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家附近出现了一个新邻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从未与它见过面。还好我有一个睿智、聪明的小帮手,是她帮助我与我的新邻居相遇。
终于等到你,
还好我没放弃~
现在请热烈鼓掌欢迎我的小帮手
——宗钰琳老师出场。
大家好,我是象山幼儿园的宗钰琳老师。
这次帮公鸡找邻居其实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我背后的象幼研修团队。
想知道我们是怎么样帮助公鸡认识新邻居的吗?我们是这样做的……
”
教材解构
公鸡在蓝屋顶房子面前走来走去
绘本中我们看到了公鸡的期盼和热情,以及坚定无比的信念。其中蕴含着多领域的价值,体现了活动的多元和整合,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学情分析
我们会邀请
哪个年龄段的小朋友
一起来帮助公鸡呢?
小班?
中班?
大班?
基于中班幼儿乐于交往且初具移情的年龄特点,链接《学前儿童语言核心经验》,我们将绘本的内容重组,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画面开展教学,注重幼儿的情感激发和迁移,使主题得到拓展和升华。采取的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截取部分图片引发幼儿仔细观察与思考、孩子自主阅读、根据画面信息推测等手段让幼儿体会,引发幼儿内在的情感。
原来这个绘本更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邀请中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吧~
活动风采
“公鸡的邻居究竟是谁?”
“公鸡的邻居原来是猫头鹰!”
“猫头鹰想见到它的新邻居吗?”
“他们是这么想见到对方。”
你们觉得……
我能和中班小朋友一起成功帮助公鸡吗?
哈哈,看公鸡和新邻居这般精心准备,你们是不是已经猜到了呢~
Q
A
宗老师,多亏了你和小朋友的帮助,你是用了哪些办法呀?
哈哈,那就请你接着往下看看咯!
研修过程
研修思路
研修团队在研修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重心,同时关注执教教师的自身素质。
研修过程
针对不同的内容和问题,研修团队做出了具体调整,同时形成了以上三点策略。
优化活动目标,调整导入环节
研
基于绘本的内容与核心经验的链接,将重点目标放在情感上能更好地诠释绘本内涵。增加绘本前期“公鸡一个人的生活”,帮助幼儿进入角色情感,从而促进幼儿仔细阅读,分析画面中公鸡与猫头鹰的行为,感受积极乐观的伙伴关系。
小结
充分体会公鸡一个人生活的心情,为进一步观察理解画面,猜测邻居是谁提供支架。通过两个层次递进的集体阅读,体会公鸡一个人生活的心情;再通过对比图以及半开门的图片,发现邻居来了,猜测邻居是谁。
缩减活动容量,调整展开环节
研修团队发现夹子的使用以及集体阅读时不够清晰的梳理,导致自主阅读中幼儿目标意识不强,没能很好的发现画面中的细节,导致情节不够顺畅,又进行了如图的调整。
逐一出示每天公鸡行为图片,以此为支架为幼儿后期自主阅读做铺垫。
研修中,我们认为分别从左右两边出示内容梳理两个邻居的行为,且将两位邻居的图片分成两组,两组幼儿分别观察收到信后的动物的行为,更能体会双方迫切想要见面的心情。
小结
将集体阅读中学习到的阅读方式运用到自主阅读中,幼儿分组自主阅读不同的画面能更有针对性地观察图片的内容,说出所观察动物的行为,从而体会深入感受两位邻居迫切想见面的心情。
关注回应策略,调整结束环节
针对教师对幼儿的回应,研修团队调整了结束环节的形式,将见面的答案揭晓放到故事讲述之后,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倾听故事。同时运用链接实际经验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沟通的方式,拓展思维。
小结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幼儿大胆思考与人沟通的各种方式。感受、欣赏、理解故事,产生共鸣后,激发幼儿链接实际经验,衍生和朋友联系的方式。
研修成果
研修团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团队中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研修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接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内涵,把握素材核心,深入分析绘本核心价值,选取适宜的阅读内容,重组绘本,设计教学流程。巧妙地通过公鸡每天都是一个人”玩”的场景,引发幼儿想寻邻居的期望,引导幼儿假设、猜想、判断、发现新邻居。在研修中逐步形成针对该绘本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帮助幼儿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习得了阅读策略的方法,丰满交往情感的历程。
【对外活动展示】
5月11日,本活动在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送教下乡活动(嵊泗县专场)——嵊泗县嵊山镇幼儿园进行展示。此次展示活动,促进了研修团队中每一位成员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提升了对教学目标制定、重难点突破、环节设置、提问与回应的智慧,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原来和新邻居交朋友是这么有趣的事情~
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里有没有交到新朋友呀!期待你和你新朋友的故事哦~
生活总有些什么值得你去追寻
我们会在这里等待着你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