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小水滴互助会5月10号成人部分记录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养育孩子,就这么简单》第二章后半部分

记录人:大川妈

敢敢妈偶戏《小马过河》演出及反馈

只见敢敢妈象变魔术一样,迅速而又麻利地取出一样又一样的道具,白色绒绒的小马,可以打开的小栅栏,精致的小松鼠,蓝色的河,绿色的草坪。。。。。这叫一个丰富,我现在有点后悔没拍张照片。。。。。。

耘妮:

敢敢妈你有当老师的潜质,除了细节之外,故事的主题和脉络很清晰。

小强妈:

敢敢妈一直在讲情节,我好奇小马的心理活动怎么表现呢?没想到敢敢妈通过唱歌的方式把小马的想法表达了出来,效果很好。

小熊妈:

也曾经给自己的孩子讲过小马过河的故事,但都是随便讲的。相比之下很逊色,用心准备就是不一样。

耘妮:

故事不求完美,故事不求复杂。。。。。只要讲就是好的,因为父母带着个人的生命气息在讲这个故事,这就是滋养孩子的最好的东西。

敢敢妈:

我在家没有这么复杂的道具,给孩子讲的也是简版的。孩子一遍又一遍的想听,但是后来我不想讲了。(记录员会外的疑问:我也会这样,是应该坚持给小朋友讲呢,还是不想讲就不讲呢?或者说如果有了秩序,这就不是个问题了呢?耘妮的回答:讲故事是为了孩子,接下去讲不讲要看孩子需不需要?还有一个要看的,就是大人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耗尽了?不想讲了?带孩子如同开车,要把车开得稳,提前知道自己有多少油。不可以一开始开得很快,突然停下了。秩序或者规律可以很好的解决大人的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孩子在任何时候都想要的问题。)

耘妮:

听某位爸讲过,他8岁的儿子现在睡前仍然是小马过河的故事。故事很简单,孩子却听不够,是因为在儿子3岁的时候,爸爸把这个故事编了剧本,跟一群家长一起表演了这个故事,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印象很深。

敢敢妈:

故事的原版,我感到有说教的成分,就删掉了一部分。

小熊妈:

有一次,爸爸把结尾改成:小马不用过河,前面有座桥。。。。。

我很困惑,不知道原汁原味的好,还是可以改编?

耘妮:

父母的情感,爸爸的创造。无论是什么父母,首先讲比不讲好。其次,改编可能是父母的需要。。。。。。

? 分享及团队自由讨论

敢敢妈:

主要分享每天的活动和具体的时间做什么,每周的规律。

以前,经常开车带孩子去比较远而且风景美的地方。看到书上讲,孩子们要大一点才适合出远门。现在,尝试走着上学,偶尔开车。平时总开车,也感觉到脚离开地面了,不大接地气儿。原来开车经过小树林,2分钟就过了。那天走近小树林里面,发现空间挺大的。这么好的地方就在家的附近,如果没有互助会,自己可能到现在还不了解小树林。目前开车的时候,孩子在车上,就不开收音机。但车上的游戏,还不能开展。

耘妮:

单纯的放音乐还是可以的。但收音机里一般不单纯是音乐。比如收音机里的事情,孩子理解不了,就会有压力。

开奥运会的时候,全北京的大人都在看奥运节目,幼儿园孩子的状态也比较燥。孩子们是非常敏感的,比如当大人提到新闻中“某某事件中死了两个人”,孩子就会好奇地追问个不停。可见,成人的新闻不适合孩子。

另外,如何在车上玩“我发现”的游戏呢?不用很刻意说我们要做游戏了,直接描述:

“我发现一个烟囱。”

“我发现一个****。”孩子们接着会跟上。

这样就把孩子带入到对当下的关注。

敢敢妈:

我总是担心孩子饿,很关注吃东西,想用食物来解决一些问题。比如,每天吃饭,我就总是抢拍,本来12点半吃饭,我可能11点到1130分,就上了。

关于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晚餐:我有两个孩子,敢敢一岁9个月,姐姐4岁了。孩子们很自然的学大人,把菜直接下到锅里,常常糊了。敢敢1岁多,就会打开火了。姐姐曾经摸过锅被烫过,姐姐在那里炒菜的时候,我给姐姐介绍动作,弟弟站在一边,听着看着自然就学会了。

小熊妈:

请问孩子们炒菜有凳子吗?

