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午睡
2022年9月27日下午,如皋市“雅云工作室”生活环节午睡微项目组在领衔人程海霞园长、主持人金黎的带领下,齐聚如皋市皋南幼儿园,开展第五次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共有四个环节,分别是现场观摩、经验分享、答疑解惑、后期部署。
一、现场观摩
签到后,主持人金黎老师带领大家对皋南幼儿园创设的午睡环境进行现场观摩并解说。针对皋南园特有的“独立卧室”,项目组在卧室外走廊投放了“睡醒做什么”步骤图、保持安静标志以及双层收纳的软包长鞋凳等,卧室内投放“穿脱衣物”示意图、幼儿人手一个收纳袋、挂衣服的长衣架等支持性环境,所有的环境都从幼儿的需要出发,适合幼儿使用。
二、经验分享
皋南园的张晓琴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她们的研究成果,如穿衣镜由半身镜改为全身镜、衣架由落地衣架改为可伸缩衣架再到床头衣架等。在不断调整材料的过程中,她提出投放支持性辅助材料时必须“给予幼儿最大程度的方便和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这也是材料筛选的基本准则。
高新区实验园的冒亚梅老师,她通过开学前进行幼儿午睡习惯调查、开学后调整午睡布局(按照幼儿需求分床位、设置阳光休息处、床铺分散摆放)、打造温馨的墙面环境、提供衣帽镜和叠衣板等多种方式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并满足幼儿的午睡需求。
东陈园的沈园长分享提到“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安静、舒适的午睡环境”。他们以家园合作的形式准备收纳袋和蚊帐、自制床帘,并根据不同材质床帘的透气性进行取舍与调整。
皋南园的陆晔老师介绍了他们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过程中的措施,教师带领幼儿寻找卧室的安全隐患并设计安全图标,幼儿自主用毛巾等物品包裹床踏,鞋子由凌乱摆放到提供鞋架再到鞋架搬家的调整等经验。
皋南园的金黎老师分享了幼儿自主设计并制作收纳袋,自主选材并搭建更衣室,自主制作眼罩,自己制作驱蚊水、入睡难等个案。她提出“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让孩子在自主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
项目领衔人程海霞园长对项目组成员的分享表示了肯定并进行了总结:
1.有准备的环境是要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老师们观察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的能力。
2.环境的创设是幼儿自主、积极、参与的过程,要充分体现幼儿的需求,倾听幼儿的想法,让生活环节要成为孩子自主的一个环节。
3.“有准备的环境”是午睡项目研究的策略之一,可以在其中融入“一对一的倾听”“午睡后的分享”等途径,多种策略结合让我们的研究更饱满、更贴切幼儿。
三、答疑解惑
分享结束后,项目组成员就午睡微项目在实施中遇到的疑惑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主要解决了三大矛盾。
1.研究方向与年龄段的矛盾
疑问:上学期项目组是大班,研究的方向是幼儿个性化午睡,适合大班孩子,但在新小班并不能实施,经验不适配,怎么办?
结论:将原有的“个性化午睡”的研究方向在大班延续,小班项目组研究重点调整为以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为主。各年龄段研究的方向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经验。
2.孩子午睡习惯不好和家长不配合之间的矛盾
疑问:针对没有午睡习惯的幼儿如何改善?家长不配合怎么办?
结论:皋南园的石老师分享了自身家园配合的案例,并介绍了几种方法:睡前和幼儿进行看书阅读、绘画等安静的活动,调整幼儿晚上的入睡时间和早晨起床时间,上午让幼儿多玩户外游戏等。家长不配合时老师增加私下沟通的次数,通过小视频、照片、宣传《指南》等方式让家长意识到午睡对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家长配合老师的积极性。
3.小班幼儿需求与常规建立的矛盾
疑问:在观察中发现,部分幼儿带的依恋物并不能帮助睡眠,反而成为他们干扰别人的玩具,针对这种现象如何平衡小班幼儿的个别化需求和午睡常规建立之间的矛盾。
结论:以家园合作的形式发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的午睡状态,以及依恋物的使用情况。在幼儿园和孩子共同讨论什么样的玩具不适合午睡安静的环境,慢慢减少孩子对依恋物的依赖,建立正常的午睡常规。
在领衔人程海霞园长的带领下,大家纷纷发言,气氛非常热烈,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成员们的困惑。大家一致认为集中研讨的时间太短,以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直接发群进行线上讨论。
四、后期部署
项目领衔人程海霞园长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部署:
1.共读胡华专家的《幼儿园生活课程》,进行读书分享。
2.以组员自荐或相互推举的方式推选成员参加生活环节项目组展示评比活动。
3.10月份将围绕“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多种策略”进行课程故事、案例分析的分享活动,重点针对一个案例进行研讨。
4. 组内成员要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及时留痕。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对观摩到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和了解,相信午睡项目组的老师们在后期的研究中一定会及时调整和反思,为孩子们的午睡提供更适宜、更温馨、更科学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