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题:前书写
关于孩子写字,有的幼儿园为了完全防止“小学化”,对“写字”这一话题特别敏感:“我们从不教小孩写字,他们就是玩。”;而有的幼儿园就是完完全全的“小学化”:老师用图卡一个字一个字的教给孩子。孩子跟着认、读和写。
那应该如何看待孩子写字这件事儿呢?幼儿园该不该教孩子写字,怎么教?今天的小文章,重点为老师及家长解答这个问题。
看看《指南》怎么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儿童写字提出的目标——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的技能。
3~4岁 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4~5岁 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5~6岁 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
读懂儿童“前书写”发展解读
要理解、达到《指南》中对儿童书写的目标,首先要了解儿童“前书写”能力的发展规律,“前书写”的发展八等级如下:
通过以上8个等级,我们就了解了儿童“前书写”能力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同时也理解了《指南》对各个年龄阶段提出的不同目标。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儿童的“前书写”是如何发展的:
在四岁半时,丫丫模仿了一张购物清单,她制作了像字母一样的表格;
五岁时,她在厨房摹写了清洁剂瓶上的文字;
五岁半时,她徒手写字(注意其中的重复和颠倒);
同样的,在五岁半时,她在她的图画下写上了标题……
(分享来自于《解读儿童发展》)
“前书写”的重要技能
精细动作发展是掌握书写技能的基础,也就是说“小肌肉动作”发展对孩子写字技能至关重要。
关于“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前面的文章中有分享,以等级5为例:
等级5:儿童能用三指握姿(大拇指和两个手指)书写或画一个字母、数字或封闭的图形(详细内容老师们可以查看前面的文章回顾)。
什么时候“教”孩子写字,如何判断?
什么时候“教”孩子写字,依据不是年龄,或简单地说中班或是大班,而是由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首先,要了解孩子“小肌肉动作”发展处于哪个等级,下一个等级是什么,如何支持。
还要了解孩子“前书写”能力处于哪个发展等级,下一个等级是什么,如何支持。
参考小策略
那老师应该如何支持孩子的书写行为呢?是老师教,孩子照着写,还是其它的什么方式呢?下面有几点小建议供老师参考:
-
在儿童使用书写工具前,锻炼儿童的小肌肉,并做好观察记录:老师可以提供捡豆子,拉拉链,扣纽扣等常规活动来使儿童对其小肌肉有适度的控制;
-
提供不同的书写工具,大直径的和小直径的;
-
对于刚开始书写的孩子,观察并帮助他们正确握笔;
-
对于刚开始书写的孩子,允许他们涂鸦,因为“前书写”等级2的孩子主要是用“涂鸦”的方式尝试写字。
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写字充满了好奇。而现在大部分幼儿园为了追求所谓的“尊重儿童的天性”,而完全放弃了儿童书写这一部分的发展,殊不知,儿童不仅对写字是充满兴趣的,而且写字还涉及到儿童多个指标的发展,其实,完全的“不教”,最后反而本末倒置。
所以,老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前提,是读懂儿童的兴趣所在和发展规律,这样儿童就能快乐地发展。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开始读懂儿童之旅吧。
练一练
读懂儿童,从现在开始!
温馨提示
“读懂儿童”的公益微课正在报名中,想要参加的老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想了解更多“读懂儿童”的文章内容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读懂儿童”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读懂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