敢敢妈:

有脚凳。

午睡。五一节那天,下午四点睡的,到了晚上很兴奋,很难入睡。平常的中午吃完饭,一点半的时候也很难入睡。总之午睡困难。

两个孩子睡眠也不一致,有时某一个就是不睡,兴奋。比方说,他其实有便便,就会折腾半天也不睡。

睡眠房间光线变暗,灯光变换,书中说要一点轻微的噪音,比如说风扇,我试着用了空气净化器,会对孩子的入睡有一些帮助。

有时两个孩子都要我搂着睡。如果把大的赶回自己的位置,小的也容易回去。本来两个孩子都睡在一侧,一个靠头,一个靠脚。有一天,孩子抗议,也要求靠近妈妈头,于是就改成两个孩子睡在妈妈的两侧。可是,这样两边都有人,我感到不舒服。

小熊妈:

小时候,孩子们用过摇篮吗?

敢敢妈:

没用过。你家的孩子呢?

小熊妈;

我家孩子,两岁半以前是跟奶奶睡的。现在晚上也不跟我睡。

敢敢妈:

午睡不好入睡,不知是否与甜食有关?开净化器,孩子也不盖被子。听说,有钻洞的毯子,不知是啥样的。

目前午后的点心,改为酸奶和奶酪。

以前担心四点加点会影响晚餐,因为爸爸不同意,我就比较心虚,现在看到书上很提倡,我很开心,有了撑腰的理论了。

晚饭,一家人很难坐到一起,缺少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时间。我在睡前会和老大一起聊天,弥补了一些,但是老二太小,没法聊天。

每周的节奏,主要参加三个会。互助会,舞蹈和绘画课。这些课都是孩子主动要想学的。我曾经引导孩子体验一些自由式舞蹈,可她不喜欢,非要上考级型的舞蹈课,在那里赖12个小时不走。

小熊妈:

小时听见音乐就会跳吗?

敢敢妈:

小时候家里给的音乐环境少,路过舞蹈和美术工作室,自己要求来试课。

小熊妈分享:小熊23个月

我在美国没有特别的观察孩子。国外的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一般不出去工作,她们一般去社区图书馆,那里有孩子的空间。美国的社区图书馆很发达。每周四的图书馆会讲故事,还会有舞蹈,这都属于社区服务。孩子从56个月到10来岁的都有。我也尝试带孩子去过,尽管不懂英语,但是氛围很好,孩子很快就融入了。

还有,周四宠物可以带到图书馆了。那些动物都是些没有危险性的,孩子们很亲近动物。

活动时间一般在晚上7:308:30,家长一般开车五分钟就到图书馆。

白天孩子跟着奶奶,只要我一回家,孩子就会拉着手拽我去卧室去蹦床。这是每天的固定节目,而且还要求我一起蹦。

老人带孩子还是比较有规律的,晚上一般10:30分睡,入睡前喝牛奶,比较容易入睡。

早晨七点钟醒,醒了就会来找父母。上午,奶奶带着小熊出去玩。晚上吃饭,孩子得追着喂。

敢敢妈:

我们家是食物不动,孩子有时遛一圈,再回来吃。只有在着急走的时候,才会喂。

小熊妈:

我们中午睡前要喝奶,一般12:30睡,2点多会醒,下午再带孩子出去玩。

耘妮:

长辈带孩子,规律性好,比如入睡时间相对固定。

小熊妈妈:

孩子很喜欢出去,散步也跟着大人,跳广场舞也会跟着跳。

孩子不爱听故事。

耘妮:

大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要适合孩子,或者说孩子爱听,当然也不限于故事。老人带的孩子,可能有这种情况,就是不爱听故事,因为有些老人不给孩子讲故事。

比如,可以这样说,“敢敢一进门,踩到垫子上,bang的一声,摔倒了。”

