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波比小课堂】
不少幼儿甚至大人都对数学有些畏难心理,但只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亲切而有趣的数学世界,让他们意识到日常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数学就不会那么“难”了。
“数学教育生活化”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获得数学经验;
(2)帮助幼儿将数学经验或概念运用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的数学”这一小专栏里,我们将按照“集合与模式”、“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几何与空间”这四个模块逐一来梳理生活中幼儿会遇到和运用到的基础的数学概念。
知识点概要
生活中充满了让幼儿感知和形成集合与分类经验的生活情境:收纳玩具、摆放娃娃家的餐具、将收集的落叶分类以及给阅读角的书本分类……这些自然的活动情境可以引发幼儿关于集合与分类的思考,并加以应用。
核心经验及儿童表现性水平
要点一
● 匹配是分类的基础
图1中,有着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椅子;图2中,椅子被分成了4个类别。幼儿通过观察每一类中椅子的特征,并匹配这一特征(外形)继续为剩余的椅子进行分类。幼儿也可以进行新的分类(如图3),这种属性特征(颜色)是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区分的,属于分类的操作。【适合小班幼儿】
点击放大可查看图片
提示
给予小班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让其去感受有关匹配的概念,比如进行一些卡片配对或棋类游戏。也可以让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进行配对的活动,如袜子、鞋子和手套的配对等。
要点二
同样一组物体是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的
●分饼干游戏
能从不同角度给同一组物体进行分类,并且能够尝试说出分类的理由。【适合小班幼儿】
以活动区的一个活动材料为例:
如下图4中有各种各样的饼干,幼儿可以很容易地按照颜色(绿色和黄色)、形状(爱心形和五角星形)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图4
图5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再仔细观察饼干上的图案等细节上的属性特征,以此为依据给饼干分类,探索更多的分类方法。游戏初期,可以在分类的盘子边附上分类的标识(如画/不画五个圆点,如图6所示)。
图6
●钓鱼游戏(一)
针对一些细节属性特征,也可以通过增添特征骰子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不同的分类。【适合中班幼儿】
以活动区的一个活动材料为例:
钓鱼游戏的材料中有各种小鱼(如图7),教师可通过增加不同的特征骰子和塑料盘(如图8),再次开发材料,让幼儿根据骰子显示的图案,钓不同特征的小鱼放在各自的盘中。最后比一比,数量多的一方获胜(如图9)。
点击放大可查看图片
提示
●钓鱼游戏(二)
能够根据物体的二维属性特征进行分类活动。【适合大班幼儿】
同样的钓鱼玩具,对中班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和大班的幼儿,教师可提出“黄色“且是“圆点”的分类条件,引导幼儿进行二维属性特征的分类活动。或是让幼儿同时投掷颜色和大小两个骰子,根据显示的两个属性特征进行钓鱼游戏。
●投票统计
进入大班后,可引导幼儿在分类的基础上用统计表格的形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适合大班幼儿】
如大班下活动“我们的喜欢的春游景点”中,教师可将春游景点的图片(5张室内、5张户外)张贴在黑板上,让幼儿通过贴贴纸的形式,投票统计出最想去的景点(如下图所示),帮助幼儿将数学经验或概念运用于生活之中。
图片来源
杭州市滨江区官河锦庭幼儿园 大四班
●什么玩具最受欢迎?
活动准备:
玩具记录表格:如下图中第一行的每一格表示幼儿经常玩的玩具种类:玩偶、积木、汽车、皮球、乐器,教师可预留空格供幼儿填写其他种类的玩具;表格的第一列表示时间。
活动过程:
幼儿每天自由游戏后,记录今天玩过的玩具。一周后,统计得出哪些玩具最受欢迎,哪些玩具比较受男孩欢迎,哪些玩具比较受女孩欢迎。
活动建议:
以上统计表可以每个幼儿一张,每天记录。也可以教师准备一张较大的表格张贴在教室内,让男孩和女孩各自用不同颜色(男孩—蓝色,女孩—红色)的贴纸标记,最后以画“正”字的形式统计每种类型的玩具被选择的次数(如下图)。则这一周结束后统计,得出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玩积木类的玩具,男孩子比较喜欢积木和小汽车,女孩子比较喜欢玩偶和乐器。
提示
重难点
二分法分类,即把物体分成了两个集合,一类物体有相同的属性,另一类则没有这一属性。
幼儿普遍对“按照某一特征进行肯定与否定的分类”这一知识点较为困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玩游戏来更好地感知二分法分类。
●游戏“分成两家”
教师提供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如下图),供幼儿游戏。如,有的幼儿只喜欢红色,将所有红色的卡片和不是红色的卡片区分开来;也有的幼儿把所有是五角星的卡片区分出来,无论是粉色的、黄色的、还是白色的五角星。这种分类方法被称作是“二分法分类”。教师可提问:“你是怎么分的?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他又是怎么分的?”引导其他幼儿关注这一分类方法。
提示
此分类法比之前提到的匹配和分类方法要难一些,因为它要求幼儿只关注物体之间某一个相同属性,忽略在同一集合中的物体的其他不同属性。教师也可让幼儿玩“人物分类”的小游戏,按照衣服的颜色、鞋子的类型、是否戴眼镜等属性来进行二分法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班内开展角色游戏“开超市”活动,幼儿自主安排超市的空间摆放位置,根据物品特征进行肯定和否定的分类。或在活动区里创设“文具店”,幼儿将带来的文具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多重分类,将分类结果展示在货架上,并介绍自己的分类依据。幼儿也可在阅读区尝试对绘本进行简单的分类(可根据内部属性:如不同的主题等)。
●吃完午饭后请幼儿将碗、调羹、毛巾等分类放置到不同的区域。活动区活动后,请幼儿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
●幼儿可在家中尝试整理玩具角、小衣橱等,养成收纳好习惯。如整理衣物时,把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分开放,每个人的衣物按照上衣、裤子等不同类别放在不同的隔层里。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