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游戏案例到底有多难?有老师用“比生孩子还难”来形容,那要让老师写出一篇能获奖的优秀案例想必对于老师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游戏案例到底怎么写?什么样的游戏案例才能获奖呢?
今天小编结合教育部从近3000个案例中选出编辑成书的130个获奖案例,以及读懂儿童案例征集活动中选出来的20个获奖案例,带老师们看看获奖案例到底长什么样,帮助老师避开写案例中的“雷”。
01 /
优秀案例的
内在特点
优秀游戏的内在要真正体现游戏精神。即老师提交的案例须以“儿童中心”“儿童为本”“儿童主导”为核心思想。其实这样的口号老师们肯定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这样的口号如何在撰写案例中落于实处呢?结合一个例子具体说明。
比如我们案例征集活动中收到一篇名为《娃娃家里的冒险》的案例,老师是这样写的游戏背景:“这个月的游戏才刚刚开始开展,班上的孩子们对于娃娃家都很有兴趣,很多时候都争着抢着去当妈妈,于是我们都让孩子轮流去娃娃家‘过过瘾’……”
即使不放出整个案例,从上述的游戏背景我们已经能看得出来有些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牵引下进行的,而这一点就已经违背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为什么呢?因为在老师牵引下的活动容易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 对孩子来说:孩子容易揣测老师的意图而改变自己;
? 对老师来说:老师总是带着即时预期去看待孩子。
这样就会导致游戏精神不“纯粹”,孩子很难在游戏中有精彩的体现,整个案例也就很难出彩。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想要写出一份优秀的,甚至于能够获奖的案例,老师们必须要先明白孩子园游戏案例征集的内在基调是什么。
征集的案例,应该是教师提供相关环境和玩教具材料,孩子基于兴趣自主开展或教师组织开展,能体现孩子高质量学习探究过程的游戏活动记录和分析反思内容。相关游戏活动须由孩子真实开展,而非为征集工作临时打造,或以孩子演示和表演为主的游戏活动。
所以在写案例之前,老师还要考虑提供的环境是不是自主的,孩子能不能自主玩,游戏能真正的以孩子为主体,老师能真正做到退后。
02 /
优秀案例的
外在特点
外在特点,换言之就是案例的基本结构。一般的优秀案例包括三个部分: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
? 游戏前:即案例的游戏背景。主要包括环境创设、提供的材料、孩子的兴趣和前期经验以及教师的预期等。
? 游戏中:即游戏内容和过程。主要包括孩子与材料和互动、探究和交往的关键点以及教师的支持。
? 游戏后:即游戏的特点和价值。主要包括游戏对孩子的价值、教师对过程的反思、下一步可能的支持。
下面以“游戏中”的“教师分析解读”为例,讲讲老师们写案例时常犯的两种错,分享正确的“教师分析解读”到底长什么样。
? 过度解读
比如老师只观察了孩子一部分的游戏行为,但却写了大篇幅关于孩子各个方面儿童行为的解读;再比如观察记录只有一小段,但分析反思却写了几大段,这都是不可取的。
优秀案例一般都是记录部分篇幅大于解读分析部分。孩子在游戏里面的表现是最为重要的,分析解读部分一定是基于儿童的行为进行客观的分析,老师切忌做过度的解读。
(图片来自网络)
? 笼统分析
这也是老师十分喜欢的分析解读方式。许多老师在解读儿童游戏行为时,喜欢照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套用大理论,以及杜威、皮亚杰、陶行知、陈鹤琴组团秀等等。我们收到的案例中,许多老师在分析解读时都会写杜威曾说过……陈鹤琴曾说过……
这里需要老师注意的是,不是说分析解读中不能有大理论,而是分析解读中不能只有大理论。众所周知,专家说的话大多都是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性内容,这些文字理论是需要老师去细致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针对性的分析解读。
同样的,《指南》虽然每个子领域下都有分年龄段的行为表现,但它并不是百科全书,儿童的行为也不能都套用《指南》。而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其他评价体系或者自己学习的一些书籍和知识体系等去分析。
下面举两个“教师分析解读”的例子供老师对比学习:
? 分析解读01
“此次活动游戏更接近维果斯基讲的“最近发展区”,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在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实际练习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当孩子们置身在自己的餐厅游戏时,他们表现的很认真!忙得不亦乐乎,而且井井有条。他们不仅仅有着自己的想法,而且有了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
这种分析解读就是套用大理论的方式。粗看好像每句话都没什么毛病,但是感觉这个分析解读放在任何一个案例上都适用,这也是此类分析解读方式最大的问题。
? 分析解读02
小宇和小烨自发地玩起搭建轨道和滚球的游戏。从搭建有坡度的轨道让球自己滚球和利用递增、递减规律搭建“相对斜坡”的底座等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斜坡滚物和相邻数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经验,在游戏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他们有意识地先搭一段较短的斜坡轨道进行测试,确认这样的轨道能够让球自己滚下来以后再继续搭建,说明他们的游戏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的计划性。
相比第一个分析解读,这个分析解读就有了针对性,即使我们没有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也能从老师的分析中明显看出孩子的发展。
其实,写游戏案例的过程是老师自我反思,提升专业素养的一个过程。所以写案例,写好案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写好“教师分析解读”板块,你的案例其实就离获奖又近了一步。如果老师们还想要了解案例游戏背景、特点和价值、以及撰写案例的三个小策略,可点击文末“”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创作 | 橙子
编辑 | 橙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读懂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