对孩子来讲,这就是故事。从身边的事情,简单的语言入手。书上也提到,“故事”简单,简单。

小熊妈:

我们家的孩子不护东西,谁要东西都给。出门的时候会带一大堆,谁没有就分给谁。

耘妮:

我们成人是有伤痕的,因此成人的维权意识比较强。而农村的老人会喜欢一起吃,如果你不分,就会说“小气”。

小熊妈:

好像这也是孩子的一个阶段。小时候,带孩子去美国,他就变得自私,什么都不让别人动。我曾说过孩子。

耘妮:

这有两个倾向:一个是道德说教逼孩子分享,一个是太注意维权,总是提醒孩子这是你的东西。这两个倾向都是成人的问题。

小熊妈:

这也可能是孩子的天性,自私只是孩子的一个阶段。在家里,奶奶拿酸奶,孩子就会指着说“姑姑”,因为这是姑姑给买的,孩子的意思别忘了把我们的东西分享给姑姑。我觉得这么小,就想着别人,挺好的。

敢敢妈:

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都要经过对方“同意”,每件都要问“我可以玩吗?”

记录员会外疑问:这也是我的困惑—6岁的儿子经常每一件都问别人,把小朋友都问烦了。耘妮的回答:大家要自然一些,然后孩子也会变得自然,在交流中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朋友之间的心的交流。说什么并不重要。)

小强妈的分享:2岁半

现在在家里,会把收音机关掉了。我问他在路上看到什么,他说看车。

每一天早上出门,我们都不会提上幼儿园的事,如果小强在路上问现在要干什么,我们就说是:现在要看车,忽然有一天,在路上,他问:“妈妈,不是看车吗?”

小强妈说:“你身体躺在车里,怎么能看到车呢?”然后,小强就从后座上坐起来认真的看车。

小强还会说:“爸爸说了,你要开慢点”。或者“姥爷说了,要关灯”。

我很希望孩子早点睡,我家已经有一些流程。

晚上,我要泡脚,小强问:“妈妈你在干什么”?

“泡脚”。

“我要进去,蹲在桶里”。

小强在桶里呆一会,我就把他拎出来,包着,然后讲故事,喝奶,睡觉。

这周小强爸出差了,我就愁做早饭,因为平时都是小强爸做,熬粥什么的。有朋友建议小强爸走时给我做个大饼。。。(笑声)小强爸走那天,提前买的面包,给我留了一半。可是我想,我也不能总是吃那半块面包啊!

那天早上,我五点多就醒了,然后煮了粥,还照书上讲的切了些水果。小强醒来后就喝奶,然后吃水果,然后就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般是七点多起床,八点钟出发。

午睡:小强一般吃了奶就睡。有时晚上,我没回来时,他就一直等着我,等我回来吃了奶才睡。

问小强:“这么大了吃奶羞不羞?”

“不羞”。

“什么时候不吃了呢?”

“三岁”。

敢敢妈:

敢敢想吃奶不能如愿时,我就会说妈妈抱着,或着把手放在他胸上。

小强妈:

如果不给小强奶吃,他会一直哭,长达30分钟也不会停止,小强爸就会受不了,我是能受得了的,但是为了小强爸,我不能让他老哭。

敢敢妈:

可以想办法逗孩子玩,不让孩子声嘶力竭的哭。

孩子是完全活在当下的,不在眼前想不起来,而小强已经懂事了。我的孩子有的时候就会说,自己喝自己的奶。(笑)

AB宝妈妈:有两个三岁左右的孩子

孩子上学路上的人流、噪音,大人是很难控制的。

B宝会看车,而A宝则让妈妈抱着,时间长了就会燥。地铁上电视一直在换画面,孩子也也只会看一会儿。之前都没留意,现在带孩子,发现地铁上噪音很大。

“怎么这么臭啊!”进地铁是孩子会这么说,他们说的是地铁上人的气味。

回到家,他们就安静多了,会去散步。

书上说,每天要安排一样的东西。我们每天相对的有规律。

我发现,如果早上安静,出行就好点。晚上一般9点入睡。到了讲故事的时间,孩子会问,“你怎么不拿书?”

