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演说家”,他们用简单的语言、纯真的视角表达着自己认知下的世界。《一心课堂 口才表演》引领孩子获得:
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头脑;
一种能够妙语连珠的才能;
一份敢于表现自我的勇气;
一段充实快乐的童年时光。
《 啊呜 》
(第2册第8课)
课文内容:
屋子里黑黑的,
桌子上好像有个什么东西。
小兔说:“让我看看,不得了,桌上有个啊呜,脑袋又大又圆!”
小猫说:“让我看看,哟,啊呜的眼睛血红血红的!”
小猴说:“让我看看,真的,啊呜的脸雪白雪白的!”
大家都说:“啊呜,啊呜,真吓人!”
小熊说:“我不怕,让我进去看看。”
它抬起腿大步走进了黑屋子。
咦,小熊怎么还不出来?
啊,一定是被啊呜吃掉了!快去救小熊。
大家冲进屋子一看,
啊,不是啊呜,是个奶油蛋糕!
啊呜,啊呜,真好吃!
活动目标:
◆ 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知道要勇敢。
◆ 理解故事内容,用可爱的语气朗读故事。
◆ 能戴上小动物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 教师用大纸盒做一个小黑屋,里面放一些好吃的食物。
◆ 《我是小海军》音乐。
◆ 呼啦圈。
◆ 配套光盘,配套卡片,配套头饰。
活动过程:
◆ 基本功训练:站立姿态操。
播放音乐《我是小海军》,带领幼儿一起做律动。
导入活动:
◆ 教师发出“啊呜”的声音,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小朋友猜一猜“啊呜”是什么。
◆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播放配套光盘,请幼儿仔细欣赏。
提问:
屋子黑不黑?小动物们觉得桌子上好像有什么东西?
小兔子觉得“啊呜”是什么样子的?(脑袋又大又圆)小兔子心里觉得怎么样?(很害怕)
小猫觉得“啊呜”是什么样子的?(眼睛血红血红的)小猫心里觉得怎么样?(很害怕)
小猴觉得“啊呜”是什么样子的?(脸雪白雪白的)小猴心里觉得怎么样?(很害怕)
大家都说什么?(啊呜,啊呜,真吓人)
小熊说了什么?(我不怕,让我进去看看)它是怎么做的?
小熊没出来的时候,大家觉得它怎么了?(一定是被“啊呜”吃掉了)大家接下来怎么做的?(冲进屋子救小熊)
它们进去后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奶油蛋糕)它们是怎么做的?(它们一起吃蛋糕了)
小结:小熊真勇敢,不怕黑,第一个冲进了小黑屋。其他的小动物虽然开始有些害怕,但是后来也都战胜了自己,冲进小黑屋去救小熊。小朋友们要向这些小动物学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也要勇敢一些哦!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根据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引导他们说一句完整的话。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正音训练:怕。
游戏活动:
◆ 摸一摸。
教师用大纸盒做一个小黑屋,里面放一些好吃的食物。让几名幼儿把手伸进去摸一摸,然后说说摸到的是什么食物,回答正确的幼儿就可以获得这个食物。
◆ 识字游戏:
教师出示“桌子”和“蛋糕”的卡片,先带领幼儿认读,然后进行套圈游戏:请幼儿手持呼啦圈,根据教师的提示把呼啦圈套到相应的字卡上。
活动延伸:
◆ 把头饰投放到活动区,让幼儿在区角活动时,自由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我们一起跟着视频学表演吧!
《 虫虫歌 》
(第4册第10课)
课文内容:
什么虫虫会织网?
什么虫虫造蜜糖?
小蜘蛛呀会织网,
小蜜蜂呀造蜜糖。
什么虫虫会耕地?
什么虫虫会发光?
