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是虚构和现实统一的活动(虚构性和社会性)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5.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
6.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综合性)和细致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导致的。
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劳动周期的长期性
6.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
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教育性
2.环境的可控性 幼儿园内的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
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特征
1.互动性
2.民主性
3.分享性
4.互主体性
5.激励性
学前教育的特点
1.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
2.学前教育保教结合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的。
3.学前教育的启蒙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不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标。
4.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 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启蒙教育。
2.生活化
3.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获得发展最基本的途径。
4.活动性
5.潜在性
主题活动的特点
1.知识的横向联系
2.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3.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
4.富有弹性的计划
5.需要刻意遵循儿童“前学科”知识经验的建构规律
区域活动的特点
1.儿童自选活动内容
2.儿童的自主性活动
3.小组和个体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主体性、活动性、启蒙性、游戏性、直观性、整合性和灵活多样性。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共同特点
创作性、过程性和变化性。
家庭教育的特点
1.时代性和社会性
2.亲情性和感染性
3.针对性和随机性
4.连续性和一贯性
5.权威性和专制性
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特点
1.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
2.教师是幼儿的榜样
3.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4.教师是儿童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5.教师是社区资源的整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