孩子习惯了用书讲故事,我只好讲完一本,再用嘴巴讲一个故事。

耘妮:

如果你之前睡前给孩子讲绘本,然后睡前改用嘴巴讲,孩子肯定会不干,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会习惯。赞同“故事简单”。

敢敢妈:

汉爸常带孩子去饭店和商场。而我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

耘妮:

涉及到爸爸的习惯和行为,如果一味坚持会发生冲突。我觉得爸爸带孩子有他们的形式,重要的是爸爸跟孩子相处了,而不是做了什么。

AB宝妈:

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己的节奏。以前常带孩子去餐馆,孩子常常就会提起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过来。

B宝相对好带一点,A宝就会在家和幼儿园是不一样的。在家不太好带。

耘妮:

在幼儿园一般孩子都变得好带,在规律和秩序方面,幼儿园就是这本书的范本。所以孩子好带。

AB宝妈:

周末时,我们会去姥姥家。在公园,两个孩子的运动能力强,运动量很大。以前,上午下午都会出去活动。2:30分睡,四点多醒,吃水果,然后出去玩,12个小时回家。

孩子们不喜欢在家里聚会,出去玩就一切都好。在家里时间长了,就会互相推搡,还有时候会揪头发。

耘妮:

看到他们揪头发是不要反应,也不要多说什么,只是立刻切断,大人不要放太多的注意力。这两个孩子的情感发展地非常好。

AB宝妈:

有一次B宝踢到姑姑的脖子了,姑姑疼得掉眼泪了,我当时不知道。A宝走上去安抚姑姑,又是拍又是揉,很有同理心。后来让B宝去道歉,不肯去。过了许久,才说的。

耘妮:

他们很爱护敢敢,敢敢很稳。相对于小强,只顾目标,容易出危险。

(萝萝妈来了,也加入了讨论)

耘妮:(对萝萝妈说)

我们在轮流分享呢。

AB宝妈:

孩子们最近会玩地铁游戏。

耘妮: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也在玩。

小熊妈:

小孩子做错了,是否一定让他道歉呢?小熊有一次把姑姑弄不舒服了,我坚持要他道歉,他不道,我就不理他了。那他也不道,后来,我又觉得挺心疼孩子的,亲了亲他,没想到这时候,他又承认错误了。

耘妮:

两岁多不太合适。有时孩子捣蛋,可能是环境不适合他。这不是孩子的错,大人可以带他到另一个地方。

让孩子说:“我错了”,好像在说“我不好”。当你要求他,就好象是一个指责,孩子的能量流走,他当然会不道歉,当你不理他,如同收回你的爱,这是对孩子的威胁。

当你亲他时,能量又回来了。这时候他会道歉,但这不是他的道歉,这只是他想对你示好。感谢你爱他。

关于人和人之间的界限:道歉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关心你,所以如果伤害了对方,是不是可以给对方一个弥补?道歉不一定是必需的。

有时候,是妈妈和姑姑之间的事,妈妈怕姑姑不高兴,这是成人之间的事,成人去沟通,而不是让孩子去承担。

如果逼孩子去道歉,有时意味着“你不道歉,我就不爱你了!”

刚型和柔型的孩子,反应不同。有的孩子就屈服了,有的孩子更倔强。

但不管是哪种反应,这都是我们和孩子在竞争。

小熊妈:

孩子用哭来坚持。。。。

耘妮:

是的这也是孩子在与我们竞争,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总是会挑起事端来让我们陷入与他的竞争,我们要带给孩子的图景就是:我们是一个圆圈。我们要带给孩子的是“没有输赢,我们彼此相爱”这种感觉。

敢敢妈:

我的状态好时,孩子就很难带我到输赢中。不好时,则相反。

小强妈:

我现在意识到很多问题根本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成人的问题。

昨晚泡脚用桶接水,小强在洗手间大喊:“满了,满了”。我看看还不算太满。然后,小强坚持在客厅泡脚,在客厅,他直接就进桶了。然后,水都冒出来了。小强却很开心。

“小强,你还洗不洗了。。。。。。”我着急地赶快去找抹布。

我把小强拎出来,包上他。以前,我会很气。这次,我意识到是自己错了,当孩子说“满了”时,就该把水倒掉一部分,如此就不会陷入打扫战场。

这次没像以前一样,而是意识到自己没把准备工作做好。接下来,环境、节奏都被破坏了…….

