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教育百师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MjcxNzM4MQ==&mid=2248554565&idx=5&sn=d804ed3aedfc9105b41f8d6fda4d9035

说起印度的河流,恒河恐怕是无人不知。
但是除了恒河,印度还有另一条更为出名的河流,这条河以飘满白色泡沫而出名,这便是传说中的亚穆纳河了。
亚穆纳河总是覆满白色泡沫,远看好似云朵坠入人间。
印度儿童兴奋地在这条泡沫河中和同伴们嬉戏打闹。
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也对这条泡沫河啧啧称奇,纷纷拍照留念。
面对如此“美景”,环境专家们却总是眉头紧锁。
原来,亚穆纳河位于印度的北边,由于这附近没有大型的垃圾场,因此一半以上的垃圾和工业废水都要排放在这条河里,使得河水中的水藻大量繁殖最终形成了水华。
经过专家对河水的抽样检测后发现,这里的水污染严重超标,仅仅是水里的细菌数量就远超出标准水源的上千倍。
而同样的“工业美景”也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一个叫Ussuri的海滩,又称“玻璃海滩”,一年四季都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
但这些光芒不是灯光,而是遍地的玻璃渣折射环境光线后散发出来的。
几十年人类曾经丢弃在这里的酒瓶和瓷器,经过风吹日晒,爆裂成微小的碎片,在风雨的侵蚀中,尖锐的棱角被磨平成为鹅卵石的形状。
这片遍布玻璃渣的荒芜海滩,近几年却成了俄罗斯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入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随手丢弃的垃圾居然能变成美丽的景色,这些“工业美景”看起来越梦幻,背后的故事就越可怕。
那些为“工业美景”趋之若鹜的游客们丝毫没意识到,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警示。
2020年,有一条消息在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下,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巴西科学家表示,南极已经测到20.75度的新高温纪录。
这是在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南极的气温首次超过20度。
许多人惊叹,全球变暖的情况已经无法阻止。
而2021年的南极,情况更加令人担忧。
3月,一组南极科考站拍来的照片,引发不少人的关注:
这片原本应该冰雪覆盖的地域,表面竟变成了血红色,让人触目惊心。
据科学家表示,这种血色现象和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有关,它的大面积出现暗示南极气候的持续升高,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威胁生态系统。
全球变暖已经首先影响到了海洋动物们。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北极的很多浮冰都开始融化。
饥肠辘辘的北极熊已经无法从冰面获得食物,他们离开冰面,前往陆地,甚至在人类的活动区域翻找垃圾充饥。
而这些残羹剩饭并不足以让这些庞大的猎食者活下去。
许多瘦骨嶙峋的北极熊静静地趴在地上,等待死亡。
他们只是安安静静在故乡生活着,什么都没做,却被大自然判了死刑。
在海洋中,有一群对人类充满善意的大个子,也难逃大自然的”惩罚“。
美国华盛顿州萨利希海的圣胡安岛附近水域,一只编号为J35的雌性虎鲸怀胎17月产下一只幼鲸幼崽,但是宝宝出生仅半小时,就不幸夭折。
虎鲸妈妈无法相信这个事实,拥有细腻感情的她不忍舍弃爱子,不分昼夜地用嘴巴托举着宝宝的尸体,在海里流浪了17天,里程超过1600公里。
直到最后,虎鲸宝宝的尸体开始腐烂,她才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呆呆地看着尸体沉入了黑暗海底。
你也许会问,虎鲸宝宝的夭折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和全球变暖又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这只虎鲸妈妈所在的种群一直处在海洋学家的检测中,她因为受到海洋污染和水下噪音的威胁,健康状况一直不好,在此次怀孕之前,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宝宝。
最糟糕的是,虎鲸以鲑鱼为食,但随着人类的过度捕捞,鲑鱼的数量急剧减少。
除此之外,海洋垃圾,石油泄漏和海水污染都会导致污染物在虎鲸体内不断累积,让他们患上严重的肠胃疾病。这些垃圾甚至破坏了虎鲸体内的声纳系统,使它们无法准确的辨认方向和食物位置。
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2008年-2014年,超过三分之二的雌性虎鲸都无法怀孕,即使生下孩子,幼鲸的死亡率也高达40%。
没有足够的食物,身体虚弱的虎鲸妈妈该如何保住自己的孩子呢?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目前地球上已经有50%的海洋物种灭绝了。
这个数字超于陆地生物灭绝数量的2倍,有些鱼类数量甚至减少了75%。
除此之外,珊瑚礁、海草、红树属树木等生物的数量也在减少。
海洋,这个占据了地球70%面积的庞大载体,它的生物链正在急速断裂。
据报告,全球每秒钟都有超过200公斤的塑料被倒入海洋,每年累计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垃圾留存留在海洋中。
尽管其中部分垃圾可以在6个月内缓慢降解消失,但绝大部分垃圾都会在海洋中存留数百年才能降解消失。
这其中有大量的垃圾被海洋生物吞掉,他们以为这些漂浮的东西是可以吃的鱼类,而大块的塑料会卡在动物的食道和胃部,尖锐的塑料片会划破它们的内脏器官,吞掉大量塑料垃圾的海洋动物会面临着无法觅食直至饿死的困境。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也在一份报告中警告世人。
报告指出,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未来短短的十几年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极端自然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干旱、洪水和海啸,世界各地的气温也屡破峰值。
这份报告“对人类来说是一个红色警报,再不着手保护环境,人类将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但相应的,只要全世界迅速采取行动,灾难就可以避免。
看到这里,有人会觉得:
“海洋生物的灭亡,跟我有什么关系?”
“全球变暖,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人类让大自然经历了怎样的困境,大自然就会以加倍的形式返还到人类身上。
自出现人类活动以来,人类已经向海洋倾倒了不少于10亿吨的垃圾。
许多垃圾被海水常年冲刷成为塑料颗粒,这些颗粒会成为浮游生物的食物。
在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吃颗粒……
最终,大鱼小鱼和虾米都进了人类的肚子。
这些多年前被我们随手丢弃的垃圾,最终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回到了人类体内。
在环境问题上,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免责。
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环保没有那么遥远,你的举手之劳都可以成为改善环境的点滴工程。
出入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
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包括但不限于餐盒、筷子、纸杯等等;
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做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出门购物自带手提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拒绝塑料吸管,选择可降解的PLA吸管和纸吸管;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绝不仅是一句口号。
你的举手之劳,大自然也会将点滴恩赐回馈于你。
我们做出的改变,每一步都是在拯救人类自己。
希望大家点亮【在看】,别让大自然的悲鸣成为人类的一曲哀歌!
▍作者:田田。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
美好家庭的打造地
万千爸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识别二维码,关注『父母志』
![]()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父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