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柳斌:劳动教育只是种植、喂养小动物?错!孩子的游戏中,处处隐含劳动教育契机!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3—6岁是人智力、个性、品德等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开展劳作活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能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同时,教育部也多次颁布相关条例提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今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是将其独立出来作为课程在中小学开展。

那么在幼儿园到底该如何来实施劳动教育呢?11月7日晚,读懂儿童直播间邀请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幼教教研员柳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与大家分享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特点作用,以及推进的方式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相关内容。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柳斌:劳动教育只是种植、喂养小动物?错!孩子的游戏中,处处隐含劳动教育契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柳斌

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幼教教研员

陕西省教学能手

陕西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西安市骨干型教师

/

01/

幼儿园劳作活动

的特点与作用

>>> 幼儿园劳作活动的特点

? 幼儿劳作活动具有显著的游戏性

孩子的劳作活动往往是对成人劳动的简单模仿,孩子乐于享受劳作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带来的愉悦情绪体验,成果意识较差。比如成人包饺子擀皮儿的时候孩子可能也会跟着擀面,但是在这过程中,成人的目的是为了做好一顿饭,而孩子并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只是对劳动工具和材料感兴趣,乐于参与劳作的这个过程。

? 幼儿的劳作活动总是与自己周围人的生活与周围的事物紧密联系

孩子的生活经验还比较少,其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乃至劳作活动往往是围绕自己的生活展开。比如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自己独立吃饭喝水,这是围绕孩子自己展开的;再比如做值日生,在活动前后为小朋友摆放和收拾学习用具、整理玩具和图书等,这些是为身边的人去服务的活动,哪怕孩子做得没那么好,他也愿意去做。

? 幼儿劳作活动始终是动手动脑、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孩子在劳作活动中热衷于模仿成人的劳作过程,喜欢操作各种劳动工具等。比如在种植活动中,孩子自己尝试往花盆里装土、刨坑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

劳作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项实践性活动,对其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儿童的实践性劳作活动也是儿童的天性,同时也为幼儿园开展幼儿劳作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 幼儿园劳作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 幼儿园劳作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孩子的劳作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独立进餐、整理自己的床铺,在餐前为小朋友们准备碗筷,照看自然角的植物和小动物;在教育活动前帮老师搬一些小型的教具、学具,分发学习资料;游戏前与老师一起制作、准备玩具材料,游戏结束后收拾场地;节日和娱乐活动前和老师一起布置、美化活动室等,这些都是幼儿的劳作活动。

而这些劳作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我们本就要教育孩子自己为自己服务,独立生活,要有自理能力和为其他人、为集体做事情的能力。

? 幼儿园劳作活动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要途径

幼儿园通过开展一些劳作活动,比如在老师的帮助下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被褥,协助老师整理活动室、打扫卫生,亲自动手栽种一些常见的花卉、蔬菜、瓜果等,可使孩子掌握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进而达成“培养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目标。同时,劳作活动也可以使孩子体验劳动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品德。

? 幼儿的劳作活动对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成人需要呵护与照顾孩子,但是不宜过度的包办和代替,否则就剥夺了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这样就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自理能力低下,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

比如这样一个例子,扬扬是大班的孩子,幼儿园正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要求小朋友都要背书包上幼儿园,可是扬扬奶奶看着扬扬背着大书包很心疼,坚持要帮扬扬背书包,其实这就非常不利于扬扬的成长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02/

幼儿园劳作活动

的具体设计

>>> 幼儿园劳作活动的目标

跟其他活动一样,幼儿园劳作活动在设计时也需要先确定目标。幼儿园劳作活动的目标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直接目标

这类目标的变化是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得见的,所以称之为直接目标,比如整理床铺,做玩具,手工制作等。

第二类:教育目标

这类目标也叫做间接目标,这些目标是需要长期以来积累来形成的,而不是肉眼直接一下子就可以看见的,比如以下目标:

? 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懂得爱护劳动成果和尊重别人的劳动;

?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 初步具备独立解决劳作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 掌握有关劳动工具、劳动材料和劳动方法的初步知识和技能,积累劳作活动经验;

?学会自我服务劳动、为集体和他人服务劳动、种植和饲养劳动、手工制作劳动及自发工作活动等需要的简单操作技能。

>>> 幼儿园劳作活动的内容

活动目标确定好之后,老师就要为其选择劳动内容,幼儿园劳作活动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自我服务劳动

比如盥洗、如厕、睡眠、进餐、穿脱、整理等,这类是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的劳动。

第二类: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的劳动

比如分发餐具、整理玩具、捡拾废弃物、取拖鞋、倒垃圾等。这些劳动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完成,尤其是年龄小一点的孩子。

第三类:种植和饲养劳动

比如种植豆角、向日葵等植物,并参与种植、除草、施肥、收获、品尝全过程;饲养兔子、小鸡、鱼、蚕、鸽子等小动物,参与喂食、除粪、清扫场地等。现在很多幼儿园也有种植区和养殖区,但是大多是老师种养或者请专门的师傅,这一类是不算劳作活动的。劳作活动是要孩子参与的。

第四类:手工制作劳动

比如做相框、做纸飞机、陶泥作品、装饰用品等。这类活动在幼儿园很常见,是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制作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产品。

第五类:自发工作的劳动

比如玩泥巴、玩沙、搭建等。有些专家认为自发工作的劳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由劳作活动,因为这是没有成人去干涉的,孩子自觉自愿地想要去完成的。