萝妈:六岁男孩

孩子一般8点半就睡,8点开始准备。讲故事时,会讨价还价,常常要求再讲一遍,再讲一本。

耘妮:

睡前只讲一个故事。

萝妈:

可以只讲一个,不过现在我也比较看重弹性。

我们过去在孙园,现在到了华德福的园,对于冲突的处理有不同。比如前段时间,因玩具,一个女孩打了萝萝,女孩没有道歉,而是给他贴创可贴。萝萝回家还有些不高兴,他认为对方应该道歉。老师解释说,有的人用语言来说对不起,有的用行动所对不起。 后来,孩子好像就忘了,照样一起玩。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一件事情不只一种解决方法,心里有些松动,开始意识到“弹性”。

耘妮:

我也没有严格按照书上去做,尤其是食物。

但是睡觉我很有规律,一般8:30分就睡了。早晨5:30分起床,有时我也会半夜处理堆积的网络工作。如果晚上工作,过了12点就更睡不着了。我老公是睡觉很敏感的人,如果在客厅敲键盘,他也会被打扰。昨天很晚,他发现我还没有睡,他就说:“干嘛呢,犯病了。。。”

我立刻很生气地回:“我今天还不进屋睡觉呢”。然后我真的在别的卧室睡了一晚上,感觉很快乐。

这样我也觉得挺好的。书上说得很多我也做不到。书上会啰哩啰嗦讲了很多规律,但很多重要的都会在不起眼的地方一带而过。比如,“重要的是乐在其中”之类的。

以前,我晚上都会担心孩子,给孩子盖被子。那天晚上我就把孩子交给爸爸了,踏踏实实睡了一个觉。

小强妈:

小强爸就会半夜起来。常常我睁开眼,身边就没有人了。对我来讲,不管干什么,我都希望身边有人,睡时有人陪伴很好。

小强爸没有一直在睡觉的时候,半夜起来身边常常没人。

耘妮:

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

AB宝妈:

有时我醒了,也会半夜23点敲键盘。

敢敢妈:

有自己的空间很快乐。宁愿不睡,也要干点自己的事儿。

AB宝妈:

当我睡觉,特别怕有人在我旁边打开手机的光,我就会睡不着。

AB宝妈:

在意大利的体验是,感觉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孩子也不是全都早上床睡觉外,比方说有的家庭会带孩子一起出去吃晚餐,一般9点吃饭,11点还在聊天。规律也有,但总体不像中国人一样早起早睡。他们喜欢生日patry之类的,有的孩子们跟着大人一起在外面玩,甚至会深夜被大人扛回去的。

如果头一天熬夜,第二天人就会很难受,但是孩子不会表达,只会闹。

在国外,他们带孩子去大自然比较多,购物也就一周一次。一般不带孩子,周末,一般去海边和山里。孩子们很小就跟着搭帐篷,点火等。他们与老人的关系很融洽,老人也很尊重孩子,人们都说意大利是孩子们的天堂。

对卫生,他们很放松。比如,他们的孩子会在地上爬来爬去,他们说‘孩子长大是需要吃一点垃圾的。’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资深的华德福老师带孩子在外面玩,孩子没有洗手就直接吃水果,我问她有没有考虑卫生问题,她回答说:“我不认为大自然特别脏”。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人家的自然环境很干净。

家里的阿姨会给孩子用湿纸巾擦手,我觉得有化学成分在里面,但是也不好当面阻止。

国外的人对孩子都比较放手,不太关心智育的发展。有孩子的家庭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叫着,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也会反复说提醒家长一起玩,并且也会创造一些机会。

在意大利,蒙氏还是多于华园。因为蒙氏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在德国则不同,华德福园更多,而且财政也支持。

我曾经问过德国某家长华园毕业的怎么样?说是很好。他们家没送是因为华园对食物要求太严格,他们家还认为国外也有一些很传统的华德福幼儿园有宗教色彩。他们认为,不一定把各种“体”搞得好才健康。这都是很个体的体验,不能代表全部。

