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揭示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一般规律,系统描述了3-4岁、4-5岁、5-6岁每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典型表现,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指南》的颁布,标志着今后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参与幼儿教育的深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家长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转化成现实,还有待于家长对《指南》文件的学习。
为了能帮助家长学习和理解《指南》,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提高养育子女的科学性,今天,布可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家长导读:
《指南》能帮助家长什么:
● 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了解孩子。
● 反思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 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
● 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支持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 与幼儿园进行良好沟通,取得教育共识。
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在交往中成长
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同时具有差异性
让孩子享受家庭关爱
均衡的营养,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适宜的玩具和图书,相对独立的空间
有效的陪伴和不可代替的父亲影响
和孩子走进大自然
提供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探究能力 知识经验
热爱和敬畏大自然的态度
带孩子体验社会生活
乐于交往 理解他人 接纳自我
遵守规则 应对冲突 面对挫折
自尊自信 认同感 归属感
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幼儿的学习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
家长不应该做这样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注:本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直播预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美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