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甩手掌柜,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一个孩子的独立性,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们选择了放手,什么都不管,让自己的孩子自己发展。他很想说,这两个孩子的家长,是不是太贪心了?也不知道他们的信心是从何而来。
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而不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家长就是不靠谱。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她都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殊不知,到了后来,孩子虽然学会了自立,不再依靠别人,可是小时候的幸福,就永远都没有了。
这种经历,让他过早的成长,让他很难信任别人。父母的放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
2、过分控制,有意让儿童变得聪明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家长所掌控,这种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简单的说,这些孩子就像是一个没有思维的傀儡,他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也没有任何的思考能力。她喜欢的零食、衣服、玩具,都要经过父母的同意。
这到底是一个孩子,还是一个家长?无论做任何事情,强大的家长都会插手,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自己的子女。他们都认为,大人们的思想,要比大人们成熟一些,这样才能避免危险。
可实际上,从小被人管着的孩子,看上去乖巧懂事,其实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小时候,他们可以听从家长的意见,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努力的学习,但是长大了怎么办?
3、不断的攀比,试图激发孩子的进步
“你看人家家里”,这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经常把“别人家”的小孩夸得天花乱坠。在他们眼里,别人的孩子,都是优秀的,而他们的孩子,什么都不是。或许,她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更加的努力。
但是,这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长时间受到家长的打击,许多人都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反正自己比人家差,也没必要拼命。曾经很喜欢的东西,就这样被抛弃了。
只能说,家长们的攀比心理,是不会让他们变得更强的。相反,这种不开心的经历,会破坏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在挫折和负面情绪中成长。
家庭教育的目标,并非要把孩子培养成不可战胜的勇士。而是要让他们养成更多的好习惯,懂得做人的原则,懂得规矩,懂得底线。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都是由他的年纪来决定的。这种教育,表面上是为子女好,但实际上,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运动的方式有很多,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会一些东西,那么你的父母必须要教会你怎么去做。俗话说,师父要教好自己,要教好自己,再让自己的孩子去学。而不是放任他们自生自灭,这其中的辛苦和委屈,又怎么能让他们自己去承担?
比起竞争,他更倾向于鼓励。可以细分,只要能在测试中提升一分,就能提升一分。无论何时,都要确认你的孩子所做的一切,并使他们感到你的关心。其实,信心是很容易得到的,只要家长能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拒绝,永远都不可能让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这会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怀疑。最可怕的是,孩子的积极性会慢慢地消失,如果没有家长的监督和提醒,他们很有可能会满足于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