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匕
—— 项目缘起 ——
厶
班级特色
教师通过购买、借阅书籍,搜集网络视频资源等,带幼儿认识了三十余种神兽、志怪;观看学习了30个山海经神话故事,并且能够大致讲述山海经当中的一些故事。对于山海经有了简单的认识。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内容主要包括山川、地理、药物、祭祀、巫医等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该书保存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它还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教师从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故事入手,带幼儿初步认识山海经。
再学山海
//
皮亚杰认为,学习就是在幼儿已有认知图式的基础上不断与环境进行顺应和同化进而达到平衡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新学期的山海经故事学习中,开始尝试让幼儿画自己感兴趣的山海经故事和神兽,试行后,发现幼儿对于绘制山海经的兴趣很浓厚,画山海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班级有了自制的山海经绘本和神兽图志。
相关课程联动
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幼儿发现《山海经》、《千字文》、《历史故事》都会有知识交叉,在学科课程理论当中,知识交叉较多的学科可以融合在一起,创设成相关课程,由此,果果二班的班本课程正式形成,围绕《山海经》、《千字文》、《历史故事》,开始了“追溯历史,重回山海”的主题式学习。
《山海经》以古代志怪、传说、地理位置记载为主,是一部了解中国神话与英雄的文化典籍,《山海经》的学习帮助幼儿在心中树立属于中国孩子的英雄人物角色,建立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学习山海经的同时,《千字文》的诵读,历史故事的学习融汇贯通,激发幼儿将知识建立联结的意识,萌发学习动机,促进了探索行为的发生。
班级文化提炼
班本课程的学习中最能触动幼儿情感的就是品德教育部分,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课程开展过程中幼儿潜移默化地被“大丈夫”和君子的高尚品格所影响,不知不觉树立起来了相应的道德观,班级文化也因此诞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班的班级文化就是培养自强不息的君子,希望幼儿在面对任何困境逆境时都可以顽强拼搏,不轻易放弃。
—— 开始阶段 ——
厶
幼儿投票选择最喜欢的山海经故事
教师带幼儿回忆学习过的山海经故事,印象深刻的有:百鸟之王少昊,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凤凰应龙,禹除相柳。从几个故事中投票选择自己最欢的故事,最后《禹除相柳》以最高票数获胜。大家一致决定进行《禹除相柳》的话剧表演。
—— 综合发展阶段 ——
厶 ——
讨论:故事价值
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样治理洪水?
相柳为什么要搞破坏?
大禹为什么能成功制服相柳?
尧帝为什么会把首领的位置传给大禹?
行动:竞聘上岗
选编剧、选导演、演员面试、宣传推广竞聘、场景搭建竞聘。
讨论:小组工作事宜
演员组——人物性格、台词、动作
场景搭建组——演出需要的场景,如何布景
宣传组——宣传推广方法
行动:分组工作
演员组排练
场景搭建组制作场景道具
宣传组制作宣传材料并推广
演出展示
讨论——故事价值
《禹除相柳》被选为大家最喜欢的故事后,大家开始讨论,回忆故事内容。在梳理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样治理洪水?
2.相柳为什么要搞破坏?
3.大禹为什么能成功制服相柳?
4.舜帝为什么把首领的位置给大禹?
挖井,把水引入地下
用下水道引水
用沙袋堵洪水
用加热蒸发的办法,把水烤干
种树,树需要喝水
修建堤坝,堤坝后面再修一堵墙加固
挖出两条河道,把水引入大海
有人指使,相柳分不清对错
相柳本性恶毒
相柳可能讨厌大禹
相柳不明善恶
因为大禹有武器,他的刀很厉害
因为大禹是个好人
因为大禹非常强壮
大禹武功高强
大禹手脚灵活
大禹坚持,有毅力,每天坚持训练
大禹英勇,正义才能打败相柳
因为大禹有功劳
大禹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舜帝
因为舜帝也很善良,如果他是个坏人就会把位置传给相柳
做好事就会有好的回报
教师思考
幼儿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生成了一些新的探讨和问题。大家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指南》中要求5-6岁幼儿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针对故事的探讨,联系古今开展思考,使幼儿对《禹除相柳》的认识开始升华到了价值层面,培养了幼儿早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精神。
行动——竞聘上岗
教师带幼儿讨论话剧表演需要的各个工种,讨论后得出需要:演员组、场景设计,宣传推广三个大组。随后便开始了三组人员的面试工作。
面试评委由导演、教师、面试成功的工作人员组成。
?
选导演 选编剧
?
?
选演员
?
?
场景搭建组竞聘
?
教师思考
幼儿与老师讨论后确定了话剧表演需要的岗位,并且开始了工作人员的面试工作。幼儿积极应聘自己喜欢的岗位。在面试环节很好地锻炼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公开讲话的勇气,帮助幼儿意识到要积极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面试环节的环境创设为幼儿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讨论——小组工作事宜
经过一系列的面试和竞聘后,果果二班话剧团各个工种已组建完毕。
各小组为工作能顺利开展进行了本小组工作事宜的讨论。
“
—— 升华阶段 ——
厶
演员组讨论
宣传组讨论
场景组讨论
行动——分组工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话剧各小组讨论后,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内容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于是,大家立马开始了行动,进入了热火朝天的话剧表演筹备工作当中。
?
演员组排练
?
?
场景组工作准备
?
?
宣传组工作准备
?
教师思考
幼儿组建完成了演员组,场景设计组,宣传组,以组内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锻炼了幼儿的合作能力,意识到集体的力量与合作的必要性,在合作中创造交往机会,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现力。
—— 排练演出 ——
厶
场景搭建组和演员组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入高潮阶段,初见成效,场景组与演员组开始合作进行演出彩排。
《禹除相柳》项目式学习的特征
厶
项目式学习的特征项目式学习的黄金标准
厶
项目式学习活动“禹除相柳”中的
行动研究路径
厶
教师反思
在教师的引领下,小朋友们围绕着排练一场属于自己的《禹除相柳》话剧,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形成了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将绘本故事中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了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最终生成了属于小朋友们的《禹除相柳》剧本。
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崇拜大禹的担当与正义,排斥作恶多端的相柳,看到百姓们民不聊生也会萌生怜悯之心。学习中培养了孩子们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孩子们也积极发表自己关于治理洪水的想法,小组间互相辩论方案的可行性,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在面试和入职工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领悟到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像公民一样感受社会规则的运行,成为既具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
教育家马拉古奇说过:我们来自于文化,我们浸润在历史、信条、经济、科学中,时刻都开放地投入于人类的事务中。中华民族是仁义礼智信的文化,是千年更迭中屹立不倒的古老文明。通过传统文化故事中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在多元文化强势发展的今天,帮助幼儿建立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完】
供稿: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幼儿园,作者:马丽玮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