>>> 幼儿园劳作活动的准备

跟集体教学活动一样,目标和内容确定后,教师就要为活动的实施做一些准备,具体分为物质准备精神准备。

物质准备

? 为孩子准备符合其体力和兴趣的劳动工具

正如前文提及的那样,孩子劳作是对劳动工具感兴趣,所以老师在为孩子准备劳动工具时要符合孩子的审美和兴趣,劳动工具要颜色鲜亮、造型美观,如粉色的小铲子,黄色的小笤帚;同时工具大小还要符合孩子的体力,也就是劳动工具相对来说要小一些。

? 为孩子准备适合其劳作活动的场地

适合孩子劳作的场地,首先要安全,其实要大小合适。比如种植活动,老师给孩子创造种植的机会是为了让他体验劳动的过程,享受劳动的快乐,而不是给他繁重的任务,所以给每个班级的种植面积一定要大小合适。

心理准备

? 保护和激发从事劳作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比如当有孩子帮助了老师做事时,老师就应及时的表扬该孩子,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想要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想要从事劳作活动。

?丰富劳作活动所必需的知识、经验和动作技能

叠衣服、穿鞋子、擦桌子等技能是需要成人教给孩子的,孩子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他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才能更加的游刃有余和自信。

>>> 幼儿园劳作活动方案的设计形式

? 渗透式劳作活动设计方案

教师将幼儿园劳作活动与游戏、教学、日常生活、节日等活动紧密结合,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组织开展幼儿园劳作活动的主要方式。换言之,教师把劳作活动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这其中有哪些环节需要体现劳动活动,教师可以怎么做,我们都要把它写出来。

? 专项劳作活动方案设计

专项劳作活动方案设计是指为了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总体目标,发挥幼儿劳作活动独特的教育作用,教师根据幼儿劳作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设计专项的劳作活动方案。比如教师要让孩子尝试在烘焙坊做饼干,教师就专门写出一个方案,具体包括老师要做哪些准备;老师要让孩子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老师如何引导孩子去完成等。

03/

幼儿园劳作活动实施

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劳作活动的实施有五大基本方法:幼儿园劳作活动过程中的观察与评价、幼儿园劳作过程中的示范与范例、幼儿园劳作过程中的讲解与谈话、幼儿园劳作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幼儿园劳作活动过程中的游戏与操作。下面为大家讲解每个基本法具体是如何使用的。

>>> 幼儿园劳作活动过程中的观察与评价的基本步骤

在幼儿园劳作活动中的观察评价一般有4个步骤:确定评价项目、制定评价标准、实施全面观察、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措施。

>>> 幼儿园劳作过程中的示范与范例

? 示范法:指教师、其他劳动者或做得好的幼儿亲身操作,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模仿,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建立劳作活动技能的动作表象。

? 范例法:教师将成人或幼儿的劳作活动成果展示出来,提供给幼儿作为观察和模仿的对象。

我们结合包饺子的两幅图让老师们更好的去区分一下,如下图所示。

柳斌:劳动教育只是种植、喂养小动物?错!孩子的游戏中,处处隐含劳动教育契机!-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在上面两幅图中,左图则为示范法,右图则为范例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边做边讲,切忌哑巴操作,这样孩子理解的更透彻。同时老师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示范,还是给孩子提供的范例,一定要是典型的,常见的,比如饺子的包法就有很多种,我们一定要先教给孩子那种最简单,最普遍的。

>>> 幼儿园劳作过程中的讲解与谈话

? 讲解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劳作活动操作程序,提出安全要求,指出劳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主体是老师。

? 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在劳作活动中相互交流想法和意见,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主体是教师与幼儿,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动。

这两种方法要结合起来使用,在劳作活动中,既要有老师的讲解,又要跟孩子的沟通和互动。

>>> 幼儿园劳作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

? 肯定评价:通常指表扬和奖励,教师对幼儿在劳作活动中的良好表现、进步或成绩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褒扬和激励,让幼儿体验到愉悦和满足,从而强化其劳动活动的积极性。

? 否定评价:通常指批评和惩罚,是教师对幼儿在劳作活动中出现的违反劳作活动纪律和安全要求,破坏劳作活动秩序等错误行为给予制止、批评和惩罚,让幼儿体验到不愉快、羞愧和自责。

在孩子的劳作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否定,这样会起到正强化的作用。比如说在建构活动结束之后,一个孩子把建搭的积木按照要求在归类整理,而另外一个孩子把玩具推倒之后就走掉了,这时候教师就要去肯定那个去表扬做得好的孩子,暂时不去理会这个没有做好的孩子,这样就给其他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一般来说,否定评价是在紧急情况下,或者孩子违反了社会原则及规则时才使用,而且尽量要少用。

>>> 幼儿园劳作活动过程中的游戏与操作

? 游戏法: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或游戏的口吻对幼儿的劳作活动进行指导。这种指导方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符合幼儿的兴趣,容易使幼儿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

比如教孩子系鞋带这件事,老师直接让孩子先怎样,再怎样,最后怎样,孩子不容易理解。这种情况,老师就可以把系鞋带的步骤编成儿歌,孩子就会觉得系鞋带就像做游戏一样,就很容易学会。

? 操作法:教师指导幼儿通过多次操作实践和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劳作活动技能水平。

依旧拿系鞋带这件事来说,老师用游戏法教孩子系鞋带,教一遍孩子可能就忘了,或者根本没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带着孩子不断反复地操作和练习,在孩子在这过程中不断习得该技能并越来越熟练。

其实劳动教育不是什么新的理念和思想,而是从混沌蒙昧的上古洪荒到如今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的基本行为。

幼儿园一定要重视劳动教育,科学的开展劳动教育,让孩子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为做好劳动教育启蒙,不仅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祖国的需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柳斌:劳动教育只是种植、喂养小动物?错!孩子的游戏中,处处隐含劳动教育契机!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