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小调查,您认为:
提前参观幼儿园,对缓解入园焦虑有用吗?
开学陪读一两个星期,对缓解入园焦虑有用吗?
有用或没用,为什么是这种结果?
▼
答案背后始终有千丝万缕,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
许多幼儿园在帮助孩子做入园准备时,都会提前组织开放日体验活动,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幼儿园在准备这些接待活动,设计流程时,都会有自己的考量。
通常,幼儿园开放入园适应体验活动,都做些什么呢?
开放入园适应体验活动
玩游戏
带孩子阅读绘本、做音乐律动活动
体验喝水、入厕、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
有的甚至还有一个星期的陪读
可是效果都怎么样呢?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孩子和家长的直接的体验和感受。
老师和家长心里需要清楚的是,孩子参加体验幼儿园组织的开放日体验活动之后,并不代表正式上幼儿园时,他就不会哭闹。像参观体验、陪读这样的经历,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地思考与设计,反而让孩子认为上幼儿园就应该要有家长陪伴,对缓解入园焦虑效果甚微,甚至让孩子认知失衡:“为什么前两天都陪我上幼儿园,现在就不可以呢?”
所以,参观、体验幼儿园过程中,给孩子体验什么、如何循序渐进地跟孩子一同去经历、建立与新环境的联结,把每一次与幼儿园的时空交集的价值最大化,非常值得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思考。
参观幼儿园,该体验什么?
一些参观体验的活动,似乎并没有真正突出孩子的主动地位,缺乏孩子的视角。比如,一些老师会组织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很快会发现,孩子很难坐得住,要跑去游戏区里捣鼓玩具,或者跑到卧室、教室外面去看看,然后家长和配班老师忙的不亦乐乎。
试想一下,当我们第一次离家去上中学、上大学的时候,刚刚进校园不久,老师就开始组织集体上课,这样的安排,让人感到舒适吗?显然不会。所以,我们总会在正式上课之前提前去熟悉环境。去新学校我们都想看什么呢?找住的地方、找吃的地方、找厕所、找教室在哪里(仅仅是知道它在哪个位置而已)、找出行的交通路线、了解每天上课的时间安排……
不难发现,当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中去时,他需要熟悉基本的生活需要如何得到满足、熟悉周围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吃、喝、玩、乐。以及让他不安的问题是: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什么时候来接我?他需要在大人的陪伴和帮助下,直接去经验、用实际的行动去感知到、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所以,幼儿园组织体验日活动该体验什么,不言而喻,应该让孩子有充分的主动体验。让孩子尽情去找他想去的地方、看他想看的、玩玩摸摸他想操作的,找的到吃喝拉撒睡的地方,感受到幼儿园有吃、有喝、有玩、有朋友,还有人照顾。让他在大脑里建立起他自己对幼儿园的认知地图,而不是成人强制灌输、指定他应该干什么。像严格的集体教学类活动,让孩子好好坐10-15分钟安安静静集中注意听老师讲课,讲授遵守规则类的活动,并不是这个时候最要紧的事情。
让孩子在幼儿园主动体验很重要,同时,让孩子与新环境逐步建立深层次的联结也很重要。明天的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分享如何帮助孩子与幼儿园建立深度联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