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活动案例丨镜子里的科学世界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活动案例丨镜子里的科学世界-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午睡后的点心时间,班上的男孩们在清洗点心碟,女孩们在排队梳头发。只见昱昱突然拿起洗好的点心碟,摆在正在梳头发的萱萱面前:“来,给你照镜子!”其他男孩看到这个举动后,也纷纷拿起点心碟左看看右照照,玩得不亦乐乎。

在幼儿眼中,一切事物都充满着乐趣。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发现都能激发幼儿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幼儿也总能通过生活中的小问题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镜子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物品,蕴藏着很多神奇的科学现象与奥秘。一次偶然的用点心碟照镜子的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我就此生成了有趣的班本课程,让幼儿在活动中一步步观察、探究、发现,完成了一段有趣的科学学习之旅。

一、课程实施

1.追随幼儿兴趣,观察并积累经验

我追随幼儿的兴趣,将镜子这一生活用品当作极佳的教育资源。“幼儿园里有哪些物品能照出我们的身影呢?”我抛出问题后,幼儿纷纷在幼儿园里找起了“镜子”,很快他们有了惊喜的发现: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当人出现在水杯、玻璃、钢琴等物品前时,这些物品表面会映现出人的身影。

幼儿在寻找镜子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很多物品能照出自己的模样,认识到生活中看似寻常的小事可能暗藏玄机,培养了留心生活、关注生活的良好品质。

2.调动家长资源,补充并完善经验

镜子这一话题的扩展,使幼儿产生了更为浓厚的探索兴趣。生活中还有哪些镜子?它们都有哪些用途呢?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全面的经验,我设计了“镜子调查表”,引导家长带领幼儿梳理镜子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一起填写调查表。有了家长的帮助,幼儿回到家中,主动寻找和观察镜子,发现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穿衣镜、洗漱镜、化妆镜、后视镜等镜子,不禁感叹“生活中的镜子真是无处不在”。

幼儿了解到生活中有如此多的不同功能的镜子,进一步激发了对镜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为后续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设置“镜子实验室”,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为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我结合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对镜子的一系列观察、调查结果,在班级科学区设置了“镜子实验室”,投放了动植物的半边图片、镜子、纸、笔、积塑玩具、石头、纸杯等材料,支持幼儿自由探索镜子与各种材料产生的神奇现象,感受科学的有趣及有用。

在我的支持下,幼儿开展了“一个变许多”“变高”“变长变短”等与镜子相关的科学实验。在“一个变许多”实验中,幼儿把一个物体放在两面镜子前,不断调整两面镜子的摆放角度,观察镜子中物体的数量,由此发现光线会在两面镜子之间发生多次反射,镜子间的夹角越小,光线反射的次数就越多,物体的成像也会变多。在“变高”实验中,幼儿将垒高的积塑玩具放在平铺的镜子上,发现镜子反射后产生的视觉延伸效果会让积塑玩具看起来好像变高了。在“变长变短”实验中,幼儿发现将镜子放在笔的不同部位,笔的长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前后移动镜子或笔,使笔变长或变短。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实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索,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在“镜子实验室”里,幼儿发现:两面镜子把物体图像反射来反射去,会产生无数个物体图像;镜子可以把只有一半的物体变成完整体;镜子成像后有视觉延伸效果;镜子可以反射光线,形成光斑……幼儿在自主观察、动手操作中了解镜子的奥秘,对镜子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发展了预测、比较、记录、实验的能力,获得了丰富的操作体验感和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4.加强区域联动,实现经验迁移运用

在前期活动过程中,幼儿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为此,我基于多种形式的区域活动,促成镜子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动,支持幼儿迁移运用经验。

(1)与美工区联动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在美工区,镜子这一物品可以是幼儿艺术创作和表现的重要素材。幼儿围绕镜子开展了“镜子中的我”“我设计的镜子”“装饰镜子”等艺术创作活动。在“我设计的镜子”活动中,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和喜欢的事物融入设计中,有的将镜子设计成了眼镜的形状,有的给镜子加上了小翅膀,有的给镜子设计了兔耳朵……幼儿感兴趣的素材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想象思维,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在一系列的艺术创作活动中,幼儿的思考力、创造力、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显著发展。

(2)与阅读区联动

在阅读区,我投放了与镜子相关的绘本,如《镜子里的朋友》《圆圆的镜子》《小猪照镜子》等。绘本《镜子里的朋友》中,汉特偶然与镜子里的自己见面了,可他并不知道镜子里那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就是自己,并与镜子里的自己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当看到汉特对着镜子做鬼脸时,幼儿纷纷模仿并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从绘本中感受到镜子里的自己只是一个影像,尝试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己的身体。

(3)与运动区联动

在运动区,幼儿玩起了镜子相关的游戏,如“照镜子”“背对背找到你”“追逐光斑”等。在“照镜子”游戏中,幼儿自主制定了游戏规则:一人负责照“镜子”,一人负责当“镜子”,两人做的动作要一模一样。起初,幼儿游戏时的动作是简单的举手、抬脚。在多次游戏后,幼儿自发增加了难度,将动作拓展为手脚并用、双人动作等。幼儿通过“照镜子”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获得了身体基本动作的发展。

活动案例丨镜子里的科学世界-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二、课程反思

1.课程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生活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新发现、新问题,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基于实际情况,生成与幼儿生活相关联的班本课程。此次课程始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关于镜子的发现,教师带领幼儿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幼儿在幼儿园内外的各个地方寻找镜子,发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用途的镜子,获得了对镜子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同时,此次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经验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帮助幼儿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指引幼儿更好地生活。可见,课程与幼儿的生活相辅相成,课程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也应回归幼儿的生活。

2.坚守儿童立场,相信幼儿的力量

幼儿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成人要做的是始终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尊重幼儿的想法,创设适宜的环境,支持幼儿将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此次课程中,我针对幼儿的现实需要,设置了“镜子实验室”,投放了低结构材料,尽可能给予幼儿充分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间和机会,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探索,让幼儿亲身感知并获得了镜子相关的知识经验。幼儿通过近距离感知镜子的神奇,发现镜子有使物体变多、变高、变长的“魔力”,感受科学的魅力。坚守儿童立场,幼儿会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力量。

3.注重区域联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区域中的幼儿是自由、自主的,区域之间也应该是联动的。主题区域联动有助于幼儿迁移、运用既有经验,培养学习品质。此次主题课程中,我通过科学区与美工区、阅读区、运动区的联动,将镜子相关的知识经验渗透到幼儿的操作、阅读、游戏中,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步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身心的和谐发展。

4.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教育没有捷径,也不能只依靠某一方的努力,需要家庭、园所、社会的合作才能发挥最显著的效果。当幼儿对镜子产生兴趣时,我设计了“镜子调查表”,请家长与幼儿合作完成调查。家长与幼儿一起探寻镜子的秘密,丰富了幼儿的活动经验,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可见,家长参与课程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教育动态,接收科学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存在于幼儿的生活、游戏、兴趣、好奇中,并不是晦涩、难懂的知识,而是好玩、有趣的体验。幼儿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一步步认识世界,获得思维与品格、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时,教师应以兴趣为导向,珍视幼儿的点滴发现,尊重和信任幼儿,为幼儿创设强有力的支架,支持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保持与生活、自然的亲密感,逐步成长,全面发展。

*原文刊发于《年轻人·幼师园地》2023年第1期。作者:马胜,作者单位:沙市芙蓉区教育局白沙湾幼儿园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丨彭羡予

推荐订刊

活动案例丨镜子里的科学世界-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年轻人 幼师园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活动案例丨镜子里的科学世界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