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季节课程
5月7日中午12:15-14:00,如皋市“雅云工作室”季节课程微项目组全体成员在领衔人骆建红园长、主持人徐娟的带领下相约云端,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夏天”课程的线上研讨活动。工作室领衔人、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幼教研训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姚亚云和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幼教研训员熊凌燕参加了活动。
分享交流:小班课程《愉快的夏天》前审议
场北幼儿园章久红园长从经验、资源、目标、线索四个方面对课程前审议内容进行了汇报。
1.关于经验:通过询问小班幼儿,了解他们对夏天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讨论,将这些经验归纳整理,具体表现为小班幼儿对夏天的感受就在吃和玩。
2.关于资源:从幼儿园层面梳理的夏季可用资源中选取适用小班的资源,合理利用园所绿化环境和农村自然资源,带领孩子认识果树、昆虫,进行农作物种植和收割。
3.关于目标: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照《指南》中各领域目标,将目标进行了部分调整并进行整体架构,通过观察、玩乐、品尝、制作等多种方式促发幼儿对夏天的感知与体验。
4.关于线索:拟定出三个线索,即探夏、品夏、嬉夏。探夏主要通过幼儿的日常生活感受来发现夏天的特征;品夏、嬉夏则是在吃和玩中表现夏天的快乐,这三条线索可单独开展,也可延续进行。
分享交流:场北园介绍微项目开展进程
场北幼儿园徐娟园长介绍了该园在微项目推进中的思考和行动,在经历3次项目内容调整后,从概念模糊到学习思辨,逐渐形成了3点认识:
(1)理清了价值分析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2)梳理了适合“夏天”主题的全园资源和各年级组适用的资源;
(3)对线索进行了重新思考。
在实践中,通过3条策略促项目的有效推动:
(1)学习助力,加强课程“免疫力”–做理解的事,理解所做的事;
(2)行政蹲点,增强课程执行力–通过3+3模式,获得3*3的效应;
(3)每日审议,提升课程适宜度–随时关注幼儿经验,做有准备的老师。
在线研讨:围绕2个话题展开讨论
在交流与分享中,场北园还提出自己在实践中的困惑,项目组内的各幼儿园老师纷纷发言:
话题1:线索与资源的关系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运用
资源收集应考虑到幼儿兴趣需要、周边环境、社区设施、家长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尽可能收足、收全,再进行归纳梳理。在实施课程时才能从中随时提取、应用;制定线索要与资源挂钩,资源是线索的基础,线索是资源的支点,我们要合理利用。
线索不一定是单独进行的,可以交叉,也可以重叠,我们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发展的时序等方面进行考虑,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随时调整。在主题开展前做好预设,过程中即时调整跟进,实施后及时梳理总结。
姚老师划重点:
1.以立夏为进入夏天课程的切入点,活动就不仅仅是“品夏”,线索是立体的,可以穿插进行;
2.梳理脉络(线索)时,可以根据已经梳理好的资源进行预设归类,也可以根据孩子的经验进行梳理;
3.每天通过教师分享鲜活案例,发挥行政和骨干的作用,要重点讨论如何发现经验点后生发后续的活动,提升课程的实施质量。
话题2:围绕昨天姚特所提的两个问题阐述观点
关于节气的由来习俗,如何让孩子能够理解?如何在快乐的同时获得经验的成长?在研讨中,各园都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1.节气与民俗气候相关,通过绘本、视频、家长资源和孩子了解节气文化。
2.寻找链接幼儿的适切点,观察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新经验。以附小园立夏中的斗蛋为例:小、中、大班各有不同,小班幼儿体验斗蛋的快乐,在过程中有了好胜心,萌发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究;中班幼儿已有一些经验,如何斗,跟谁斗,有了自己的思考,能探究如何让自己战胜对方,探究其中的奥秘;大班幼儿不再满足简单的斗蛋,而是成立自己的项目组,以蛋为媒进行多样化的活动,如煮蛋、做蛋兜、画蛋等……
3.节气里的活动有很多,老师做有准备的教师,梳理所有价值之后进行选择,根据当下,根据当下幼儿,可开展可持续的活动延伸至日常。比如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引导幼儿开始记录气温的变化,立夏称重记录体重的变化、记录身高的变化……感受夏长。
姚老师划重点:
1.节日节气的课程不是用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不是用形式来博人眼球;
2.要思考研究怎样让课程回归儿童本身,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节气中的民俗;
3.一定不能忘记做课程的初心,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做与孩子相关的活动,这样的课程才有意义。
总结提升:教研员给予专业指导
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幼教研训员熊凌燕、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幼教研训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姚亚云分别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点评和专业指导。
熊老师表示:在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关注孩子的经验,在实施后及时做反思。通过回顾观察的过程,会发现孩子不断有新问题产生,教师也会在回顾反思中提高课程意识。和孩子、教师共同参与每一个过程,场北幼儿园的每日教研就能较好地做到及时调整。
姚老师表示:今天的氛围和形式轻松有效,大家的讨论积极热烈,场北园的教研机制也是扎实有效的。小班组的分享让我们看到改变和提升,这就是过程,是大家努力和学习的习得;原先的做法、怎样做改变,改变之后的实施就是课程在生发,这样的思考和认识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关注课程本身,我们是做掠影式还是深挖式?相信通过项目组三年的学习、实践,大家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思维碰撞后,思路又一次打开,如何探寻更适宜的课程,路虽长,但我们慢慢走、细细做,季节课程项目组一直在路上努力前行!
如皋幼教·雅云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