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区域活动时,小朋友在建构区里搭建高楼,只听焓焓说:“我家在十三楼,我要搭十三层。”菲菲说:“我家在第二排最边上的2单元,咱们都在欧景花都……”桐桐说:“我们的幼儿园就在小区旁边,我发现我们的幼儿园跟小区的名字都叫欧景花都呢。”随着加入讨论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孩子们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就这样,小朋友关于我家在哪个小区的话题,开始了讨论。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跟随幼儿兴趣,结合生活教育契机,抓住幼儿兴趣点,“走进小区”班本课程应运而生。
一、逛逛我们的小区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跟随幼儿兴趣,结合生活教育契机,抓住幼儿兴趣点。对幼儿来说,小区是一个和自己的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每个角落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小朋友开始好奇,谁和我住一起,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于是,抓住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让幼儿探索和发现小区里人、事、物,了解自己所在小区的秘密,一场“我们的小区”的探秘之旅由此开启。
孩子们带着问题第一次走进欧景花都小区。
通过参观初步了解小区的基本特征,学看小区里的一览图,通过一览图初步知道小区有多少栋居民楼;
认识小区云柜,知道云柜是人们收寄快递的地方…
认识公共游乐设施,知道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地方;
经过此次走访探秘,孩子们在晨间谈话的时候大胆、大方、勇敢地把自己的看到的进行交流与探讨。孩子们发现小区里不只是有居住的楼房,还有一些其他的设施,有一些建筑、景观、生活设施、健身娱乐等等。在走访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很多平时忽视的东西,也对它们的用途有了新的了解。
航航
我们小区有娱乐设施,还可以锻炼身体。
我们小区有美丽的大树和小花。
瑶瑶
婷婷
我们小区有喷泉广场可好看了,我最喜欢喷泉。
我们小区有滑滑梯。
涵涵
安安
我们小区有很多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
幼儿收获
孩子们在自己居住的小区,观察探索,通过调查记录,增强了孩子们对小区的已有经验,了解小区里的设施及其作用,孩子们在分享交流中加强了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可以使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经验,教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课程推动,并跟随幼儿在活动中的疑问为课程的推动点进行探究,捕捉教育契机,追随幼儿的兴趣,深挖幼儿眼中的小区。
二、我家的小区
熙熙
我家住在滨湖国际,为什么我们不在一个小区?
我们家住在佳源威尼斯,小区很大,有很多的建筑,还有便利商店呢。
俊豪
金彦
为什么小区不一样呢?
我们欧景花都小区很大的,里面有超市、运动的地方、还有很多单元。
焓焓
基于孩子们对小区产生的一些问题,我们班对孩子们居住的小区进行了一次“小区大调查”。
调查表
幼儿收获
通过“小区大调查”孩子们了解了小区是我们共同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为我们提供便利的服务,通过交流、探索、绘画的方式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基本完整的讲述见闻,趣事,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小区”是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活动中,是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通过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来了解小区,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小区,以及小区周边环境对我们的帮助,加深了幼儿对小区的了解。
小区里的工作人员
兮兮
小区真有趣,门口的保安叔叔真威风。
我知道小区里还有清洁阿姨。
元宝
釨沐
我们小区里也有保安叔叔。
小区里除了保安叔叔,还有那些工作人员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再次去小区探索吧!
老师
认真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
保护我们安全的保安叔叔
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工人
对垃圾分类工的好奇
孩子们对垃圾分类工人的工作很好奇,在探索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对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孩子们通过工作者的讲解示范,知道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自发的在园内进行了一次垃圾大搜索。
孩子们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懂得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探索,孩子们发现小区工作者的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而引发讨论。
泽霖
小区的工作者好辛苦呀!我们要感谢他们!
我们可以帮助他们。
菲菲
嘉豪
那怎么帮助呢?
可以不乱扔垃圾!
煊煊
老师
小区的工作者工作很辛苦,小朋友们觉得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听我说谢谢你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工作者们表示感谢!
