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科学教育的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指南》将36岁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方面。

一、科学探究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是首要的、前提性的、动机性的目标;“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重要的、核心的、关键性的目标;“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是载体性、产物性目标。三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探究过程的不同方面。不能分别学习或单独训练。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这一核心目标体现了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高度重视,可以用“好奇、好问、好探究”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兴趣为代价。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34

45

56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的摆弄物品

1.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探究”领域的关键目标。从探究过程来看,包含经历提出问题、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等基本环节(不同年龄的完整细致程度和深度不同)。从探究方法来看,观察比较、实验验证、调查测量是基本方法。幼儿正是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探究能力的。

34

45

56

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或不同。

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

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探究中能与其他人合作与交流。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这些事物和现象涉及动植物、物质与材料、天气与季节、科技、环境等,是探究的载体,幼儿乐于探究的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幼儿感知、体验、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幼儿探究过程的必然结果。

 

34

45

56

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能感知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和用途。

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能观察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二、数学认知

数学认知领域目标强调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强调幼儿在真实情景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的发展;强调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数学认知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数学认知(有关幼儿学习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数概念(对数及数量关系的理解)、空间概念(包括形状的认知)。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34

45

56

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34

45

56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2.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

4.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于数之间的关系,如54123合在一起是5

4.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目标3  感知形状和空间的关系

34

45

56

1.能注意事物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1.能感知物体的形状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

2.能感知和发展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的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

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幼儿科学教育的各年龄阶段目标-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科学教育的各年龄阶段目标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