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绘本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图书,在这本绘本图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师:老爷爷、老奶奶在干嘛?为什么抬头?表情是什么样?
3、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爷爷奶奶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播放课件,观察图片,了解故事。
1、出示课件图片。师:看有个什么动物呀?驴长的怎么样?除了驴还有谁?
2、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3、出示课件图片。师:这时,谁来了。还有谁?他会是谁呢?为什么是小偷?(瞧那贼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啊?)
4、出示图片。师:老虎和小偷看到了这么肥的的驴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儿讲述,师贴图。)
5、出示课件图片。师:晚上。他们来了。老虎怎么来?(偷偷摸摸,趴着来的。)小偷怎么来?眼睛为什么向后看?(东张西望)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动作。)
6、出示课件图片:老虎在干什么?(墙破了,挖墙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顶上,扒开屋顶)
7、出示课件图片。王老汉被惊醒了,起床了。奶奶呢?(有点醒,半梦半醒)。奶奶说:……。那漏是什么意思呢?
8、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情况下才抓这头啊!)小偷呢?师讲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动。
9、出示课件图片。小偷掉那里?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俩吓的边跑边喊:“哎呀,是漏啊。”他们认为漏是什么?(旋风 石头)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还想着大胖驴,一回头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认为谁是漏,小偷认为谁是漏。遇到后她们心里怎么样。
二、幼儿阅读,找出故事的结局。
1、师:故事还没有完,大胖驴被吃掉、偷走了吗?这漏到底是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翻阅,找到答案。
2、幼儿自由翻阅。注意阅读姿势,留意页码。
3、师:你在哪一页上找到了答案。驴怎么样?漏到底是什么?
4、师:今天老师讲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师示范书写“漏”边说边讲解漏子的结构。
三、幼儿自由完整阅读。
1、师: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样?真愚蠢真笨,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2、请你自己开始阅读《漏》。找出你觉得最有趣的一页,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有趣。
四、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画面的页码,教师点出相应页码的画面,让幼儿说说有趣的原因。
五、延伸活动。
用绘画的形式创作有趣的画面。
这是一本根据民间传统故事《漏》改编的绘本,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王老伯和老太婆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屋里,一到下雨的天气,屋里就常常会漏雨。老虎和小偷听到了老两口的对话,他们没听明白老太婆说的这个“漏”是漏雨的意思。而小偷和老虎误把对方当做了可怕的漏!
最后结果怎么样了呢?快来看看吧!
1、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2、山上的老虎看见了,心里想:那大胖驴一定很好吃!
山下的小偷看见了,心里想:那大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3、这天晚上,乌云滚滚,天黑得特别早——沙沙沙,嗒嗒哒,老虎和小偷都悄悄地来了……
4、悉悉索索,小偷扒开了屋顶;
悉悉索索,老虎挖开了墙角。
5、“咦,什么声音?”王老汉被惊醒了。
“管它贼了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太婆说。
6、小偷想。“漏”?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从没碰到过漏,难道这家伙比我还厉害?
老虎想。“漏”?我翻山越岭这么多年,还从没碰到过漏。难道这家伙比我还厉害?
7、妈呀!哗啦!小偷吓得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了下去……
8、小偷不偏不倚地砸到老虎后背上,老虎吓得一下子窜起啦。
“哎呀!是漏啊!”老虎心想。
“哎呀,是漏呀!”小偷心想。
9、老虎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冈……
10、惊慌的老虎不留神,一头撞到大树上,小偷也被甩了出去。
11、被甩到树杈上的小偷想:这个漏好厉害啊!像旋风一样,颠得我骨头都要散架了!
背上轻松了的老虎想:这个漏好厉害啊!像石头一样,压得我心都要蹦出来了!
好险啊!
12、这时,黑压压的天空下起了雨。
小偷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心不甘,还是要回去偷驴。
“那大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心不甘,还是要回去吃驴。
“那大胖驴一定很好吃!”
13、可是,小偷一回头——啊!漏又来了!
老虎一抬头——啊!漏又来了!
14、小偷一心只想着:快逃!快逃!
老虎一心只想着:快逃!快逃!
不料——
15、小偷手一松,从树上掉了下来。
老虎腿一软,滑了个大跟头。
骨碌骨碌骨碌骨碌,滚成了两个球。
16、滚下了山坡,终于停下来,老虎和小偷都成了泥巴怪。
“漏啊!”
“漏啊!”
17、天快亮了,雨越下越大。
18、嘀嗒,
嘀嗒。
哎——怕漏雨,偏偏又漏了!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