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朵朵每次玩小厨房的游戏,就沉溺于锅、铲、各种玩具蔬菜当中,真的是爱到不行,怎么玩也玩不够。
5岁的果果特别喜欢奥特曼,看了动画片之后,不仅买了奥特曼模型、卡片,还自己拿出卡片,分好战队,开始了奥特曼打小怪兽之旅。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模仿的高手,他们从小时候就会学着大人做一样的表情、动作、说话,还能把看到的动画片、桥段等,融入自己的每一天玩耍当中。
孩子的这些日常表现,都属于模仿行为。模仿是孩子学习技能、探索身边世界的方式。
特别是0-6岁的孩子,在吸收性心智的帮助下,对模仿的热衷和吸收能力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可以说,孩子越爱模仿,更加聪明,关键是家长怎么引导孩子的模仿行为。
正确认识孩子模仿敏感期
“敏感期”一词,相信很多家长都耳熟能详。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将敏感期称为“大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
然而,敏感期却很短暂,并在特定的阶段,只对某一种特定的知识或技能感兴趣。错过这个阶段,不会再出现。
因此,敏感期有且仅有一次,错过就不会再现。
孩子的模仿敏感期大概出现在2岁左右,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的比较晚一些。
那么,家长怎么判断孩子模仿敏感期来临呢?
当孩子表现出这些行为,比如总爱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学的有模有样;看到身边或动画片中有趣的动作或语言,就会记住并加以模仿;模仿成人做家务、重复大人说话等,这些行为都在向成人表明:我的模仿敏感期来啦!
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动作、语言,进而掌握生活技能,成为自身的一种经验。
孩子模仿的过程就是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在孩子模范敏感期来临的时候,家长要借助孩子爱模仿的天性,在这段非常短暂的关键期,进行正确的引导。
爱模仿的孩子更聪明
模仿的形式也有很多,1岁以内的孩子,会模仿成人微笑、说话等。
2岁的孩子,有了自由活动的能力,可模仿的事情更多了,但大多都是其生活中所见的场景,比如模仿成人洗脸、刷牙、做饭等,这也是为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到成人做家务就想过去帮忙,喜欢玩过家家游戏的原因。
3岁之后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接触的小朋友更多了,通过日常所见所闻,以及课堂上老师的讲课,电视上的动画片等,只要某一个点能吸引到孩子,他就会进行模仿。
模仿是孩子进行学习的第一步,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孩子会进行自我创造,快速、有效地学会一系列技能和本领。
图片来源:春天树儿童之家(化州园)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欢模仿,那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很聪明,善于观察,学什么都快、适应性强、可塑性强。
不过这份聪明还需通过父母持续正确的观察与引导,才能让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越来越优秀。
模仿敏感期来临家长要这样做
3-6岁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更容易被孩子进行模仿和学习。
1、父母要以身作则
不怕孩子顽皮,就怕家长教育孩子用错了方法。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明明不懂教育,却非要按照自己的逻辑教育孩子。
有句老话说的好:烙饼再大,也大不过烙饼的锅。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天赋、不是出身,而是格局。
孩子的教育亦是如此,或许你在其他领域很在行,是行业的专家,但在教育领域,也许你还未入门。
专业的事儿,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把自己的格局放大,见识就会越高。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反映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就是吸收性心智对孩子的影响。
最好的教育,在行动中,下面这段短片,我想很多家长都看过,《children see,children do》。
整个灰冷的视频,令人感到背后一阵冷汗,原来孩子照着我们做的样子这么可怕!
孩子会用情绪去感受周围的环境,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环境,会照着他们看到的事情做。
至此,我们也明白了,吸收性心智,用行动教育孩子,最好的教育在行动里。
因此,家长不要总是在孩子身上找问题,埋怨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在发现孩子的不足时,请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做了一个负面的榜样。
2、保护孩子模仿天性
生活中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一些模仿行为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好笑,有的家长甚至把这当做笑料。
孩子的模仿行为,有时候尽管滑稽可笑,殊不知,家长无心的大笑或流露出的反应,往往会让孩子感到不好意思,进而之后动不动就把“害羞”两次挂在嘴边,对一些事情不敢去尝试。
模仿是孩子最先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保护孩子的这种学习权利,而不要打击和限制他。
当孩子有良好的模仿行为时,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让他们体验到模仿带来的愉悦感觉,还会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
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模仿天性。
3、及时纠正不好的模仿行为
如果孩子喜欢盲目从众,胡乱模仿,对于一些不好的模仿行为,家长就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干预。
比如,动画片中一些危险的动作,或者听到的一些脏话等,当孩子出现模仿的时候,家长要及时进行纠正。
孩子的不良模仿背后隐藏的是判断力的缺乏,6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正确判断是非观,不能判断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
比如这两年火热的动画片《小猪佩奇》,有些孩子看了之后就学起了猪叫,有时候还一天到晚在家中各种跳,床上跳,沙发上跳,泥巴坑里跳……
动画片中,小猪佩奇和弟弟乔治想跳泥坑的时候,猪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佩奇的妈妈绝对值得大多数妈妈学习。
她从来不生气,永远和颜悦色,不慌不忙,就算不高兴也只是一小会儿,甚至从来不大声讲话。
她告诉佩奇跳泥坑的时候,穿上靴子就能尽情地跳。
模仿也是如此,好的行为可以模仿,比如孩子热衷的跳跳游戏,坚守规则即可,给孩子指定一个地方,就可以尽情地跳。
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模仿行为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判断力,从而让他有选择地模仿。
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我们可以以此为素材,与他一起讨论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他正确评价各种人物,多向他介绍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人物。
总之,当孩子有模仿行为的时候,不要打断孩子的模仿,如果阻止孩子的模仿行为,会破坏孩子模仿敏感期的心智,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规则之下,模仿自由。让孩子去做,不要打断,模仿没有对与错之分。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