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小
衔
接
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吉林省龙井市第二幼儿园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后,形成了一套“3+1+1”幼小衔接模式体系。“3”即 3 年的能力储备,“1”即 1 年的知识过渡,另外一个“1”即 1个月的兴趣培养。
全方位、多角度做好 3 年能力储备,
为幼小衔接奠定扎实基础
例如 :在自理能力方面,要求各年龄段幼儿自主取餐,取餐难易程度根据幼儿能力有所不同。小班幼儿自主取餐具后等待老师分餐 ;中班适当增加难度,自主取餐具后到分餐处,由老师分餐再自主取回就餐;大班有了中班的基础,可以在老师的看护下,自己完成取餐全过程。再如,为了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早间安排不同形式的签到,在午餐后安排“每日一记分享交流”活动。在签到活动中,小班以符号记录为主,中班可以尝试写自己的名字,大班则在写名字的同时,学习记录日期和时间。在这 3 年中,幼儿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为进入小学握笔写字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实际需求做好1年知识过渡,
为幼儿入小学储备必需能量
幼儿园应在知识方面与小学衔接,但不能只注重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法及学习品质的培养。因此,抓住入学前的 1 年时间,让幼儿尝试接触与小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并将游戏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实现有效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大班各个区域都有幼小衔接的内容,如图书区会投放一些带有文字和拼音的图书,帮助幼儿对文字和符号产生兴趣。在益智区融入很多与小学内容衔接的游戏材料,通过让幼儿连一连、摆一摆、画一画、描一描等形式,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字形,提高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多活动、多形式进行 1 个月兴趣激发,为幼儿入小学开启向往之门
为了让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幼儿园将他们在园的最后 1 个月定为“幼小衔接月”,并通过《我要上小学了》主题课程,将参观小学、勇敢者独立夜、大班毕业式等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满足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想要上小学的兴趣,为他们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情感储备。
幼小衔接应该是在学习上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时间上与小学过渡,在能力上和社会搭桥。因此,只有从幼儿角度出发,关注幼儿需求,才能解决幼儿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衔接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小学的学习生活。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家校共育数字平台(ID:jzxxzb)”。
本文综合转自:《中国家庭报·家长学校》周刊总第599期
扫码即可订阅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