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园户外玩泥区——从“泥”到“泥砖”


本案例来自:全国幼儿园优秀观察记录征集
作者:扬中市八桥镇中心幼儿园 许爽  金美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基本信息

观察时间:
2021年11月10日
场景一:开始时间:9:30 结束时间:10:40
2021年11月11日
场景二:开始时间:9:25 结束时间:10:39


观察对象:
睿睿(男:5岁8个月) 涵涵(女:5岁6个月)  
豪豪(男:5岁1个月) 琪琪(男:5岁3个月)
歆歆(女:5岁9个月) 小宇(男:5岁1个月)  
浩浩(男:5岁2个月)


观察地点:幼儿园泥池


观察目的:
1.幼儿是否能自主探索和泥过程中泥与水的比例。
2.幼儿是否能成功用自制的模具制作泥砖。


观察背景:


(一)活动生成背景——玩泥兴趣的凸显
跳泥坑、捏泥人、踩泥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我园地处农村,为玩泥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一次孩子们听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后,幼儿突发奇想用幼儿园泥池里的泥来制作泥砖,于是,我们决定和孩子们来一场关于“泥砖”的探索之旅。
(二)材料环境的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营造
大班的幼儿有了任务意识,我班幼儿回家采访家人泥砖制作的办法,并用表征绘制了“泥砖流程图”。晨间谈话时,与小朋友进行了分享,我园是以项目课程为主,在小班和中班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有了分组的经验,于是他们自发分成实验组、制作组和宣传组。实验组的小朋友已经通过踩、敲、拍、滚、筛等方法分离泥土里的杂质。制作组的朋友收集幼儿园里材料,制作了单转模具和三连砖模具。



观察内容

场景一:和泥游戏——识别与等待


涵涵把脚放在水桶下面,让水桶一高一低,睿睿拿铲子将桶里的过滤后泥土挖到轻黏土的盒子里,一共挖了2盒,涵涵和歆歆合作、琪琪一个人分别将2盒泥土倒进和泥的盆里面,豪豪准备将水倒进去,睿睿说等一下倒,接着,用手把泥土往两边翻,泥土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睿睿拿着木棒开始搅拌。


睿睿:还要水
琪琪:我找到了一个木棒(加入到和泥的中)
涵涵:先和(观察一段时间后)
涵涵:不是要水,要沙。(为什么说沙?回答说着急说错了)
识别与回应: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得出不需要水,需要泥。在和泥过程中,对泥与水的量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够通过直接感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取直观经验。
歆歆看到地下有木棒,拿起来,涵涵说:一起来一起来,搅拌一会发现水还是多。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幼儿合作搅拌泥土)


睿睿:这里2个人就可以了。
琪琪:我先找到的木棒。
然后,歆歆和涵涵拿黏土盒子去取一盒泥土,琪琪看见了,就过去将水桶拿起,直接将剩下的泥倒入黏土的盒子里。
睿睿:弄一点点。
琪琪用手抓了一把泥土撒到和泥盆里。
涵涵:先搅搅看啊!
识别与回应:通过搅拌孩子发现问题:(1)水仍然很多(2)搅拌泥土的人太多。于是,他们开始分工:搅拌和取泥,孩子们自发根据找到工具前后的顺序,进行分工。作为教师,我是一名观察者、旁观者,相信孩子是一名有能力的学习者。
睿睿、豪豪、琪琪三个人在搅拌泥土,琪琪将黏土盒子里剩下的泥土全部倒进和泥盆里。
歆歆和涵涵重新找到了一个木棒加入其中,张泽宇拿了一个羽毛过来搅拌,结果羽毛搅拌到泥土里。
张泽宇:把我的羽毛也搅拌到里面去了。(然后走了)
琪琪:一个超级冰淇淋,巧克力冰淇淋。
最后,睿睿、豪豪、琪琪将木棒放下,用手拿起泥巴往里面摔,嘴里说道好了!
识别与回应:在和泥中,孩子通过观察、发现,将泥巴形象的比喻成一个巧克力冰淇淋是和泥成功的标志。他们也发现了3+1=刚刚好。在游戏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多想、多问,去观察、去思考,激发求知欲,保护好奇心。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幼儿和好的泥巴)

场景二:模具制砖——陪伴与支持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前期经验
幼儿制作泥砖最初的模具是用建构区里的积木进行围合成一个长方形、红酒瓶的盒子、轻黏土的盒子、镂空的木桩等等。孩子们在切割的过程中,发现泥砖容易坏,表面比较粗糙、大小不一。
孩子们通过头脑风暴,在幼儿园的资源库需找到木架,在门卫爷爷的帮助下,将木架进行切割成一段一段的木条,孩子们通过商讨将木条用钉子钉起来当做泥砖的模具,并给他们自己制作的模具取名为单转模具和三连砖模具,这是孩子们自己用自己制作的模具探究制作泥砖的过程。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张泽宇:要不要水?
睿睿:不要。
浩浩:要。
倒水之后,张泽宇到后面观察,又走到前面来询问:
张泽宇:还要水么?这次给你多一点。
浩浩:要,够了。
识别与回应:在做砖头之前,孩子们进行了分工,通过“模具填泥”,孩子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了泥土遇水变软、易抹平的属性,通过幼幼对话,孩子们学会了精致、精炼、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描述。
睿睿上下、左右磨平泥土,看到了旁边浩浩的还没抹好。
睿睿:要不要我帮你啊?
浩浩:干嘛?
睿睿:我帮你的浩浩
浩浩:那我也帮你
睿睿:我都抹好了
浩浩发现旁边有水壶,倒了点水放进盒子里洗手。洗好之后,对睿睿说:手脏了,来这边洗洗。
识别与回应:起初,浩浩是通过用手拍打泥土的方式让泥土变平整,睿睿看到之后,拿工具来帮忙,浩浩想到策略:通过弄睿睿的泥,让他不要弄自己的泥,同时,也开始使用工具进行辅助抹平,孩子们在“玩—看—试—做”的探究过程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奥秘。最后,浩浩还会叫小伙伴洗手,这也是一种社会化行为,一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两边的泥土抹平了,孩子们发现中间的水多,怎么办呢?加泥
睿睿用双手运泥林雨晗用工具铲子运泥,泥土粘在铲子上拿不下来,浩浩用手抓,将泥土拿下来。
在这时,施棋用单砖模具做的砖做好了,邀请小朋友来看。
施棋:我的砖做好了,你们来看看啊。浩浩和睿睿看了之后,仍然继续填充泥土泥土。
砖头抹平之后发现,泥土连接在一起了,浩浩将抹子竖过来,进行切割将泥土分割,睿睿徒手用食指从上往下滑进行分割,放满了之后,孩子们开始分工合作进行脱模。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睿睿:一个人只能拿一个角,一起抬!成功啦!