? 自由讨论在轮流分享中结束了,接下来是耘妮点评:

敢敢妈很细节,看到书上的每一个内容都会思考,并动手尝试。

小熊妈妈第一次参加,有不同领域的分享。我们很高兴看到人也可以这样活着。老人带孩子的情况,提到孩子自己有主动分享的愿望。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精华。另外,小熊妈也有一些困惑,还在学习和探索。

小强妈提到一些生活中的事件,简单、生动,却从事例中可以看出小强妈已经在教育的问题上有了很多的思考和实践。

“桶”的事情,提供了一个角度。没有了输赢,而是认为是自己没准备好,同时也在探索孩子的需要。

AB宝妈也介绍了其他领域的一些事,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国外的人并不是像书上说的,7点就睡觉,这给我一个冲击。

萝妈,也已走了很长的路,有其他的意义在这里展现:反观到自我,并在松与紧中,找到平衡。

记录人很忠于职守。

? 最后每人三句话

耘妮:

互助会有一个框架,没有互助会,也许就不做了,也不想什么书上的内容了,但是因为有,就得去看书和行动。人就不会散掉,这对我挺好的。

最大的收获就是本章的最后一句话: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乐在其中。上个周经常会问自己:真的快乐吗?

下周想努力帮助自己,真心快乐

萝妈:

以前只注意到在夫妻之间有竞争关系,现在意识到和孩子之间也会有。在过去的园中,给他自由,就很容易被控制到了,有一个反复的过程。

另外,听到么妈提到的“乐在其中”。我的原生家庭是很有规律的,老公却是很随性的。随性,会让我感觉到空间,太随性,没有规律有很难受。另外,在规律之外,也体会到原则。找到原则,就会找到适合我和我的家庭的东西。

敢敢妈:

偶戏还停留在动作上面,对后面的原理要继续探究。

上周做动作无享受,只是完成。下周试着在当下跟孩子在一起。心里光想着我该干什么了,没有真正和孩子相处。

小熊妈:

不同的教材思想不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乐在其中”。

关于孩子错了是否需要承认错误,还要看具体的情况,有的时候也可以用行动来弥补。

上周跟孩子不能全心在一起,脑子里光想工作了。下周希望我能找出独立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进展呢,就是尽快完成工作,陪孩子蹦床。

耘妮:

如果有10分钟跟孩子专注在一起了,就很好。大家不要对自己要求很高,没有哪个家庭不需要生存。父母把时间用在家庭的生存问题上,再合理不过。问题是当孩子真的需要你的时候,你得能用心的对待他。如果可能做到真的专注,每天10分钟足够了。

小强妈:

乐在其中,对我启发很大,我想到之前。有朋友和客人到我家时,我常说,你们自己忙,我得照顾孩子。我没有考虑到客人的感受。我就像个陀螺,忘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们。

有的时候,早晨照顾孩子,我竟然忘了吃饭。

耘妮:

我家么爸很会照顾客人,是因为他很会照顾自己。经常给自己泡茶,当然也会给客人泡茶。我自己从来都不喝水,所以,大家来了,我也没有习惯给大家倒水。

AB宝妈:

我想要有规律,孩子又想控制你。

看到不同的妈妈在做不同的努力。两个孩子会争夺妈妈,没有妈妈在时到很好。

? 角色分配

5.18 音乐活动

5.24 25日互助会,内容是从室内游戏到娃娃标题之前:P70-P84.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优师教研幼儿之家
地址:北京昌平回龙观

电话18610206462
微信号:18610206462
Qq
号:2078245659

点击右上角的小人标志,可以查看历史消息

回复“故事”可了解华德福故事

回复“父母”可了解育儿知识

回复:“书”可了解华德福书籍

回复:“理念”可了解华德福教育理念

回复:“原创”可了解教师原创

回复:“座谈”可了解座谈提纲

回复:“简章”可了解招生情况

回复:“活动”可了解正在进行的活动

活动详情也可见耘妮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unniboke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幼儿之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小水滴互助会5月10号成人部分记录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