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一起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三岁的米乐站在画布前画画。他左手提着一塑料桶的绿色颜料,那是他用许多黄色颜料和一点蓝色颜料调制的,右手握着一把粗柄的大画刷。他开始往画纸上大块儿地涂颜料。他反复地用刷子蘸上颜料戳到纸上。他停住看了一下,发现一些地方都是空白的。就继续把那些空地儿涂满颜色。他开心地笑着。整个上半身都动了起来。不断地蘸颜料、戳到纸上。
……
如果您是一位幼儿老师,您如何评估以上案例中米乐的美术发展水平呢?当然要首先了解幼儿美术水平的发展过程。幼儿“美术”水平的发展有8个等级:
了解了幼儿美术发展的8个等级,我们就能理解孩子的作品。比如:孩子画了些看似模糊的曲线,原来是代表孩子的美术水平处于探索艺术材料的等级1水平,这样,你就不会用“乱涂乱画”来打击孩子。
当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在摆弄一块橡皮泥,把它压扁,搓揉再压扁,您就知道孩子的美术水平到等级2了。所以,现在你了解案例中米乐的美术发展水平了吧。
不仅如此,当老师了解了幼儿美术水平的发展,在教学支持上就会懂得如何去做,比如在环境的支持上“读懂儿童”有这样的策略:
老师专门为艺术腾出一个区角,而不是只用一张桌子或活动室一角放有限的材料用于某一天的艺术活动。
提供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材料储备丰富的艺术区角(材料如何选择请点击文章左下角“”查看详情)
例如,孩子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可将桌子移开。另外允许孩子在家庭区或积木区开展艺术活动,此外,户外也是很好的艺术活动场所。
教室里为孩子留出展示艺术作品的地方,空间符合孩子的视野高度,可以投放二维作品的墙壁、黑板或屏幕,摆放三维作品的架子、盒子等。用小卡片贴在右下角,上面附上孩子的姓名、作品题目、描述等把孩子的作品展示出来。
让孩子把作品带回家,一方面让家长明确意识到艺术活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鼓励家长将孩子在家完成的作品带到幼儿园与老师和同伴分享。
以上环境的策略能很好地支持了幼儿创造、表达和分享他们的美术作品,有助于他们该项水平的发展。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将为大家分享幼儿在艺术创作时,成人如何与幼儿互动,“读懂儿童”将为您提供更多策略,敬请关注。
今日练习
前面的文章为大家分享了“如何写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是读懂儿童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今天的练习,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一内容。
看下面两条观察记录:
以上两条观察记录,正确的哪一条?错误的那条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题提示:观察记录是要记录发生了什么,而不是猜想幼儿的意图或是陈述教师觉得幼儿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读懂儿童,从现在开始!
温馨提示
需要学习更多解读儿童发展水平的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研习。
想了解更多“读懂儿童”的文章内容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读懂儿童”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