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看到孩子玩得嗨,可是自己脑子里却一片茫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观察?不知道观察些什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今天小编结合一个具体的活动情境帮助老师解答这个疑惑。
活动情境
(*图片来自成都市锦西幼儿园)
在上面这幅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你会重点从哪些方面解读儿童的发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组老师针对上面这个活动情境,就他们所观察到的内容展开的讨论:
-
A组老师
张老师
两个小朋友在拼水管,他们把各种颜色的水管玩具都拼在了一起……
李老师
他们两个可能是在比赛谁拼的又快又长……
婷婷老师
不不不,他们应该是在拼抢,我们班的小男孩就喜欢拼抢……
陈老师
我也觉得他们两个应该是在拼抢,这还能锻炼他们手部肌肉的力量呢……
-
B组老师
杨老师
拼水管,会涉及到他们“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而且,两个小朋友可能会有交流,可能会出现“口语表达”……
燕子老师
对,如果他们有互动的话,这就还有可能涉及到“与其他儿童建立社交关系”的发展……
小美老师
我觉得他们像在拼某个造型,这很有可能会涉及到“美术”指标的发展,而且在拼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模式”……
吴老师
对,还有可能会出现“数与数数”,“测量”,哦,对,颜色不同,可能还会出现“观察与分类”,还有,还有……
对比上面两组老师的讨论,我们就可以明显发现A组老师和B组老师讨论的差异。
-
A组老师更多看到的是游戏的表面,而没有看到游戏背后的成长信息。老师只看到他们在玩拼水管的游戏,或者以为只锻炼了他们的小肌肉。
-
从B组老师的讨论中,我们能明显的看出老师脑海中有一套成体系的观察系统,所以能从孩子的游戏中迅速抓住成长的关键点,不仅仅从游戏中解读到儿童“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还解读到儿童的艺术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甚至是科学领域的发展,而这些都是A组老师看不到的。
产生这一点差异的关键点就是老师的观察是否有专业系统体系的支持。
“观察要有专业系统体系的支持”是“观察3原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想了解更多内容可点击观察儿童 | 不知道怎么观察?支你3招!),如果没有观察体系,我们就可能会像A组老师一样,只能看到游戏的表象,而这样就很有可能在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中错失了儿童很多关键的成长信息~
具体怎么做呢?小编有以下几点建议:
Tips:
(1)选择一个专业的观察体系,提前了解该体系中对儿童发展的解读,并以此作为解读的导向;
(2)在一段时间,选择体系中的1~2个指标进行长期深入的解读,进而为儿童提供有效的支持。
其实孩子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中都隐藏着丰富的成长信息,你,解读到了吗?
近期文章公告
>>>观察3原则(2)——观察要有客观而真实的记录
>>>观察3原则(3)——观察要能为儿童发展做支撑
想了解更多关于观察解读儿童发展的内容,敬请关注读懂儿童公众号和《解读儿童案例精选》(修订版)。
《解读儿童案例精选》(修订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