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REDITOR’S NOTE
串珠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串珠游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游戏中收获快乐、积累经验并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而推进游戏的持续发展,培养幼儿持续专注的能力。
这所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想要在节日里给家人送礼物,可是送什么好呢?想来想去,一定是自己做的最好!说干就干,小朋友们跑到材料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材料。这时,浩轩小朋友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他选择了珠子为妈妈制作礼物,就这样,一场串珠的游戏开始了……
(*注:案例选编自仁化县城北幼儿园 陈小娟 罗诗红《串响魔力》)
缘起 /
幼儿园以“小小幸福家”为主题,以“了解家,关爱家人”为核心目标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小小幸福家”这一主题背景下,结合学习活动游戏化课题,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关爱。比如以串珠子方式给妈妈或奶奶制作手链、项链等。在共享区域织绣区选择材料时,有的孩子果断选择了运用珠子制作小礼物,如项链、手链、戒指等,在一次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创造了新的局面,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小班幼儿对串珠活动兴趣浓厚。串珠活动虽然看似简单,但在游戏的过程中却可以锻炼孩子们小肌肉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为了给家人制作礼物,孩子们特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串珠子活动中,迫不及待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
小班幼儿接触串珠的经验较少,所以我选择较大颗的串珠作为游戏材料,降低幼儿穿孔的难度,同时,为了迎合小班幼儿具象化的思维特点,选择了带有丰富色彩和形状的串珠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在活动进行时,用专业的教育理论和细致的观察,发现游戏中的问题,并用适当的语言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幼儿解开困惑。
01
珠子可以做成什么?
“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用轻粘土为妈妈制作手链时,皓轩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漂亮,很爱美,除了送手链,再送条项链,妈妈会更高兴。于是今天进织绣区时,他没有被其他织绣作品吸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串珠子游戏,而且聪明的他第一时间拿了两条比较长的绳子和毛线,接着认真串起来。
刚开始,孩子们都是各自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浩轩按颜色选择珠子,三颗圆形绿色到三颗圆形红色,串着串着:
浩轩:“陈老师,同一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不多,我妈妈是大人,脖子比我的大,比我的长,很多小朋友都用珠子的话,我不够怎么办?我用七彩颜色的吧!”
得到我让他自己做主的提示后,他又继续串着,串好一条给妈妈,正打算串第二条时……
希希:“为什么这条项链和刚才那条不一样?”
皓轩:“因为我要送给我外婆,我外婆喜欢黄色、蓝色和绿色,你看看我的珠子呀。”
希希:“你做了这么多手链送给谁呀?”
皓轩:“我妈妈和外婆啊,我没有拿到长长的绳子,所以只能做手链了。”
两人边聊天边各自串自己的礼物。
活动分析
从本次活动中发现,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由于接触织绣的经验较少,即便艺术共享区域织绣区里,有着比班上更丰富的材料,有着很多很漂亮的作品展示,提供给幼儿参观与欣赏,但幼儿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一下,果断选择了自己熟悉的游戏(串珠子)。
在串珠子时,幼儿几乎都是随意性地串,没有考虑颜色、形状等排序规律,没思考如何设计更有美感的作品。而且幼儿基本处于各自做自己的事情的状态,极少交谈,即使交谈也是比较简单的问答,思维上没有碰撞。
教师支持
《指南》中提出: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是选择了串珠子游戏,我并没有阻止和干预,让他们随心决定,同时,当皓轩小朋友自言自语地询问我的看法时,我肯定并支持他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串珠,得到老师的答案后 ,他自信地串自己想要的珠子。
发现幼儿串珠子都是随意性的,适当地询问对方自己设计的手链是怎么样的?还能尝试不一样的吗?比如我们学过的,按形状、大小、颜色等规律排序可以吗?提出问题,让幼儿自己思考,同时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想法的交流和作品的分享。
当知道希希因没有拿到长绳子,只能做手链时,回到班上给孩子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长绳子时,该怎样办?如何才能把绳子变长?让幼儿思考。
02
绳子不够长怎么办?
