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节与民间禁火扫墓的寒食节日子接近,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他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军队上山搜索,但却没有找到介子推。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他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就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年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好玩有趣,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除了白天,夜间人们也会放风筝。夜里在风筝下或牵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农谚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古诗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承继着许多约定俗成的习惯和活动,催发着无数诗人骚客的诗情雅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最广为流传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唐  杜牧

清  明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清  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寒  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THE END ——


一心幼师网校  陪伴您的幼师之路!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心幼师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优师教研课堂 · 亲子教育 · 第40期】民俗专辑:清明节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