涵涵自制了爱心卡片送给保洁奶奶表示感谢。
垃圾分类的爷爷还没有吃饭,珊珊为他送上泡面表示感谢。
幼儿收获
孩子们通过探索和已有生活经验的结合,了解了垃圾分类工人、热情的小区志愿者,小区里的各种工作人员,因为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和守护,我们的家园变得美丽整洁、温馨安全。同时学会了尊重、理解、感恩为小区默默奉献的这些工作人员,懂得爱护周围环境,萌发了热爱家园的情感。
教师反思
教师抓住了生活中给幼儿带来帮助的社区服务人员,从幼儿与父母的交流中,以及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激发幼儿讲述自己在小区中的发现,从贴近幼儿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幼儿观察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你好门牌
与小区联结最温馨的地方就是家,继小区工作者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分享告诉同伴自己家的门牌号、楼层,通过寻找门牌、分享讨论、幼儿介绍等,小朋友们还用绘画的方式,为自己的家设计门牌号。
你好门牌
分享讨论
师:那……401、203、307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又开启了讨论模式,原来401是第四层楼的第一个住户,203是第二层楼的第三个住户,307是第三层楼的第7个住户。那孩子们知道自己住在哪个小区吗?知道自己家门牌号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启了讨论。
我家的门牌
一一
我家住在祥生熙园门牌号是1104。
金彦说:我家住在万泰都市江南门牌是1808。
金彦
元宝
我家住在江山樾门牌是1002
我家住在欧景花都门牌是1208
紫墨
看看我们设计的门牌号
幼儿收获
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家的门牌号,在说说、画画中学习了简单的记录方法,初步了解了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门牌号数字代表的不同含义。为幼儿后续学习位置提供了感性经验。锻炼了幼儿向外界清晰表达自己获得信息的能力。
教师反思
在幼儿记录门牌号活动中,幼儿通过绘画、符号记录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得到初步感知。体会门牌号可以用数来描述,对小区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最主要是如何引导幼儿在感兴趣的问题中,发现问题,进一步生成新的活动,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在寻找门牌号时小朋友们发现小区有很多的标志。
小区里的标志
发现的标志
在寻找门牌号时小朋友们发现小区有很多的标志,通过调查认识标志,知道了小小的标志有大大作用。
标志调查表
孩子们对标志的兴趣愈发浓烈,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我们一起设计了调查表《标志调查表》。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寻找生活中的标志,并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来积累更多的经验。
铭睿
标志是一种形状,有三角形、圆形、方形。
红色的标志是禁止标志,是不可以做的事情。
容亦
家桐
马路上也有很多标志的。
蓝色是可以通行的标志。
羽丞
孩子们通过调查表对标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决定设计生活标志。
设计班级中的标志
孩子们通过调查表,了解到不同标志的作用,决定设计对班级有帮助的标志。
幼儿收获
幼儿在探索学习中,不仅知道了垃圾分类,还萌发了环保意识,通过观察了解了生活的常见标志,用学到的符号本领,和同伴合作,为班级设计自己风格的标志。
教师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将标志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幼儿从思考,讨论,探索,操作出发,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周边的标志以及垃圾桶,真正实现在生活中产生活动,在活动中丰富经验,让课程生活化、丰富化!
三、我理想中的小区
对于理想中的小区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理想中的小区是什么样子的?
容亦
有高高的楼房。
可以是五颜六色的房子。
凯琦
琪琪
可以有很多玩的设施。
可以搭建一个城堡。
紫墨
让我们一起动手创造未来的小区吧!
幼儿收获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搭建、制作、表征等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需求,也非常愿意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在操作中加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反思
结合生活教育契机以及跟随孩子的兴趣,教师带领孩子从前期的经验调查,到分享活动中,再到和同伴一起进行创造搭建、实践……幼儿在不断探究中,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提升。
课程反思
儿童的学习主要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意味着我们主题活动的开展是来自于幼儿生活的,是引导幼儿在身边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中,运用已有经验和其他技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获得各种新的生活经验。
陈鹤琴先生倡导的活教育理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核心课程观。即自然、社会是儿童学习的不竭源泉。不将儿童禁锢在教室里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的,儿童可以在大自然中惊叹造物的神奇魅力,儿童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走进小区“趣”参观”主题的开展,孩子们五感并用,在感受的同时也会把学到的知识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小区,大秘密,
小朋友们与小区的故事
还没有结束,
探索之路还在继续,
让我们继续期待吧!
素材来源:班级、家长及网络
撰稿:中一班
编辑:中一班
审核: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济川街道中心园欧景花都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