有了上次经验,这次进织绣区时,小朋友们很高兴,也很期待,早早就想好自己要做的事情,皓轩也不例外,他还是选择串珠子游戏。
皓轩:“陈老师,今天我要继续做项链。”他开始去拿材料,发现没有长的绳子,拿了一捆毛根。翊宸小朋友也没有找到长绳子,有点闷闷不乐地站在一旁。皓轩对翊宸说:“我们用毛根吧。”翊宸说:“毛根很短呀,不是说做项链的吗?这么短戴不了,怎么办呀?”翊宸说着走到我面前说:“陈老师,我们没有长的绳子……”话还没说完,皓轩就激动地跑来拉着他往回走,边走边说:“不用了不用了,我有办法把绳子变长,我变给你看。”
皓轩分别把两根毛根扭接在一起,翊宸认真看着,自己也拿着毛根在学,当皓轩把毛根接了好几根,绳子接得有点长度时,他高兴地举着毛根绳子展示给我看,告诉我他成功了。看到一旁的翊宸还没接好,皓轩走过去手把手地教,嘴里嘀咕着:“这样,这样……”
他们一起把毛根绳子接得有一定长度,正当两人一起拉长绳子试试是否结实时,旁边的可可和夏夏小朋友被吸引了过来。确定绳子结实后,皓轩问翊宸:“我们一人串一边好不好?这样很快。”商量决定后,两人分别从绳子的两端开始一起串珠子。
串了一会,皓轩发现珠子偏向一边,于是两人观察项链寻找原因,发现中间的接口节节突出来,像倒刺,导致珠子不能回流,于是皓轩用手去按去捏,把凸起变小,吓得旁边围观的希希小朋友捂着眼睛不敢看,两人捣腾一番后,珠子终于可以自由的在绳子上来回流动了,两人继续一起串珠子,当完成了一条长长的项链后,他们很自豪。
活动分析
《指南》中提出:教师应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到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有了上次想办法把绳子变长的经验。本次活动中,我特意把所有较长的绳子收起来,让幼儿在没有长绳子的情况下完成想要的长度的串珠项链,皓轩能够自己想办法把短的毛根衔接起来变长,而且在串珠子的过程中发现珠子偏一边,两个幼儿会主动去观察,寻找原因,并想办法解决。
小班孩子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在活动中大多数孩子不会与同伴交流、协商。在本次活动中,皓轩看到翊宸遇到了和自己一样的难处,会主动邀请对方和自己一起用毛根,翊宸不会拼接毛根时,皓轩也是热情地手把手教他。较上一次活动,他们还懂得了一起探讨一起合作,合作意识有增强。
教师支持
活动过程中,作为支持者,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去锻炼,但必要时还是需要适宜地给予帮助,例如皓轩最开始接毛根时,有些接口松掉,说明还没完全掌握接的技能技巧,当时提醒他看看接口处,并让他思考自己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导致有的接口结实,有的接口会松开,引导孩子如何打结。
03
珠子多种玩法
有了前两次活动,孩子们对珠子越来越感兴趣。今天进区时,给孩子们提出来一个问题:珠子除了可以变成项链当礼物,还可以怎么玩呢?
皓轩和翊宸两人经过上一次合作后,这次一拍即合,主动约好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讨论,想打造一个“爱的魔力圈”,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
皓轩:“这个圈圈太小了,站不下我们几个人啊,我们把它变大来吧。”
小朋友们:“好啊。”
于是大家忙碌起来,婧伊和翊宸各自从绳子的一端进行串珠。
皓轩:“你们串吧,魔力圈需要按钮开关控制的,我来做一个按钮。”
他用毛根卷出一个像棒棒糖一样的“按钮”,给“魔力圈”安装按钮时,瞬间吸引了其他小朋友跑来围观,皓轩得意洋洋地直接举着串珠跳起扭屁股舞,由于过于用力扯,有一节毛根“脱轨”了,导致串珠掉落,少许珠子滚落,大家还一起乐呵呵地拾珠子。
孩子们检查了接口后意识到“脱轨”原因,重新“接轨”补救串好珠子,皓轩在地上摆弄了一番魔力圈后大叫:“好啦好啦,魔力圈够大了,我们把它围起来吧。”说完,大家开始围圈,还找了煦哲来试圈。检查完“魔力圈”接口后,五人开始游戏,希希扮演老狼睡觉,其他小朋友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当五点钟,狼出来觅食时,小朋友们愉快地躲进“魔力圈”抱团,露出成功的喜悦。
活动分析
由于分组活动,今天轮到另外一部分小朋友在织绣区活动,即便我们转场到班上,也不影响皓轩、翊宸他们的游戏热情。皓轩和翊宸两人在上一次活动中尝到合作的甜头后,这次主动合作,并越来越有默契,甚至在增添了婧伊、希希等小朋友加入游戏时,大家也配合得很默契。说明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在不断提升,人际交往方面进步很大。
活动中,在三人合作得意起舞导致“脱轨”事件后,大家“接轨”补珠子和拿串珠时,显得格外小心,围合魔力圈时,围观的小朋友也来帮忙,认真检查每个接口。最后成功围合魔力圈时,大家特别激动。
教师支持
在活动开始时提出问题,初衷是想引导幼儿往更高层次发展,将这些材料用来装饰各种物体,例如装饰手帕装饰纸碟等。但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我尊重他们的选择。
本次活动参与游戏人数有所增加,对大家配合能力的要求也变高了,五人合作得意起舞导致“脱轨”事件中,是因为大家的力度没很好把握,才导致“脱轨”的,引导孩子找出“脱轨”的原因后,孩子吃一堑长一智,变得更加谨慎了。
整个活动过程,几乎都是幼儿自主地在开展,他们从发现问题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偶尔征询一下老师的意见,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的我,终于能做到放开手,闭上嘴,给幼儿更多自由的游戏空间了。
教师在游戏片段中的介入时机、方式、成效及角色分析
活动中,很多时候幼儿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做支撑,如每次串珠开始和结束时需要打结时,即便引导过很多次,依然有很多幼儿未掌握方法。说明游戏前期经验和知识不够丰富。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多让孩子们玩,并教给她们相关的技能技巧以及相关的经验。同时,幼儿玩珠子的广度不够,形式比较单一,今后需要关注并引导。
幼儿想象力很丰富,由手链到项链,再到魔力圈,不断地放大范围,游戏的参与者也在不断增加,就拿活动三中“爱的魔力圈”来说,幼儿赋予了魔力圈魔力,那这个魔力圈就可以往“魔力圈的设计”“魔力圈有什么游戏规则”“生成幼儿喜欢的游戏”等方面扩展延伸。
后期还可以引导幼儿,按珠子的颜色、大小或形状有规律地串珠子。将这些材料用来装饰各种物体,例如装饰手帕装饰纸碟等,最终回归到织绣区再进一步深入探索。
往期案例
图片 | 仁化县城北幼儿园
编辑 | 李芸芸
审核 | 蒋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