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幼小衔接" play_length="669000" voice_encode_fileid="MzUzNjQwNTc4N18yMjQ3NTQ0Njg5" data-topic_id="" data-topic_name="" data-pluginname="insertaudio" data-trans_state="1" data-verify_state="3">


 |主播:何凤 | 点上方小喇叭收听


01

何谓游戏?游戏何为?


关于游戏,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它的教育价值,而今天的议题则是游戏的发展价值,它不仅可以支持幼儿心理建构,也能满足成人心理发展的某些需要。


游戏不仅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借助的手段,它本身内含发展价值。


幼儿既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成人的行为模式,在游戏中模仿、联系,发展自己的交往能力、内化日常行为规范;

幼儿也可以通过建构性游戏发展智能,将现实与虚拟融合,多维度表征游戏,促进其想象力发展。



游戏除了有发展的价值,它还有情感修复的作用。


比如孩子在游戏中重演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情境或者将某些造成情感创伤的情境重组,满足未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


02

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工作及生活方式

在游戏中儿童生活于梦想的世界


如果说【游戏才是儿童的正业,是幼儿的“心理维生素”】这篇分享还停留在表面的、世俗的游戏价值和意义,那这篇的分享则是试图解开儿童游戏的神秘面纱:

是什么让孩子们痴迷于游戏?又是什么让游戏具有如此的魔力,这魔力塑造着人类的精神世界的色彩和光影重叠。

人类的意识可以分为意识的层无意识层-


前者:

帮助个体适应周围环境,了解个体发展需要怎样的资源和条件,并通过自己适宜的行为获得帮助和庇护;

后者:

则是个体获得的种族的集体无意识,它包括本能、欲望和恐惧,它是没有理性的,但却是充满生命力的,生生不息地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逃离自己的恐惧。


由此,个人需要在两种力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社会文化约束与个人种族的不停歇繁衍,游戏为二者达到均衡提供了一个能量宣泄的出口。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HOPE EDUCATION

游戏是一种介于真实和虚拟之间的活动,它既可以缓解原始力量的破坏性,又可以缓解社会文化带来的压抑感。


孩子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愿望、梦想以及一些不被允许的行为寓于游戏之中,这就可以环节个体因内部需要未得到满足产生的沮丧、难过以及由此产生的破坏力。



03

怎样帮助儿童欣赏艺术作品


这篇文章很有趣,值得园长老师们思考玩味。

以下是我在品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些有趣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以启发有更多关于幼儿艺术教育、美育等诸多内容的思考。


艺术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大于其本身的审美价值。


人是喜欢美好的事物,但是除了视觉的审美之外,人更高级的审美是对故事的喜爱,是对意义的追求,是情感的表达。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譬如文章中列举了诸多名画,从单纯审美来说,不算是美的,甚至是丑陋的,但由于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都表达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因为情感的强烈共鸣,人们也觉得这幅画“美”的。这其实是源于人类内在需要的是被理解。


而艺术作品刚好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手段,借此作者的内心世界对外打开。因此在评价艺术品的时候,我们总是尝试寻找其背后的故事,故事里的意义和价值。


当我们在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不仅是视觉的审美,也有故事意义的价值判断。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由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是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载体,而非目的。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艺术听起来有些高深,其实它是一种人天然具有的需要和能力。或者说人是充满美感的存在,其自在的状态就是艺术性的。



04

幼儿超前识字:

文化根源与危害性


识字教育未必都是不可取的,但如何识字,为何识字却需要仔细辨别。

中国自古就有识字断句的启蒙教育,但时代变迁我们更理解幼儿发展特点,那种刻板单一的背诵方式显然不适合;


其次具有韵律感的短篇文章更适合幼儿诵唱,培养他们的语感,比如童蒙格律等。


识字是伴随性的教育结果,更广泛地开展早期阅读才是学前儿童发展需要的。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现在学前教育中往往有两个极端:


一是把早期阅读等于识字教育

没有看见早期阅读对于幼儿情感,认知和行为性格培养的价值,狭隘化了早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二是将识字等同于小学化

甚至有些地方认为幼儿园出现文字就是小学化等极端案例,事实上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可以表音也可表意,适当运用并无不可。


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都坚信这一点,但能开发多少,在什么阶段开发却是值得我们谨慎思考选择的。



05

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

兼论“幼小衔接”应向“小幼衔接”翻转


在学前领域提倡“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其本质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儿童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接受者。

这些理念在理论层面老师们都是接受的,但是若是落到实践层面,尤其小学有了考试、名次、升学压力之后,老师们对此往往抱着一种轻视的态度,因为“天大地大,升学最大”,这也是国家不断强调给小学生减负而收效甚微的原因。

从教育整个大系统来说:

如果幼儿园、小学真的在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并且可以将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那么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适应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首先是,这其中的关键是评价机制的不同:


小学开始以分数为教育结果评价的核心指标;而幼儿园则是主要以幼儿行为表现,生活习惯培养为评价指标。

如果可以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有更多行为表现的评价指标,或许可以降低老师、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焦虑程度。


其次是,小学教育教学进度把握问题:


经常会有家长为了孩子不掉队,必须在入小学之前给孩子报班学习拼音识字,数学,因为小学里老师只用半个月的时间学完拼音(就我了解到的一些小学有类似进度),就迅速进入识字阅读教学。

从学前教育系统来说:

不管是“幼小衔接”还是“小幼衔接”,学前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基本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兴趣。

当我们强调小学教育要注意和幼儿园教育衔接,并不是要幼儿园教育没有认知、能力的培养,更不是要小学教育降低要求来迎合幼儿园教育,而是各自归位:
  • 小学教育尤其是低年级教育不要过于急切地向高年级要求靠,而是能按照孩子发展水平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 那么幼儿园教育按照《纲要》和《指南》落地实施,相信幼小衔接的问题才会有解决的可能。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精品文章 特别推荐

【1】李玫瑾教授《育儿之道》全110集

【2】曾仕强:《家庭教育》全24集!

【3】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52集

【4】《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5】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7】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8】低声教育,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9】李季湄: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10】叶澜:读懂教师,才能读懂教育
【1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全文

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
只有常读星标订阅号
大封面推送才能第一时间送达
请按照以下步骤
收获最新
“朋友圈”信息

1??打开公众号页面
2??点击右上角 ··· 按钮
3??点击
设为星标即可 ????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欢迎添加
主编 微信
进(全国幼师群)学习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刘晓东:幼儿学习方式之辩丨游戏,艺术,识字,还有“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附音频)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