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家有“双面娃娃”,父母怎么办?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自己吃饭、睡觉、穿衣服、脱鞋子,但是一回到家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吃饭要喂、睡觉要哄、连穿个衣服脱个鞋都需要妈妈帮忙,简直和幼儿园里那个独立的小娃娃判若两人!

 

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有如此大的差异?面对这样的“双面娃娃”,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爸爸妈妈应该意识到一点:孩子身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并不奇怪。仔细想想,我们成人在公司或者公共场合,也会尽量表现得合群、得体,而在家里就会表现得不拘小节、比较放松,这是不同环境下不同的心理状态所致。

 

孩子在幼儿园就好像成人在公开场合一样,潜意识中会为了获得认同、赞扬,或是结交更多的朋友,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而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一回到家里,因为知道家是安全温暖的港湾,自己是家里的“核心”、有人“撑腰”,就变得爱撒娇或是不讲道理,这是一种很自然也很正常的心理,如果没有引起其它一些问题的出现,爸爸妈妈其实无须过分担忧。


家有“双面娃娃”,父母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蒙特梭利在《儿童的秘密》一书中说到,她相信孩子天生就具有以下一些特点,比如:自己会专心而且反复地做一件事、喜欢自己选择想要的事物、喜欢良好的秩序、有强烈的自尊心,会遵守纪律,等等。

这些特点和行为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具备,先不着急在孩子身上找原因,先问问自己对孩子的观察是否足够仔细?观察,是了解孩子最重要且唯一的方式。在蒙特梭利教室里面,老师会认真观察每个孩子并进行详细记录,了解他们的特点,从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工作,助力孩子的成长。

 

爸爸妈妈不妨认真回想一下,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你是否认真观察过孩子在做什么?孩子某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你是否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孩子在家里撒娇耍赖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也许是因为你的陪伴太少,他在用另一种方式“求关注”?当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过分依赖别人的时候,你是否会自省,这也许是因为自己事事包办,剥夺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尝试的机会?当孩子在家里表现得很沉默,缺少这个年纪该有的好奇心和旺盛精力的时候,你是否会反思,或许是自己给孩子的自由与鼓励太少了?


家有“双面娃娃”,父母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其实,父母也应该像老师一样,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了解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的需要;通过观察建立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并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收获探索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

 

告别“两面派”,不做“双面娃娃”,让孩子建立良好、一致的行为习惯,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有几点应该注意:


第一,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爱是一种本能,爱的方式却需要学习,父母不能以爱之名放纵孩子,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学习规则、执行规则,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不要包办替代,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过度的替代会导致过度的依赖,其实孩子都有自我成就的欲望,父母应该激发他们内心的这种欲望,提供探索的机会,并允许孩子试错,多鼓励、多引导,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第三,家园共育,保持一致性。对孩子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成长环境,父母和老师应该加强沟通,家庭成员之间也应该相互配合,秉承一致的教育价值观,通力合作、共同培养,让孩子形成较为一致的行为习惯,更加自信、快乐地成长。


了解更多蒙特梭利内容请点击阅读:

亲情是天生的,爱的方式却需要学习

变得自律是孩子的一项成就

孩子缺乏专注力怎么办?

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爱与和平,孩子越早学会越好!

孩子天赋险些被埋没,原因竟是父母不懂观察?
“亲,我们可不是在玩玩具哦!”
自由和纪律,很多父母都理解错了……
怕被欺负不让孩子混龄?看完你就后悔了!
Vivien:鼓励孩子奋斗的过程,而不是赞美结果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Etonkids伊顿蒙台梭利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家有“双面娃娃”,父母怎么办?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