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研修现场】语言
蒂落五谷熟,柿红蒲绒暖
当季节轮盘转至深秋,“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研修也进入多方联动的阶段。本期研修着重处理“活动与幼儿经验有距离”的问题,下面拟结合“彩色牛奶”(小班上,“甜蜜蜜”主题)、“静夜思”(中班上,“秋天的色彩”主题)、“聪明的阿凡提”(大班上,“大中国”主题)三个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详细阐述家园、游戏与课程的合作关系。
考虑到不同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助益,研讨认为,幼儿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与其生活经验相契合的作品支持,也需要与幼儿生活经验略有距离的作品予以拓展。当作品与幼儿的经验相隔较远时,活动组织者无疑要对幼儿的经验或兴趣进行铺垫与链接,以确保其在最近发展区内顺利习得活动经验。
(大班活动“聪明的阿凡提”,幼儿分角色扮演,表演故事内容)
如“聪明的阿凡提”活动中,考虑幼儿的情感体验相较于故事来说,比较单一。活动前,教师可邀请家长与幼儿一同观看阿凡提系列动画片,让幼儿整体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不同特征。活动时,教师再通过简短讨论,或联系之前辩论赛裁判裁断比分的经历,帮助幼儿梳理角色的特性;并借助自身语言感染力,将幼儿代入故事中“穷人明明没吃饭菜,却被富人逼着付钱”的荒唐情境中。随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图谱和活动小结,帮助幼儿理顺“穷人没吃饭菜却被要求付饭钱”,“阿凡提帮忙”,“富人听见钱袋的声响但没拿到钱”的情节关系,建立起“闻了饭菜味道——要给钱、听钱袋声音——算给钱”这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好办法的对应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幼儿才能代入角色情感地参与到角色扮演中,进而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时,往智慧解决的方向思考。倘若幼儿仍不能理解“很有智慧”这一点,活动后教师可搜寻相关文学、影视作品,再次丰富幼儿感受。
(中班活动,古诗“静夜诗”)
(教师将幼儿聆听古诗后表达的感受记录在纸上)
“静夜思”活动的组织思路亦是如此。鉴于现代社会下的幼儿对黑夜独处、离开家乡等体验较为陌生,教师在主题开展前就可借助家园共育渠道,让家长带领幼儿在月夜关上灯,体验月光清辉洒进室内一派安谧的氛围。活动中,教师则应一方面通过放慢自身语速、降低音量等操作,给幼儿塑造一个去习惯化的场景,引起幼儿的好奇。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与家人欢聚的温馨场景记忆,将之与诗人孤身一人在外的境况进行对照,进而通过对古诗解析和假设情景的联想(假如你也暂时一个人回不去了,你会怎么想),引发幼儿对“静夜思”这一去习惯化体验的情感共鸣。
(教师借助图谱和水果实物,帮助幼儿理顺绘本内容脉络)
要想活动更顺利地开展,组织者在做好经验铺垫后,还应善用游戏形式,调动幼儿的参与欲。如“彩色牛奶”活动,教师善用水果、动物头饰等材料,帮助幼儿理顺“奶牛吃XX色的水果,牛奶变成XX色”“小动物喝XX色的牛奶,自己变XX色”的两重对应关系。必要时,教师可通过小结,借助牛奶和小动物的图标,通过“吃了水果,有什么变化”“喝了牛奶,有什么变化”的问题支架,理顺故事线索。当幼儿借助以上形式,充分了解了故事的结构,再从水果筐里选取自己喜欢的色卡或水果,通过局部替换来仿编故事,思路就会比较自如。
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幼儿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活动组织中心,当教师已在设计活动环节对幼儿进行了充分预备后,幼儿就会在活动中自然地表达。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就可以把生活、游戏、学习活动各个立面打通,联结各方力量,将陌生经验场景化为新奇力量,让幼儿卷入其间,在不知不觉间实现经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