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和家长。家园的相互配合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们常常会产生沟通上的问题,老师觉得家长不配合,家长觉得老师太麻烦。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是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利于园所全方位宣传以及展示自身的实力。园方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家长走进园所,家长们能够直观的对孩子的学习环境进行了解,专业的教师加上良好的课堂教学可让家长对园所产生充分的信任。
其次,也要了解儿童的一些异常行为,了解背后的原因,然后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攻击行为
儿童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受,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采取毁坏物品或者大吵大闹的行动,常表现为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专家建议,不能随意惩罚这种闹情绪的幼儿,要尽可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事后给予安抚。并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2、反抗行为
宝宝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回答“不”,这种行为是自我意识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属于正常发展的表现。家长应予理解和尊重,适时地进行引导,这一阶段会很快度过。
3、遗尿,咬指甲和吮手指
5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对于经常有遗尿现象的孩子应耐心寻找原因,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咬指甲和吮手指的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它能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满足感。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而自寻安慰时出现,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部删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