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走进孩子的心
“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坏,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这就是我眼中的孩子,每一位孩子都是可爱、调皮、最美的小精灵,孩子的一颦一笑,孩子的喜怒哀乐,就是生活的调味剂,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我眼中的孩子,每一个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亮点。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孩子,或许在他人眼里,他是内向的,他是脆弱的,他是胆怯的;但在我眼中,他是活泼的,他是坚强的,他是勇敢的。造成如此大反差,原因是什么?不是旁人雾里看花,也不是我夸大其词。误解的造成,是你还没有走进他的心,没成为他愿意倾诉的“朋友”。而我眼中的他,或许更为真实。
xx,从小都是外婆带大的,妈妈说,如果有什么事没有如他所愿,就立刻不高兴,说他两句就赌气,有时候还会哭。这种情绪,从家里一直带到了幼儿园。年龄小的时候觉得可以理解,可是慢慢长大了,感觉缺乏点男子气概,总是动不动生气,就是一点都说不起,说他两句脸就沉了。每天孩子来幼儿园,外婆总要在门口给孩子做半天的思想工作,比如说:“你今天要乖啊,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要跟小朋友吵架,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哭了……”之类的话,可是孩子一脸不耐烦。这是大家眼中的他……
起初,我也和大家一样,看到了xx这些行为表现,并且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我的疑问和好奇心,我试着慢慢走进他的心。我决定,每天都要抽20分钟来和孩子愉快的交谈,并认真地倾听;在平时,我也利用假期,上门家访,和他交流沟通。
当我与他一对一接触时,我和他聊游戏、聊小伙伴,聊动画片,包括让他去回忆今天的一天,自己则是安静地倾听。慢慢地,我觉得他的心在逐步打开,愿意开口说话,愿意把他开心、不开心的事与我一起分享。就是这样,我看到了真实的他……
在旁人看来,xx是个胆小、内向,不敢与人交流的孩子。其实他是个大胆、外向,愿意与人交流的孩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送还混龄橡皮筋。在第一次混龄运动结束后,班里的孩子们手上套满了各种颜色的橡皮筋,我们需要一位小朋友将这些橡皮筋送回不同班级,便采取自我推荐的形式来选出一位小朋友。xx举手了,他愿意承担这个任务。这是大家没想到的吧?更没让大家想到的还有,就是每周五他都能主动去各个中班和大班收还橡皮筋,并圆满完成使命。你说他胆小?他能独自一人去8个班级收还橡皮筋。你说他内向、不敢与人交流?他能主动询问8个班级的老师,归还不同班级的橡皮筋,收取自己班级的橡皮筋。
在我眼中xx也是个勤劳、主动的孩子,从生活中的点滴就可以反映出这一品质。在我们第一周选举值日生时,他主动举手正当第二组的值日生;在我们下楼运动前,他看到拿衣娄的值日生没来,xx会主动去拿衣娄;在看到老师手中有许多东西拿不下时,会主动说“何老师,我来帮你拿一点吧!”等等,生活中这样的小细节,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这还是你印象中的杨xx吗?这还是你早上看到挂着两行眼泪的杨xx吗?这还是你以为的那个只会抓着外婆衣角的杨xx吗?得到的答案肯定是否吧!
所以说,你看到的并非是事实,真相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观察。只有走进孩子的心,你才能看到真实的他!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走进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