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大家好,欢迎来到一心课堂亲子教育。我是肖老师。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积极倾听的第二个方式——行为倾听。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自己急切地去把一件重要的事情和朋友分享,但是朋友听一会儿,就看看手机,或者瞄瞄别的地方。
拿着熬夜加班、做了好多天的方案,去和领导汇报,领导听一会儿,就接个电话,接完电话还要问你,刚才说到哪里了?……遇到这种情况,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想大家感受应该基本是一致的:朋友对我的分享不感兴趣;领导这个时候有点忙,不方便听我汇报;或者是我做的方案他并不认同等等。
在这个时候,我们会选择尽快结束表述,同时还会对倾听者的行为有些看法,感觉他们不尊重自己的表达,心里很受伤。
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倾听者的行为都会影响我们的表述和情感,可见行为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为人父母的我们,在生活中倾听孩子表述的时候,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这里分享几个生活的片段:
吉姆
妈妈,我要和你讲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妈妈
好吧,妈妈一边做饭一边听你讲。
吉姆
妈妈,你觉得有趣么?
妈妈
等一会,你去帮我在冰箱拿个鸡蛋。
吉姆
爸爸,今天我在学校遇到一件事,让我很郁闷。
爸爸
哎呀,我现在很忙,你去给你妈妈说吧。
吉姆
妈妈,老师说明天去动物园春游,需要带很多东西。
妈妈
(妈妈捧着手机,刷着朋友圈)好吧,你说要带什么?
吉姆
妈妈,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你不要玩手机了。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笑起来了,因为这些生活的场景,我们的父母并不陌生,说不定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行为。
我们都想自己所说的话能在孩子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希望自己在说话时,孩子能够直视我们的眼睛,调动一切思维跟着自己的语言“行走”。
但是,你有没有反思一下:每次孩子跟我们说话时,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停下手中的工作或家务,看着孩子的眼睛,仔细地倾听呢?
总听一些父母在抱怨,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是从别人口中知道的,孩子和自己的话越来越少,就是说也说不到一块。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我们平时工作忙、压力大,回到家要忙着做家务,也有情绪不好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当孩子积极地和我们分享时,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在忽视地听、假装在听、或者有选择地听,但是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从父母的行为中,读懂很多信息。
父母对孩子的表述在行为上很敷衍的话,孩子慢慢就会不愿意和父母分享他的喜和忧,也觉得没有必要分享。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忽视了行为倾听的重要性。
当孩子愿意给你说的时候,你没有做到好好地听,你懈怠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稚嫩的心灵,亲子关系自然就疏远了。
那么在孩子和我们分享的时候,正确的行为倾听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1、和孩子保持目光接触。因为孩子会通过观察父母的眼睛,来判断我们是否在认真地倾听,在倾听时和孩子目光交流,会让孩子感觉到尊重。
2、对孩子的表述,时不时地给予点头或者微笑,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的表达更积极。
3、在倾听时,尽量避免分心。例如:看手机或者文件等等。这样会让孩子误认为你对他的讲述不感兴趣,也会让他不能集中精力去讲述。
4、在倾听时,偶尔提问。这样既可以让自己更准确地理解内容,还会增强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孩子表达得更完整。
5、复述孩子所说的话。用自己的话重复所听的内容,可以检验自己对所听内容的理解,也能了解孩子表达得是否准确。
因此,当我们的孩子积极和我们分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放下手上的事情,放下手机,关掉电视。
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听孩子的表达,如果有特殊的事情需要及时地处理,也应该花两分钟蹲下来,慎重地和孩子商量,保证把事情处理完后一定会认真地倾听。同时对孩子的理解也要真诚地表示感谢。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谢谢大家的聆听。期待下次再会!!
——阅读往期——
——END——
需要学习更多幼师资源,请记得关注我们哦
↓↓↓↓↓↓↓↓↓↓
扫码关注我们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