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鱼山镇中心幼儿园-
“云”你邂逅
大一班课程故事
课程背景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地阐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其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 “云” 这一自然现象随处可见却又变化多端,是幼儿身边触手可及的科学探究素材。通过开展以 “云” 为主题的课程,能让幼儿在观察云的形态、颜色变化,了解云的形成等过程中,亲身实践《指南》理念,锻炼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多领域发展。
课程脉络
课程目标
1.了解云的形成原理、种类,能区分积云、层云、卷云等常见云。
2.能够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云,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3.通过观察云,加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课程缘起
老师,你看天上的云,好像一块块的豆腐。
我感觉它像棉花糖!
我觉得这像我妈妈给我买的雪花酥。
那这也太多了吧,感觉一辈子也吃不完。
今天的云怎么是这样的呀?
那可能是飞机在天上拉的线吧!
教师思考:
孩子们对云展现出的浓厚兴趣与丰富想象,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探索云之旅的大门。这种自发的关注与好奇,是开展 “云” 课程最本真的源动力,也为本次课程开展提供了绝佳契机。
云之遇
云朵大调查
孩子们在观察云的同时,提出了很多的问题。面对孩子们的问题,周末我们以调查表的形式让孩子跟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观察记录。孩子们回来后,互相分享他们的奇妙发现。
小结:
《指南》中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于是我们借助孩子对云朵产生的好奇,开展了亲子共同完成的云的探究活动。通过幼儿互相分享,创设了一个自主式、探索式的良好环境。
我发现的云
善于发现的孩子们,观察到有趣的云后,通过爸爸妈妈的手机,把它们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这是我爸爸给我拍的,这朵云像一个圆圆的面包。
这是我妈给我拍的,我发现的云像一条大鱼。
我发现了一朵像龙一样的云。
我找到了一朵像恐龙的云。
小结:
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倾听他们眼中的云朵世界,仿佛身陷其中,也更加激发了孩子们想要探索云的欲望。
云朵畅想画
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多彩,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表达他们的想法。孩子们通过云朵的形状联想与绘制,大胆创造,用“最萌、最童趣、最天马行空”的方式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每一位小朋友都和“云朵朋友”展开了一段美妙的相遇之旅。
绘本故事中的云
老师,快看,我们阅读区里也有云朵的故事。
这个故事叫做《云朵面包》,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小结:
绘本故事的加入,更加激起了孩子们想要了解云的欲望,为了满足和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老师们通过查阅资料,支持和鼓励孩子们的继续探索。
云之秘
云朵的形成
老师,云朵可以吃吗?它是什么做的?
云怎么吃啊,我们又够不着。
那云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有的时候天上看不见云啊?
我觉得是风把云吹来的。
不对,云是从水里来的,下雨的时候天上就有云。
云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结:
云是由潮湿空气和水蒸气形成的,当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与天空中其他各种气体和灰尘颗粒聚到一起就行成了云。
云朵小实验
老师,那我们可以做云吗?
可以呀,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制作云。
科学原理:
我们可以看到,烧杯中形成了云。在实验中,温水作为水蒸气的来源,让烧杯中充满了水蒸气。燃烧的火柴产生了烟尘,也就是“凝结核”。水蒸气遇到冷的托盘,就以“凝结核”为核心。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看到的“云”。
云朵的种类
我们做的云像羽毛一样,飘走了。
冯培博
房十安
我还见过像海浪一样的云。
我见过像波浪线的云。
庄雨晨
房浩然
我还见过红色的云呢。
云的形状千奇百怪,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种类的云吧。
姜老师
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我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云朵朋友”,有像丝条状、羽毛状、马尾状的卷云,像鳞片一样的卷积云,像薄纱一样的层云等等。通过认识不同形状的云,更加激起了孩子们想要进一步了解云的激情。
为了进一步了解云朵的颜色和天气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了关于云朵的绘本故事《看云识天气》。
小结:
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了各种云的名称和特点,还明白了云是天气变化的“信号”,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云来初步判断天气状况。同时,绘本还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懂得只要用心观察,大自然中处处都藏着有趣的知识。
云之创
云朵风铃
午休时,孩子们对午休室里的云朵吊饰产生了兴趣。
快看,上面有好多云朵啊。
这是老师们挂上去的。
这些云朵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我觉得是用棉花做的,因为它看上去软软的。
孩子们通过云朵的形状联想,大胆创造,将粘土巧心装扮,就变成了自己心中的“云朵”。五颜六色、软乎乎的“云朵风铃”好可爱呀!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云朵棉花糖
“老师,棉花摸上去软软的好像棉花糖啊。”
“我都忍不住想吃一口了。”
“那云朵也像棉花糖一样白白的,云朵可以吃吗?”
“云朵虽然不能吃,但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个云朵棉花糖!”
在孩子的世界里,棉花糖就像云朵变的魔法糖果。今天,我们把这份甜蜜的魔法带到了幼儿园。孩子们将亲手开启制作棉花糖的奇妙之旅,一起探索甜蜜背后的乐趣与奥秘。
云朵城堡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建构区。
你们在搭什么呢?
我们要在云朵上搭一个城堡。
可是我们没有云朵啊。
可以用棉花来当作云朵!
通过云朵风铃的前期经验,孩子们对棉花的应用渐渐熟练,我们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材料上的支持。快来看看孩子们的云朵城堡吧!
小结:
孩子们对棉花做的云朵吊饰充满了好奇心。为了让幼儿感知云朵的柔软,体验制作与想象的乐趣,我们进行了“云朵风铃”、“云朵棉花糖”、“云朵城堡”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孩子们动手操作,大胆创作,既锻炼了孩子们手部精细动作,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快乐!
课程总结
孩子们对大自然敏锐的感知力让我们感到惊喜,他们通过发现、观察、创造云朵,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回忆。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不断挖掘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探索中获得的自信、满足和快乐。自然界中云朵的变化、雨滴的形成、大雾的由来等都能变成孩子们探索的兴趣点。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兴趣,在生活中不断地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造。孩子们与云朵的故事还在继续……
END
策划|师翠
文稿|大一班教师
责编|姜文华
终审|刘淑丽
监制|秦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阿县鱼山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