何去观察和呼应儿童。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的东西。
PART 4
更需要冷静
游戏是学前教育人的高频词汇,现在全国各地的幼教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关注游戏、研究游戏,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作为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我先来抛砖引玉哈。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基于我的实践研究以及与老师们的接触,我最核心的感受是,眼下我们仍然要去重点关注的是——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虽然这件事我们似乎一直在做,这样的话我们也说了很多遍,这样的理念我们似乎很清楚了,但实际在做的时候,大家会不由自主地处于一种摇摆的状态。比如当孩子把环境搞得乱七八糟时,我们有时候会忍不住去替代、去剥夺。园长和老师的游戏观念,一定要以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人,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观察孩子,陪伴孩子的游戏。
我不是专门研究游戏的,但我爱游戏,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邱老师讲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确实。很多时候老师会想很多,干很多,做好多事,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可能不觉得那些是游戏。他们心中的游戏,就是玩耍,快乐的玩耍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把游戏还给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知道幼儿园这样一个教育机构,它的隐性课程所产生的价值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创设幼儿园整体环境时,不是环境的狭义概念,而是更宽泛的让孩子主动去互动的环境,游戏也就油然而生。儿童需要一个具有丰富刺激但同时又是井然有序的环境,教师要通过材料投放及调整,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鹰架(理解、回应)儿童的行为。
PART 5
需要把好我们的质量底线关
作为“区域幼儿园游戏质量的管理研究”课题牵头人,我们知道,游戏质量管理和提升这个命题并不是新的说法、提法。那针对这样一个“旧”的话题,我们怎样来进行“新”的认识?从管理层面来讲,我们应该如何推进游戏质量管理?
文局长的问题抓住了关键点,也抓住了学前教育的一些软肋。有时候我们在研究时,可能更多研究一些活动策略,一些内部的东西,但如果管理没有跟上,其实最后会发现我们轰轰烈烈做了一些事,但却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提升和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讨论是很有价值的。站在区域角度研究游戏质量管理,其中有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有没有建立一个区域内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质量监测系统。这个监测系统既包含了测评,又包含了我们如何管理的提升机制的构建,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发展水平如何,教师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如何,幼儿园整体游戏水平怎样分级,有哪些支持可以提供给幼儿园等。我们需要抓住一些核心要素,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此外,不管是城市园还是农村园,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我们必须要,对孩子的发展,要有质量概念意识,管理者要明确我们的教育质量基线在哪里。
PART 6
制约教师的观察和解读
最后这个问题是我们很多园长的困惑。很多幼儿园在教师培训时,都会特别强调观察儿童。但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仍然看不到儿童,不能解读儿童的游戏。即便教研了很多次,案例分析了很多次,依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教师不会解读儿童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幼师职前、职后的培养中,关于如何去观察和解读儿童,都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我们在做课程设计时,也经常涉及这样的专题,希望能够贴近一线,但有时我们甚至很难去选择一个很好的培训者。但我们还是有依靠,比如一些高校研究者的观察法、研究法等,都各有所长。很多老师不知道怎么观察,我们要去思考幼儿园在引导老师去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活动时,有没有去设计,有没有针对性。教师要知道儿童的水平、表现,要有专业自觉。有了基本把握,知道孩子发展水平,就知道怎样支持。此外,关于鹰架,我们不仅鹰架孩子,也要鹰架教师,进行观察法系统培训、设计开发或引进一些工具量表等。
很多时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非常希望有一个具体的方法。但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是立马能够解决的。我想表达的是,虽然我们非常强调非常重视观察和解读儿童,但大家依然觉得效果不是很好,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其中可能有一个隐藏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关于儿童的知识是相对欠缺和不足的。虽然我们学了非常多的儿童观、心理学等,但从整体上来讲,依然不足。正是这种不足,制约了我们观察和解读的开展。
点击下方!关注教育的世界公众号,点击交流分享→“自助搜文”,输入任意关键词就能进行历史文章检索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