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舞蹈教案:身体碰碰乐
教学设计:
小班幼儿已具备初步和伙伴进行合作舞蹈的能力。活动中,教师通过“赏析→模仿→创演→整理→表演”这几个环节,让幼儿清楚地感受乐句时,借助一些小图片帮助他们记忆,让孩子们清晰地领会了舞蹈规则。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循序渐进的学会了两两合作舞蹈表演,更好地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对身体敏捷的反应能力,让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角。
教学目标:
1.欣赏图片,大胆创编造型并随音乐合拍、自信地表演。
2.尝试两两合作,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身体敏捷的反应能力。
3.在舞蹈表演中,体验与同伴默契配合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有初步的了解;学过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物质材料准备:音乐《万花筒》;地垫;图片若干;钢琴;小铃;幼儿围坐半圆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认知身体部位。
1.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唱的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吗?现在我们一起用自然的声音唱一唱。
2.除了歌曲中唱到的这些部位,还有哪些身体部位呢?(头、背、手臂、臀、小脚等等)
3.我们不光可以用歌声演唱身体的各部位,还能让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和同伴一起玩舞蹈游戏“身体碰碰乐”呢!
(二)结合音乐, 大胆创编动作。
1.借助图片,欣赏模仿动作
(1)你们看,这两个小朋友哪里碰哪里?谁来找个好朋友试一试?你们的造型和图片上的小演员比比哪个漂亮些?为什么?
(2)头碰头时,我们的小手和小脚也可以摆不同的姿势,还可以有上下的姿势,这样就有美感,像个小小舞蹈家了,现在请你找一个不碰到别人的地方站站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还可以哪里碰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肩靠肩、背对背、膝盖碰膝盖、脚对脚、小手碰小手)
2.倾听音乐,了解规则要求
(1)这个好玩的舞蹈游戏藏在了一段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完整播放音乐)你们听到了什么?(有说话的地方,还有音乐)
(2)这个舞蹈游戏怎么玩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教师出示便于幼儿记忆的图片并讲解要求。难点部分:强调什么地方是站位听,什么地方找朋友,什么地方开始摆造型保持不动。在开始摆造型时用小铃给予提醒,造型时要保持不动。
(3)初次尝试配乐练习,大胆创编造型,教师进行小结。
一共要与同伴碰6次不同的身体部位,每一次都要交换朋友,一共要换几个朋友?
(三)完整表演,感受合作快乐。
1.两两合作表演
(1)第一遍要求:按音乐要求表演,第一部分听,第二部分找朋友,第三部分摆造型。
(2)第二遍要求:在表演中要大胆自信,而且脸部要有快乐地表情,位置控制得当。
(3)孩子们,你们表演得开心吗?舞蹈游戏“身体碰碰乐”在大家的智慧下两两合作创编完成啦!小朋友在表演时也非常投入。各个都是小舞蹈家,问问客人老师,你们的表演怎么样?
2.师生互动表演
问问客人老师愿意和我们一起舞蹈吗?主动邀请她们一起来玩个舞蹈游戏“身体碰碰乐”吧!
中班舞蹈教案:开火车
教学设计:
通过小班一年的舞蹈学习,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舞蹈模仿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逐步增强,能初步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本次活动以“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轻松地探索动作,进行表演。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应把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放在首位,试图让幼儿的参与性、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的欲望得到更好的发挥。
教学目标:
1.借助儿歌模仿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完整连贯地舞蹈,增强表演欲望。
2.在游戏化的情境中掌握展胸、含胸等动作要领。
3.积极参与动作表演,体验与同伴合作舞蹈的快乐。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些模拟动作和舞蹈组合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组合,激发表演情绪。
1.今天,我们这儿来了许多客人老师,我们一起拍拍手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2.复习舞蹈组合。
(二)借助游戏,形象模拟动作。
1.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开火车”。如果你是小司机,你会怎样开火车?(幼儿创编各种开火车的动作,并互相学习与模仿。)
2.学习含胸、展胸、倾头、前移等动作。
3.完整欣赏。
开火车可真好玩,我也想当小司机,看看我开的火车怎么样?(教师以形象化的儿歌帮助幼儿记忆组合中的动作。)
4.幼儿完整表演舞蹈组合“开火车”。
(三)集体舞蹈,体验合作快乐。
1.你们见到的火车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讲述)
2.合作表演。
(1)组合各列火车,进行游戏。
(2)增加火车长度,再次游戏。
(3)变换车头方向,继续游戏。
(四)复习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火车到站喽!小朋友,我们以前还玩过一个开火车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玩一玩。(幼儿游戏,复习平踏步)小朋友,让我们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开回家吧!
大班舞蹈教案:小鸟,小鸟
教学设计:
与同伴跳舞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同伴间的情感交流,但用四纵队和双圈舞交换舞伴的队形来跳集体舞,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小鸟,小鸟》是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歌曲欢快富有童趣,特别适合幼儿创编动作,进行集体舞表演。设计集体舞《小鸟,小鸟》,引导幼儿像花儿一样用四纵队和双圈的队形与同伴轻盈的跳集体舞,并在不断交换舞伴的过程中体验集体舞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歌词创编相应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进行连贯和完整的表演。
2.能与伙伴进行双圈舞的表演,体验交换舞伴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小鸟,小鸟》这首歌;幼儿对双圈舞有一定的认识。
2.物质材料准备:音乐《小鸟,小鸟》,自制歌曲图谱,双圈舞的场地设置。
教学过程:
(一)回忆歌曲,引发兴趣。
1.播放音乐,师幼回忆歌曲,完整演唱歌曲内容。
2.教师:这是我们前不久学过的歌曲《小鸟,小鸟》,这首歌美吗?如果我们给这首歌加上美丽的舞蹈,小朋友们是否愿意来试一下呢?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
(二)创编歌曲A、B两段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1)教师: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更快地编出舞蹈,老师给小朋友们一点小小的帮助吧!瞧!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教师播放音频,并根据歌词内容逐幅出示图谱。
教师:我来唱歌,你来跳舞,当你听到音乐时可以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示这些歌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3)教师:这首歌共有几段?
2.根据图谱提示,分句创编动作。
(1)教师利用图谱解读A段歌词,帮助幼儿创编动作。
教师:我们先从第一段开始,一句一句的来,首先“春天里”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有阳光”的动作谁可以来试一下?“树林里,有花香”呢?
(2)选取一到两名幼儿演示并引导幼儿一同改编并确定动作。
(3)用同样的方法为B段创编动作
教师:第二段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我们可以怎么处理舞蹈动作呢?(相同地方我们用相同的舞蹈动作来表示,不同地方我们编上新的动作)
(4)为歌曲的结尾部分创编动作。
教师:歌曲的最后是怎么唱的?这段“啦……”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三)以四路纵队的形式,整体表演两段舞蹈。
1.教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找到点站好,我们继续努力,把我们编的舞蹈合着音乐完整地串起来好吗?
2.教师播放音乐,师幼共舞2至3遍。
3.教师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