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康和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幼儿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以防为主:有效预防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应急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幼儿园安全周报、月排查等综合信息支持,准确预警,得力防范,防止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以人为本: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措施,建立全应对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师生伤亡。
(三)依法处置: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确立统一领导、责任到人、决策科学、反应及时的处置方式。
(四)分级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基层先行、逐级抬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模式。
(五)快速反应:全信息报告体系,确保在幼儿园发生卫生事件后,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一)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主要职责:领导小组是幼儿园紧急应对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和指挥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三、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置
(一)报告范围与标准
1.传染病
(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疽病例。
(6)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风疹: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12)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3)流感:1周内,在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4)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15)感染性腹泻: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16)水痘:1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17)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市(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市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例。
(18)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2.食物中毒:
(1)幼儿园、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2)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3.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4.环境因素事件:因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周内,同一幼儿园、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
6.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幼儿园、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立即将相关信息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教育行政部门报告,24小时内做出书面报告。
xx中心校电话:11111111 xx中心卫生院:11111111
幼儿园领导第一时间赶到事件现场,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治疗、早处理”的原则,果断处置,积极抢救,指导师生尽快离开现场,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
(三)报告内容
1.事件信息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2.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1)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2)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3)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四、应急保障
幼儿园、幼儿园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购买相关设备,配备所需药品,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为全园师生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用水和洗漱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幼儿园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
五、宣传教育与演习
幼儿园有组织、有计划向师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康教育课、讲座、校园网、宣传栏、校报等进行公共卫生知识讲座,让广大师生掌握避险、互救、自救、减灾、逃生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应急报告、处置和救援能力。
xx中心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人: 联系电话
发病人数 |
|
紧急程度 |
一般 紧急 特急 |
事件类别 |
食物中毒 传染病 其它 |
||
事件经过(接报时间、初发时间、班级、人数、症状、治疗、病情、预后):
|
|||
学校处理措施(现场救治、隔离、停课、清洁消毒、宣教、家长工作、组织协调):
|
|||
卫生部门意见:
|
|||
教育部门意见:
|
|||
领导指示:
|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