小蚯蚓呀会耕地,
萤火虫呀会发光。
活动目标:
◆ 感受问答歌的趣味性。
◆ 尝试用一问一答或分组对答的形式朗读儿歌。
◆ 能进行有关zh的正音训练:蛛。
活动准备:
◆ 蜘蛛、蜜蜂、萤火虫、蚯蚓的图卡。
◆ 配套光盘,配套卡片。
活动过程:
◆ 基本功训练:
面部表情练习:小白兔,捡豆豆。
捡、捡、捡豆豆,捡到一个辣豆豆,哇!好辣啊!
捡、捡、捡豆豆,捡到一个苦豆豆,哇!好苦啊!
捡、捡、捡豆豆,捡到一个酸豆豆,哇!好酸啊!
捡、捡、捡豆豆,捡到一个甜豆豆,哇!好甜啊!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酸、甜、苦、辣做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导入活动:
◆ 教师出示蜘蛛、蜜蜂、萤火虫、蚯蚓的图卡,激发幼儿兴趣。然后介绍问答歌:问答歌就是一个人问,另一个人答的儿歌,里面有问有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欣赏儿歌,理解儿歌,朗诵儿歌。
教师播放配套光盘,注意先播放问答歌的问题部分,让幼儿倾听,然后猜猜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教师完整地播放问答歌,请幼儿欣赏,看看刚才的回答对不对。
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儿歌。
蜘蛛为什么要织网?(蜘蛛织网是为了捕捉小虫子吃)
小蜜蜂是怎么造蜜糖的?(先在花朵上采蜜然后造蜜糖)
小蚯蚓是怎么耕地的?(小蚯蚓用自己的身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让土壤变松软)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幼儿自由回答,然后老师揭示答案:萤火虫的身体里有一种能发光的物质,和氧气接触后就会发出光芒)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注意进行正音训练:蛛,引导幼儿正确地发“zh”的音。
游戏活动:
◆ 问答游戏。
师生问答游戏。
男生和女生问答游戏。
A组和B组问答游戏。
◆ 识字游戏:
教师出示“蜘蛛”和“蚯蚓”的字卡,先带领幼儿认读,然后把“蜘蛛”和“蚯蚓”的字卡和图卡摆放在地面上,请幼儿做连线游戏。
活动延伸:
◆ 播放配套光盘,请幼儿欣赏相关的真人表演。
◆ 带领幼儿仿编儿歌,参考如下:什么虫虫会唱歌?小蟋蟀呀会唱歌。什么虫虫会搬家?小蚂蚁呀会搬家……
我们一起跟着视频学表演吧!
《 数 枣 》
(第6册第11课)
课文内容: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
拿着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
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
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
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
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
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活动目标:
◆ 感受贯口的趣味性。
◆ 理解贯口内容,尝试加快语速朗诵。
◆ 能进行有关ao的正音训练:桥、枣、少、绕、好。
活动准备:
◆ 配套挂图,配套光盘,配套卡片。
活动过程:
◆ 基本功训练:气息练习。
吹气球:教师引导幼儿用一口气轻轻地吹手中模拟的气球,直至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双手拍击,表示气球爆炸了。教师计时,游戏连续做两次。
导入活动:
◆ 教师出示配套挂图进行讲述:秋天到了,果实成熟了,有一个小朋友手拿着竹竿来到桥边的一棵枣树旁,他拿起竹竿就开始打枣,打落了一地的枣。他发现青的多、红的少。小朋友急着去数枣,数来数去都只有10个枣,你说好笑不好笑?
