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幼儿园小学化。
教育部专项治理幼儿园“小学化”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教育部办公厅曾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5项治理任务: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
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
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
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具体是这样规定的??
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
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
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整治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环境
对于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要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并配备必要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资源,遴选、开发、设计一批适宜幼儿的游戏活动,丰富游戏资源,满足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基本需要。
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
对于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要督促其参加专业技能补偿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仍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的,要限期予以调整。
对于不适应科学保教需要,习惯于“小学化”教学,不善于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的,要通过开展岗位适应性规范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
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纳入规范办学诚信记录。
但幼儿园不学,真的可以吗?
幼儿园不让教小学内容,然后读小学部分面谈要考拼音,这是什么道理?
应该说,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个别学校的确走得太远了,但是,有些父母也太惊慌失措,譬如说认字,孩子的认字,不是教不教的问题,而是怎么教。如果像小学一样学拼音,学笔画,可能不行,但是,从小到大的绘本阅读,孩子还是可以积累一些字的。
换句话说,幼儿园去小学化,不是要孩子一个字不识就走出幼儿园。
以下三个派系供家长们参考下↓↓↓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显而易见
“幼儿园“派认为: 幼儿园直接教小学内容,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至少有两个——
一、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由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基本都会了,上学以后孩子会感觉到,小学学习很容易,不用很用心,也不用很努力。
二、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幼儿园累坏了,对学习厌倦了,这对小学及后继阶段的学习十分不利。
公办幼儿园老师说,我们没有开拼音课、数学课、识字课,并不代表我们在幼小衔接上,什么都没有做。
有说没必要的,也有说要学点的
相比之下,在幼小衔接上,小学的态度暧昧多了,老师的态度似乎也不一致。
有的小学老师旗帜鲜明地认为:没有必要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社会上的一些幼小衔接班,经常帮倒忙:拼音的发音、握笔姿势教错,而一旦握笔姿势一开始就是错的,以后要纠正就难了。
有的小学老师说,幼儿园不学拼音、写字、算术,的确刚开始时会有区别,但是,很多案例都显示:一般过了半学期,孩子就会赶上。
但是,孩子真的能以“一张白纸”的状态进入小学?小学派似乎也不这样认为,有老师私下说:还是要学点,不然小学一开始跟不上,孩子和家长都会很辛苦。
就怕小孩跟不上
“我们家长”派在上述两派中摇摆不定,无所适从。对话中,不断有“过来人”传授经验幼儿园阶段一定要学识字,学算术,否则到小学根本跟不上! 什么小学“零起点教学”,都是骗人的。
有家长说,她听信了小学“零起点教学”,结果孩子到小学,考试连题目都看不懂,刚开始,老师还会念题,后来不念了,导致孩子每次考试都稳居倒数几位。
您觉得呢?
欢迎在文末留言和我们讨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