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收听主播 沙莎 朗读音频
来源 | 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
当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无休止地吵着想要买玩具…
当孩子抱着你的大腿,哭着闹着想要看电视…
当你说孩子两句,他怼你一句“有本事你来呀”…
这样的场景,想必很多妈妈都曾遇到过。
孩子在父母面前通常会有一些故意而为之的行为,你是否发现了?
比如故意去弄脏衣服、故意弄乱玩具、故意弄出很大声响、故意喊疼、故意装病、甚至是故意气你……
当孩子故意气你、威胁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回应呢?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说:
“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换句话说,孩子有了情绪,但无法通过适当的语言及时表达出来;
只能用看似“暴力”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因此,当孩子故意气你的时候,先别着急发火、讲道理、打骂孩子;
而是要读懂孩子的潜台词,对症下药,该说“不行”的时候绝不心软,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及时制止。
孩子故意气你,
要温柔而坚定的说“不”
在我们的社群中,一位妈妈无奈地说道:
“感觉教育孩子好难啊!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为什么我只能用发火才能让孩子配合?”
其实,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可以温柔而坚定的跟孩子说“不”。
记得有一次逛超市的时候,发现一个5岁左右的小姑娘,双手紧抱,皱着眉头在生着闷气。
旁边的妈妈苦口婆心的讲着道理,想方设法平复孩子的情绪。
“你不给我买,明天我就不去幼儿园了!”小女孩理直气壮地跟妈妈说道。
“我们家有好多了,这样吧,下次妈妈一定给你买。”妈妈还在试图劝阻孩子。
“不行,就要这个,这个好!你给我买了,我就去上舞蹈课,不给我买就不去了。”
妈妈被逼无奈,只好不耐烦地说道,“行吧,只需这一次,以后不能这样了”。
这样的情景,自从有了娃之后,每一个妈妈几乎隔三差五就会遇上一次。
不少父母总是这样想,“这次满足孩子的要求,下一次我就严厉一点”,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孩子从3岁开始,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就会看父母的脸色。
他们常常会用哭闹、耍赖等形式谋取自己的需求,并以此来试探父母的底线。
有的父母,见不得孩子哭闹,孩子一哭就失了方寸,把之前立的规矩全忘了。
如果家长总是在该对孩子说“不”的时候选择忍让,孩子的任性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他会明白:只要哭个不停,爸爸妈妈就会妥协,就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孩子6岁前,家长一定要舍得对他说“不”,否则教育孩子只剩满足,他将永远也长不大。
读懂孩子的潜台词,
这样跟孩子说“不”
一个孩子顶嘴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比如孩子的3次叛逆期,孩子进入逆反期,会不自觉地与大人唱反调。
这时候,父母就要区别进行对待。
2岁左右,宝宝叛逆期来临。
父母需要多一些理解和耐心,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同时守住自己的边界,不要无底线妥协。
7岁左右,儿童叛逆期来临。
父母需要谨慎评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信任他们,同时客观的看待孩子顶嘴问题。
12岁以后,青春叛逆期来临。
这个时期父母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减少对孩子的控制,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无论是顶嘴、叛逆还是爱找借口,这些都是孩子的“生长之痛”。
孩子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并不是真的叛逆,而是他在发出求救信号。
孩子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需要父母的帮助。
那么,当孩子耍脾气,乃至故意气你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管教孩子呢?
父母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一定要情绪平和、淡定,不能带有情绪地去管教孩子。
更不能对孩子冷嘲热讽,对事不对人,这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底线。
1、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
生活中,当你发现孩子看到别人的玩具好玩,非要带回家的时候;
或者带他去逛街,看见好玩的东西,明显不适合他这个年龄段,不听劝阻非要买的时候……
当孩子有了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出现的时候,你就要对他的不合理要求说“不”。
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哭闹或者耍赖,尤其是第一次拒绝孩子的时候,他的心理会接受不了,继续哭个没完没了。
这时候,作为父母不要责骂孩子,也不要在这个时候讲道理,更不要选择离开,躲得远远地。
最好的方式,就是静静地陪在他身边,看着他哭。
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想哭,我就陪着你,等你情绪稳定了,我再告诉你该怎么做”。
孩子哭一段时间之后,看到你坚定的态度无法动摇,也就平复了心情。
2、说“不”的时候要耐心解释清楚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
若只是一味的对孩子说“不”而不做解释,这种强硬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倔强、逆反心理。
这个时候,父母的耐心解释就非常有必要。
比如要到睡觉的时间了,孩子想要吃糖;
面对孩子的要求,家长倘若坚持“不行”、“不可以”,拒绝孩子之后也不解释,孩子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不让我吃。
在拒绝完孩子之后,可以这样表达:
“我知道你现在很想吃糖,但是现在我们要睡觉了,现在吃糖对牙齿不好,不如留着明天再吃吧!”
拒绝孩子之后,耐心解释一下,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话是被父母听进去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尊重。
即使父母没有答应自己的要求,但一想到父母的建议,也会顺利接受。
情绪平和,
是父母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
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
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
我们总以为发泄完之后就没事了,却唯独忘记了孩子也是一个具有独立灵性的个体。
孩子不是父母坏情绪的“垃圾桶”,你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情绪平和,是每一位父母一生都要不断学习的功课。
1、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为人父母,如何控制情绪,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一课。
一个控制情绪的很好办法,就是冷静,给自己3分钟等待时间。
为了避免和孩子引起更大的冲突,当你感觉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可以暂时远离孩子,自己独处3分钟时间,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深呼吸、听听音乐或者欣赏远处的风景,总之做一些能转移自己注意力的事情,等情绪完全好了之后,再跟孩子沟通交流。
2、降低声调,低声教育孩子。
有的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大嗓门呵斥孩子;
先不管效果如何,以为声音大就可以镇住孩子。
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大人与孩子的情绪都越来越激动,就差直接上手了。
父母的“低声”教育,才是给孩子一生的礼物。
因为,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养育孩子,就像手里抓住一把沙子,抓得太用力,沙子会掉的更多;如果不抓,又成了一盘散沙。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需要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更需要养护好孩子的情绪。
就像马克·吐温说的一句名言:“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孩子终究是个孩子,那些曾经令你火冒三丈的气话,终究会在父母无私的爱和教育中,慢慢消融。
用我们的爱,去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 ◆ ◆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