◆ 欣赏贯口,熟悉贯口,朗诵贯口。
播放配套光盘,请幼儿仔细倾听。
提问与互动:小朋友一开始是从几数到几?接下来又是从几数到几?你能不能快速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呢?请你试一试。(引导幼儿练习贯口中间数数的部分,帮助幼儿熟悉这一部分的内容)
教师:说说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贯口要一口气说完才是成功的)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贯口,并进行正音练习:桥、枣、少、绕、好,引导幼儿正确发“ao”的音。
引导幼儿节奏明快地一口气读出来,尽力做到嗓音亮,吐字清,字正腔圆,气口精当。
请幼儿分组进行练习。
游戏活动:
◆ 教师出示“前面”和“竹竿”的字卡,先带领幼儿进行认读,然后玩识字游戏:请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坐好,再让一名幼儿手持“前面”或“竹竿”的卡片扮演司机做开车的动作在圆圈中间行驶。“司机”停在哪位幼儿面前,就请该名幼儿认读字卡上的字词,然后与“司机”互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 播放配套光盘,请幼儿欣赏相关的真人表演。
◆ 引导幼儿把眼神和手部动作加入进来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我们一起跟着视频学表演吧!
《 小熊采莲蓬 》
(第8册第8课)
课文内容:
小狗熊,采莲蓬,
错把蜂窝当莲蓬。
惹恼窝中大黄蜂,
蛰得小熊脸发肿。
妈妈买个小喷头,
吓得小熊钻木桶。
妈妈呀,快快扔,
莲蓬里面有黄蜂。
活动目标:
◆ 用夸张的语气朗读儿歌,注意语音、表演训练。
◆ 边念儿歌边模仿小熊害怕的样子。
◆ 能进行有关eng的正音训练:蓬、蜂、扔。
活动准备:
◆ 莲蓬、喷头图片,大纸箱(当做木桶)。
◆ 教师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马蜂窝,里面塞一点小纸团,摇晃就可以掉出来。
◆ 在教室里布置荷塘的场景。
◆ 小熊和熊妈妈的头饰。
◆ 配套光盘,配套卡片。
活动过程:
◆ 基本功训练:舌操练习。
绕舌练习:闭唇,把舌尖伸到牙齿的前面,嘴唇的后面,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导入活动:
◆ 教师和配班教师戴上头饰进行情景表演,导入本次活动。
表演内容:有一天,小狗熊在荷塘边玩,看到荷塘里有好多莲蓬,就去摘莲蓬。可是,它一不小心把马蜂窝当成莲蓬摘了下来,这下可惹恼了窝中的大黄蜂。(摇动“马蜂窝”,小纸团掉出来代表大黄蜂)大黄蜂们“嗡嗡嗡”地轮番攻击小熊,蜇得小狗熊脸都肿了。小狗熊哭着跑回家找妈妈,妈妈正好在超市买了一个小喷头回来,小狗熊一看还以为是马蜂窝,吓得钻进了木桶里面。
◆ 欣赏儿歌,理解儿歌,朗读儿歌。
播放配套光盘,请幼儿仔细倾听。
通过提问与互动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小狗熊,采莲蓬,错把什么当莲蓬?
惹恼窝中的谁?蜇得小熊怎么样?
妈妈买了什么?吓得小熊钻哪里?
小熊是怎么说的?它的语气应该是怎么样的?请你模仿一下。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并进行正音练习:蓬、蜂、扔,引导幼儿正确发“eng”的音。
播放配套光盘,请幼儿跟读。
游戏活动:
◆ 情景表演。
请幼儿戴上头饰并利用道具,根据儿歌内容进行情景表演。
◆ 识字游戏:
教师出示“莲蓬”和“桶”的字卡,先带幼儿进行正音练习,然后玩识字游戏:教师把两张字卡放在身后,然后拿出其中一张字卡,请幼儿大声地读出它,接着把字卡放在身后交换位置,再拿出来让幼儿认读。可以让幼儿上来当小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们玩闪卡游戏。
活动延伸:
◆ 播放配套光盘,请幼儿欣赏相关的真人表演。
◆ 请幼儿观看马蜂窝的真实图片或录像,了解它们的外观,提醒幼儿在外玩耍的时候注意不要碰它。
我们一起跟着视频学表演吧!
识别下图二维码,选择第8课观看视频
需要学习更多幼师资源,请记得关注我们哦
↓↓↓↓↓↓↓↓↓↓
扫码关注我们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