识别与回应: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孩子们将之前的点状知识经验到线状的知识经验再到面状经验的过渡,遇到问题,能够迁移之前的经验来解决,表现出较强的任务意识,没有被小伙伴的作品吸引,而是坚持、主动的将制作自己的砖头,有恒心和毅力,这是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幼儿自制泥砖)

观察分析评价

1.领域能力的发展
玩泥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多领域能力发展的价值。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待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持久性和专注度,在一开始和泥游戏时,孩子们对待泥与水的比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后来的自制模具制砖,孩子们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团结有爱,其领域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5~6岁幼儿认知的发展
八桥幼儿园
大班幼儿主动建构学概念
健康
动作发展
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会使用抹子将泥土抹平。
语言
倾听与表达
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小朋友一起讨论和泥的比例、泥砖模具制作。
社会
人际交往
1.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2.指导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幼儿在制作泥砖的过程中与同伴进行分工:和泥、制作模具。
幼儿制作模具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科学
数概念
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幼儿在自制模具的过程种,通过组合、排列木条,制作出三连砖模具。
比较概念
能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些特征。
孩子们每天通过观察、记录,比较晴天、阴天砖头的软硬和颜色的变化。
量概念
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表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发现和泥中泥与水之间的比例是3:1。
空间概念
能用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创意的拼搭和画出物体造型。
幼儿自主探索用积木围合成长方形,是他们最初的模具。
艺术
感受与欣赏
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泥砖与小朋友进行分享,并装饰自己制作的泥砖。


2.学习品质的发展
(2.1)专注力与坚持性
在整个玩泥的过程中,孩子们都专注于探究2个问题:
(1)和泥中泥与水的比例(2)探索自制模具制砖的方法,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和泥反复加泥、加水中也没有放弃,坚持完成和泥的任务,体现大班幼儿所具有的专注力和坚持性。
(2.2)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和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是加泥还是加水?”,孩子们是通过观察共同谈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反复实验,找出了合适和泥与水的比例,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学习的机会,他们主动克服了实验过程中的困难,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2.3)交往能力的提高
大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他们能够进行较复杂的合作游戏,在自制模具做砖的过程中,幼儿分工:做砖、浇水、和泥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合作的快乐。



观察支持

在幼儿探究泥与水的比例和制作模具时,我为幼儿营造了宽松的讨论氛围。不急于参与到幼儿的讨论中,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认真地倾听着幼儿的对话,当观察到幼儿的讨论很难有一致的想法时,我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讨论活动中,帮助幼儿将他们的想法进行梳理总结,并且鼓励、赞许他们的好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担当材料的提供者,支持幼儿与材料、同伴进行互动,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操作,获得了经验。


下一步支持策略:
1.和孩子们一起在幼儿园内采集和分类泥土,制作幼儿园的泥土资源图。
2.材料不同、玩法不同,提供多种颜色泥土,与孩子一起探究气青土、红土、黑土、黄土、白土等,探寻哪种泥土更适合制作泥砖。
3.工具不同、玩法不同,我们准备和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资源库里寻找一些低结构的材料成为幼儿制作泥砖的工具,探索工具的一物多玩。


名师点评: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沈颖洁

杭州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教研员


这个案例中,教师忠实还原了孩子们完成驱动性任务“制作泥砖”的探究过程,也向我们展现了这一事件中蕴藏着的“有意义的学习”。在观察分析中,教师从五大领域、学习品质的角度去识别孩子的发展水平,尤为可贵的是教师始终带着信任和期待去赋予儿童行为以积极的意义,接纳儿童的反复试误,给予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在案例最后,教师对自己师幼互动展开了反思,这样的一种准确的自我觉察和理性思考,将有助于后续实现更为适宜而又智慧的支持。
注:本文来源于沈颖洁名师工作室
推 荐 学 习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戳我试试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优师教研" data-alias="PreschoolTT" data-signature="优师教研致力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研究,为区域政府提供科学的学术支持;课程与教学研究,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教师发展研究,研究学前专业教师培养体系及教师专业成长。" data-from="2" data-is_biz_ban="0" has-insert-preloading="1" data-index="0" data-origin_num="86" data-isban="0" data-weui-theme="light">

推荐阅读: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01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华爱华:幼儿的游戏意愿与教师的介入意图

欧赛萍:幼儿游戏评价可视化的内涵与路径

原晋霞: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

朱家雄:什么样的园长才是好园长?

黄小莲: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故事讲述——课程故事、学习故事、游戏故事

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

贺蓉: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七连问”

武建芬:幼儿园特级教师到底“特”在何处?

王海英:儿童海报——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变革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喜欢就点亮“在看”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获奖案例】从观察案例中挖掘有意义的学习(沈颖洁点评)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