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倒计时,很多老师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下学期的区角了!
要说孩子们最喜欢哪个区角,科学区和建构区毋庸置疑排在了首位。
幼儿园的科学区可以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和探究工具,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勇于尝试和挑战。
而建构区又被誉为幼儿园“塑造工程师的地方”,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主要场所。
在建构区内,幼儿动手动脑、发挥想象,通过对不同建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搭建,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总之,对于这两个区域孩子们是怎么都玩不腻!
那新学期区域材料该如何投放?
教学活动如何玩出新花样呢?
1.
如何科学投放材料,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在幼儿园,做不好教具的缝纫工、编织工、剪纸师、木匠、彩塑工……都不算是个好幼师。
哪个老师没动手做过“亿”些些教具…….
教师自制教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发展,也可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但是,也存在有很多不足。
1
自制教具只能相对满足教师活动开展的目标要求,但无法保证完全适合幼儿发展目标,且制作费时费力。
2
自制教具大多都只是教师操作、幼儿观察,幼儿很多时候不能亲自体验,没有幼儿材料,无法真正满足幼儿探索发现的的过程。
而如果能够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增加观察环节,通过观看科学视频或者图片,就可以让孩子在动觉、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重情境中建构经验,掌握各领域知识和能力。
比如:以科学活动影子为例
在现行的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很多都是只有单一的教学环节或是设计区域环创,老师难以更进一步向孩子传递科学原理,常常导致教师教学疲惫不堪。
而在嘀嗒探客,则是为幼儿提供“核心”视频。
让幼儿通过观察视频或图片中出现了什么?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式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后,教师可提出具体问题使幼儿基于观察对象的共性和差异分类和比较。
多种感官整合体验有助于幼儿从多方面探究和认知科学经验。而后,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配套实验操作材料。
教师还有详细的活动教案
有了这些的加持,相信一定让你的活动方案更出彩!
孩子容易接受又能充分激发探索兴趣,让孩子体验探究过程,这才是打开孩子科学启蒙的正确方式。
2.
怎样科学的设计主题活动,才更有效?
内容是学习和发展的载体。在科学活动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将区域目标有针对性的划分。
所以科学的主题设置可以大大帮助教师搭建完整的教学环节,充分给予幼儿持续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3大领域 12个主题 48个微主题
3.
如何让教学活动与家园共育结合起来?
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关注幼儿在园的教育内容。家园共育、随时同步沟通幼儿的在园学习情况成为教师乃至园所需要完成的必备工作。
在一节成功的STEM教学课后,将课程内容升级为有趣的互动学习游戏,使幼儿在家里也能随时随地在兴趣引导下主动学习、自由探索。
通过课件、小程序、APP互相配合,幼儿园课堂与家庭均可以共同达到教学和探索目标。推动易教乐学成为现实。
通过课后的游戏实验能二次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动手操作,增强亲子间的学习互动体验,同时巩固幼儿白天在园学习的知识。
推荐阅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