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主题活动#春季教案
![]()
蜗牛的小知识:
蜗牛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肯定都不陌生,它是一种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腹部有扁平的脚,它的壳儿一般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壳儿上面有螺旋纹。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区,它喜欢吃一些植物。春天到了,小蜗牛们开始出来活动了,我们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小蜗牛吧,看看在它们身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吧!
小任务:
小班:寻找蜗牛,懂得关心它、爱护它、不伤害它。
中班:观察蜗牛,找一找蜗牛的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它的脚又在哪里?
大班:观察蜗牛,尝试喂养蜗牛,看看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
00:31
小任务:
小班:完成欣赏儿歌,喜欢听儿歌,并且能跟着节奏做动作。
中班:学唱儿歌,与爸爸妈妈互动进行律动表演。(你一句我一句)
大班:完整的学唱儿歌,并尝试一边做动作一边唱儿歌。
![]()
![]()
蜜蜂的小知识:
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它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生产的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蜜蜂的嗅觉灵敏,能够根据气味来识别外群的蜜蜂。除了蜂王,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等工作。雄蜂不参加酿造和采集生产。
小任务:
小班:认识并观察蜜蜂,知道小蜜蜂长的什么样。
中班:知道蜜蜂身上有两对翅膀,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生产花蜜并有个房子叫蜂窝。
![]()
大班:观察蜜蜂身体的结构,知道蜜蜂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
00:13
小任务:
小班:跟着视频,学会手指游戏。
中班:大胆自信地进行游戏表演(配合手的动作)。
大班:孩子学会手指游戏后,进行亲子游戏,边说儿歌边玩石头剪刀布,看看谁本领的更厉害。
![]()
![]()
![]()
![]()
蝴蝶的小知识:
蝴蝶是农村常见的昆虫之一。那这些漂亮的蝴蝶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们是由蝴蝶卵慢慢蜕变成一只毛毛虫,毛毛虫长大了,随着天气变暖把自己裹到椭圆形的小篓子里,这个篓子就叫做蛹。慢慢在这个蛹里长出了翅膀,长出了椭圆形的身体,两只触角,三对足,身体上也长出了花斑。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蝴蝶就破蛹而出了。蝴蝶种类繁多,爱吸食花蜜,翅膀上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和颜色,让人赞叹,但这个翅膀不仅仅是为了漂亮哦,更多是为了隐藏、伪装和吸引配偶的。小朋友们请你们到户外去找一找这些漂亮又善于伪装自己的小蝴蝶吧。
小任务:
小班:认识并找到蝴蝶,耐心观察它,爱护它。
中班:仔细观察蝴蝶飞舞的形态,幼儿用身体进行动作模仿。能发现蝴蝶的两边翅膀是一样的,喜爱蝴蝶。
大班:寻找观察蝴蝶身体的结构,对蝴蝶的身体、触角、翅膀、足都有认识,知道翅膀是对称的,可以用手机相机记录下蝴蝶漂亮飞舞的瞬间。
![]()
小任务:
小班:欣赏儿歌,喜欢爱护漂亮的小蝴蝶,可以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肢体动作,模仿蝴蝶飞舞的样子。
中班:轻轻跟着儿歌哼唱,自己创编舞蹈动作,随着音乐模仿蝴蝶翩翩起舞。
大班:学唱儿歌,说一说蝴蝶与花儿的关系。
![]()
![]()
![]()
蚂蚁的小知识:
蚂蚁,是我们平时常见的动物,身长大约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身体明显分为三节,分别是头、胸、腹三部分。蚂蚁是群居性昆虫,喜欢成群结队一起活动,喜甜味食物,比如白糖、面包等食品很容易惹来蚂蚁,另外蚂蚁在群体中会分工活动,会不断建设蚁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
小任务:
小班: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了解蚂蚁在什么地方出现?他们在干什么?又是怎样走路的?
中班: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
大班: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孩子的团结互助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发展顶、背、爬的基本技能,提高负重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大抱枕。平整、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大场地。
游戏玩法:
小班:
搬粮食:幼儿将粮食(大抱枕)顶在头上,快速的从起点走到终点。
中班:
扛粮食:幼儿将粮食(大抱枕)驮在肩上,四肢着地,快速的从起点爬到终点。
大班:
抬粮食:幼儿与伙伴(或家长),两两一组,将两袋粮食(抱枕)叠起抬着,快速的从起点跑到终点。
注意事项:
1.活动前注意做好头部、颈部热身运动。
2.游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身体保持身体姿势的正确。
![]()
清明节的小知识: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 清明的来到,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悄悄地来到。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清明时节,为了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清明节传统习俗,家长们和孩子一起采摘柳芽摊杨柳饼吧!
小任务:
小班:幼儿体验与父母一起参与劳动的乐趣。
中大班: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家乡传统文化,并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掌握粗浅的劳动技能。
温馨提示:家长们记得用手机及时拍下幼儿采摘柳芽和摊杨柳饼的精彩过程哦!
00:18
小任务:
小班:让幼儿对手指操产生自己想玩的兴趣。
中班:说古诗配动作,使手口协调。
大班: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古诗,体验乐趣,感受韵律。
种植活动:春种一粒籽
上一期的活动中,每班确定了两种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我们小朋友的植物是不是都发芽了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观察记录植物吧!
记录表参考格式
![]()
在填写记录表的过程中,需要的工具。
辅助工具:洒水壶、肥料、锄子、放大镜
测量分为精准测量和自然测量。
精准测量工具:尺子
自然测量工具:回形针、脚步、小棍子、水彩笔
![]()
直尺测量:
会认:
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即测量范围)、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和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从能看得清楚的某一整刻度线开始测量)。例如:下图中的刻度尺的量程是0—8cm,分度值是1mm。
会放:
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体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
会看: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或正对刻度线。
![]()
会读、会记:
记下数值和单位。
回形针测量:
![]()
先找到起点,从起点开始放回形针,再从回形针末尾处做好标记,然后继续接着放回形针,量好后数一数回形针的数量并记录表中。
1.引导幼儿学习细致有效的观察
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各种植物在大家的期待中一天天发芽、长大了,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变化,如:用眼睛看植物的茎、叶等不同外形特征;用手轻轻地触摸植物的叶子,感知叶子的光滑或毛糙;用鼻子闻特殊气味的大蒜、葱等,体验有特殊气味的植物特征。
2.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
因为植物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有一些植物很快就能发生变化,有一些植物变化就比较小;相同的植物种子在同一天内种下,它们也会因为光照、水等多种因素造成生长速度不一,幼儿可以将两种相同的植物(或者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观察,使得孩子的观察面更加细致、全面、有效。
3.引导幼儿尝试多种方法进行记录
根据幼儿们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记录方法,如:数字统计式记录、图表与文字结合式记录等方法。
通过种植区的干预和指导,能较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坚持性、责任心,同时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也体验了种植及观察记录的乐趣。在自主、轻松的种植过程中,让幼儿获得认知、能力、情感的新经验。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