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共促健康
——秋季高发期,预防“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潜伏期一般3~7 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哪些
?
传染性强,儿童普遍易感,极易引起托幼园所等学龄前儿童集中的机构暴发流行。一般普通型手足口病对患儿的危害性不大,1周左右可自愈。但重症手足口病尤其是EV71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危害性相对较大,有可能会遗留一些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或者心肺功能方面损伤,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个别严重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甚至会出现死亡。
手足口病的
高发期是什么时候?
全年均有发生,3—7月、10-11月为高发期。
临床表现有哪些?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看护人接触孩子前、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日常用具要消毒;勤开窗通风。
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EV71 型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我国研发的疫苗,属于创新型疫苗,该类疫苗主要作用就是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也是目前唯一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于2016年上半年上市应用。建议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预防手足口病“我”知道!
家园携手,共促健康!
疑似或确诊均需及早告诉老师,请您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就医后及时与班级教师沟通。幼儿园会依据您提供的情况进行园所传染病相关管理工作,以减少园内交叉感染,从而保障全园幼儿健康。
END
图文:保健
排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