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四五”课题“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适宜性研究”课题组开展了线上分享活动。参与课题活动的有课题组教师、子课题园所负责人及教师。
本次活动主要内容为园所经验分享、区域游戏案例分享和课题组计划三个部分。
活动第一部分由九江市柴桑区中心幼儿园张丽芳老师介绍园所阶段研究重点与相关经验。
张老师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园所开展工作。
首先,园所课题参与教师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目标后,商定将第一阶段孩子的游戏设为平面拼摆活动,目的是希望通过拼摆激发幼儿搭接兴趣。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
其次,为了便于教师实践过程中观察更聚焦,学期初园所结合《指南》、课题组专题学习、幼儿搭接初期的原有经验制定小、中、大班区域目标,结合当下幼儿经验、能力,给予适宜的支持。有层次的引导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搭接,将幼儿的观察与发现引向深入的探究。
最后,教师发现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金木创意游戏材料的科学性越发的凸显,如:螺丝刀上的磁性、材料之间关系、材料结构特点等,都需要幼儿通过操作、体验才能够发现。如何让还未加入的幼儿也能有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呢?教师利用儿童视角巧妙调整教育策略,打破引发搭接兴趣的一贯思维,让幼儿以“小小拆迁队”的角色参与到“拆作品”的游戏过程中,使更多幼儿投入游戏并乐于参与金木创意游戏活动。
活动第二部分,由园所占心悦老师分享金木创意游戏开展中生成的主题案例——桥的秘密。
占老师从活动背景到活动过程分别向大家做了介绍。我们看到游戏主题是幼儿自主发起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想法,并及时引导幼儿梳理总结,使其收获发现与建构经验。
占老师的活动反思
从占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教师在平时幼儿活动中观察的重要性。教师能及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并给与支持,助力幼儿不断且深入的探索。还让我们看到教师对活动反思的重视,反思以幼儿为本、为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以增强下一次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为前提,从而更高效地开展下一次活动。
活动第三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师晶晶老师做梳理总结。师晶晶老师提到:只有教师在充分了解材料的基础上,准确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能力水平、发展需求等这些有价值的点,才能够给予孩子们支持,支持的过程中去优化调整教师的策略,以此来促进幼儿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园所的收获。
接下来师老师介绍了课题开展计划与安排,明确新阶段重点目标与内容。
1、巩固区域游戏观察方法
2、提升区域游戏记录质量
3、丰富区域游戏支持策略
4、促进师幼协同发展
并提出在后续课题活动开展中各园所要重视资料的收集、经验的梳理,鼓励教师把有效经验进行整理并分享。
祝各位课题组教师在实践研究中都能收获更多专业成长、促进幼儿各项能力发展。课题组也将继续和老师们一起不断积累经验、优化调整,共同将课题研究不断完善和深化。
让我们一起为课题中期阶段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携手努力!
“十四五”课题区域游戏阶段经验分享会
聚焦区域游戏问题,提升区域游戏质量——“十四五”课题进行中
“十四五”课题“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适宜性研究”课题启动会召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