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幼儿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阴虚内热”的征象。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维护幼儿健康十分重要。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防止幼儿出鼻血等症状。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梨、柿子、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等,也应尽量少吃。
家长在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家长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家长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孩子。家长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发现孩子有腹泻症状,应居家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多给孩子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多吃蜂蜜、百合、梨子等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莲藕、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及时预防接种,防范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月,才能在孩子体内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不在幼儿园内及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烟头、纸屑等废弃物;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卫生、整洁、清新的环境。
总之,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让孩子能健康愉快的成长。
·END·
总园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公园北路1号
电 话:0592-2118830
分园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古楼路169号
电 话:0592-5917767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厦门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