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带的是小班,但是孩子们要么自己玩自己的,要么就是跟其他孩子戏闹,根本不听我的呀”
这位老师的“烦恼”,估计不是个例。
幼儿园小班幼儿天性好动、活泼,注意力易受干扰,常常静不下来,坐不住板凳。
注意培养和调整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培养幼儿注意力很重要!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学习的门户。”
如果不打开注意力这扇大门,人们就无法集中学习,也无法获得相应阶段掌握知识和技能。
幼儿的一切智力活动,甚至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培养幼儿形成好的注意品质是发展幼儿聪明才智的必要条件。
造成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几点原因
1、感觉系统功能失调,会导致幼儿在生理上产生注意力低下的问题。
比如视觉统合失调的幼儿,对看图看书缺乏兴趣,常呈现疲劳状,模仿极其简单的线条图画也有困难。触觉统合失调的幼儿因触觉十分敏感,所以极力抗拒被抚触、打针、剃头等,表现为心神不安、易受惊,注意力难以集中。
2、缺乏安全感、缺乏耐心、过分依赖或自信心不足等,则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原因。
3、除了先天生理问题,其他的生理、心理情况大多是不当的教育方式、不适宜的环境造成的。
引导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游戏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利用游戏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注意力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游戏中,幼儿不尽心情愉快、兴趣浓厚,心理活动处于兴奋状态,而且是目的、任务明确,所以游戏时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
老师可以在晨间入区活动、室内外活动或者离园前的这些时间,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地观察,有目的、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注意。
由一个孩子拍球,每拍一下,让别的孩子数一个数,拍到一定数时,突然停下,看孩子能否说对拍球的总数。
游戏虽简单,但锻炼了幼儿在短暂时间里集中注意的能力。
在桌子上放上各种实物,让幼儿认,然后闭上眼睛,教师将实物藏起来,开始让幼儿睁开眼睛辨认识别出哪些实物不见了。
或者用认知卡片、英语单词卡片代替实物。
把1-10甚至更多的数字打乱顺序写在方格纸上,让幼儿按顺序把这些数字依次圈出,并告诉幼儿,老师可以安排小组比赛,这样更能吸引他的兴趣。
让幼儿玩拼图,从最初的几块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
拼图要选择幼儿熟悉的、喜欢的形象,比如小动物、卡通形象等,让他完成后有惊喜、亲切的情感收获。
如果入门困难,可以让他对照着完整图形进行拼搭,指点他注意图块拼接处的特点。
拼图游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喜欢拼图的幼儿,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研究、拼搭。
注意,拼图的难度要逐渐加大,要让幼儿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对拼图的热情。
一堆三种颜色的图形积木,你拿出一块,让幼儿找出同这个一样颜色的积木;
或者一堆三种形状的同色积木,你拿出一块,让幼儿找出同这个一样形状的积木。
当幼儿能够掌握颜色和形状概念时,可以提高难度,让他找出同你手里同样颜色和形状的积木。
从观察物件单一特性到两重特性,需要一个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让幼儿对单一特性充分注意和掌握后,再提进一步的要求,以免幼儿厌倦。
一幅图片上,有长耳朵动物,比如兔子等,有短耳朵动物,比如熊猫等,长耳朵和短耳朵动物各两三种。
让幼儿找出长耳朵动物,再找出短耳朵动物。
这个游戏也可以改成找长尾巴动物和短尾巴动物、找有烟囱的屋子和没有烟囱的屋子等等。
分类需要注意事物不同的特性。
给幼儿做的分类游戏须特征分明、要求单一,使他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到需要观察的地方。
教师可以和幼儿合作进行“美术创作”。
你用深色粗笔画一些单线条的有趣的脸蛋图。
某些简单的线条,比如眉毛、头发等,改用浅色粗笔画,让幼儿用深色的粗笔直接在浅色线条上描摹。
当幼儿能顺利完成后,可以将描摹改为临摹,图画则改为横线条、竖线条等简单的线条图。
如果幼儿觉得线条图乏味,你可以和他们比赛,看谁画得好,不过,你不能轻易获胜哦!
临摹比描摹更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样本。
幼儿如果把线条画得歪歪扭扭没有关系,基本走向正确就可以。
当然,游戏只是用来培养小班幼儿注意力的一种手段。
而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注意力同样如此。
培养和调整幼儿的注意力,需要家长的配合,做到家园一致,掌握灵活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要根据不同性格、不同特点,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