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1-23 //
重
要
通
知
重
要
通
知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形势严峻。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1月22日24时,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
01
什么是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属于呼吸道感染病毒的一种,常见的引起感冒的病毒中就有冠状病毒。如果冠状病毒“安分守己”,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轻微,传染性不强。但是一旦“调皮捣蛋”,变异突变,就会引起“血雨腥风”。
经过病毒分型检测,2020年1月7日,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02
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感染症状取决于病毒种类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态,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
03
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和孩子?
幼儿园已经放假,即将进入春节,我们需要加强防护,欢度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日:
放假在家多注意休息,
开窗通风吸新鲜空气,
饭前便后多洗手洗脸,
常喝开水戒生冷食物,
打扫卫生要窗明几净,
勤晒被褥和床上用品,
做好个人卫生防感冒。
勤洗手
做好个人卫生防感冒。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孩子们洗手会不太认真,家长们要记得让孩子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搓手不少于 20 秒进行清洗。
以下情况,都建议大人和孩子洗手:
● 外出回家;
● 咳嗽或打喷嚏后;
● 触摸口、鼻、眼之前;
● 用餐前;
● 处理生鲜食材之前和之后;
● 上厕所后;
● 接触过动物、动物粪便之后。
合理佩戴口罩
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为更好地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在佩戴口罩时尽量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两侧的铝片,以减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缓慢呼吸。
2、佩戴的时间要适宜。医用无纺布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8h,遇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换: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毁坏;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病患接触、有异味。
3、佩戴后绝对不要用手去挤压口罩。各种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还是有机会感染病毒。
4、废弃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环境下用过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环境用过的口罩要按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普通医用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诊
如果孩子和大人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诊:
●咳嗽,咳痰;
●发热(体温 > 38℃);
●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
●深呼吸时感到疼痛;
●心跳加快;
●感冒或流感好转后,突然病情恶化;
●打寒战。
为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收获的寒假,我们建议:
一、幼儿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地方活动。
二、家长必须高度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害性,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做好相关防控举措。
三、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媒体上传播不实信息。
四、响应日报制度,如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需第一时间在班级群内向班主任老师报告(此项请务必重视)。
孩子的健康是您和我们最大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预祝大家:
身体健康,
鼠年大吉,
平安喜乐,
阖家幸福!
– END –
编辑 / 金培源
审核 / 顾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