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一、幼儿园舞蹈律动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幼儿舞蹈律动 幼儿舞蹈律动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种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 从字面意思上讲,律动可解释为有韵律节奏的身体动作。在幼儿园里又可以理解为听着音乐做动作,就是幼儿在听到音乐的时候能够敏感地领会音乐的节奏、内容,很自然地产生一种与音乐节奏内容相适应的感情,而这种感情自然且有节奏的通过身体动作与姿态表达出来。这种由音乐节奏激发感情,同时又把感情变为节奏动作的表现,就是幼儿舞蹈律动。 (二)幼儿舞蹈律动的意义 幼儿律动是以训练培养幼儿节奏感,按照一定的节奏规律进行的舞蹈小组合练习。可以形象模仿动作,如小鸟飞、兔子蹦等;也可模仿生活动作,如洗衣服、擦玻璃等。在幼儿园里几乎每节课的开始,每次的游戏都有律动纯在于其中。它以音乐为基础,以模仿为标志,以舞蹈为手段,使幼儿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幼儿舞蹈律动的特点 1.动作的目的性强 幼儿园舞蹈律动活动是以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节奏感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教学活动。因此,每一个律动活动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如选择律动活动的时候,是以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知为主要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旋律的音乐让幼儿进行相应节奏下动作的变换(慢走—快走—小跑步);如以训练幼儿的模仿能力为要目的,就可以进行模仿类律动活动的教学(可以选择人物类、动物类等),有目的的舞蹈律动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用自然、生动的肢体语言去感受和表现音乐。 2.动作可创造的空间大 由于幼儿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表现为好奇、好动、好模仿,喜欢夸张地表现事物,因此,在律动教学中,幼儿往往在学习知识之外,自己的直觉和想象的肢体动作。教师在授课时,就应鼓励幼儿这些幻想、创造的积极因素,让他们在音乐的意境中发挥创造性。律动教学鼓励开放幼儿肢体动作的教学空间,既能帮助他们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动作较为单一、重复出现 跟随音乐舞动肢体是幼儿一种天生的自然反应,意味着孩子对节奏、旋律的心神意会与融会贯通。幼儿舞蹈律动中的动作较为单一且反复出现,是由幼儿学习过程中注意的特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是有选择性的,他最初注意到的只是刺激物的特点,而律动中主题动作的重复出现,实际上是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刺激物对幼儿的刺激强度,使之明确体会到这个单一身体动作所带来的感觉,强化动作记忆。 幼儿律动的年龄特点 小班律动节奏非常简单,旋律比较平缓;动作单一,重复再现;速度较慢,情绪稳定。中班律动节奏感强,音乐情绪欢快活泼;表现内容较广泛,动作有起伏变化,复合性动作增多。大班律动节奏形式更丰富,音乐更富有表现力;表现内容很广,动作复杂性增强。 (四)幼儿舞蹈律动的分类 目前的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所进行的律动,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行进律动、节奏律动、模仿律动、动作律动。 1.行进律动 指幼儿在行进中做的律动,以行进步伐、行进中的舞步、动作练习为主。通过练习使幼儿在行进中动作协调富于节奏感。 2.节奏律动 指随音乐做节奏练习的律动。可以通过拍手、点(摇)头、拍腿、手腕转动、跺脚等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模仿律动 指让幼儿随音乐模仿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节奏较强的动作,如模仿幼儿日常生话中的一些动作、模仿解放军、工人、农民、牧民的劳动动作等,也可模仿动物的走、跑、跳动作,通过练习掌握舞蹈基本舞汇。 4.动作律动 指让幼儿随音乐练习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律动,通过练习,学习常用的舞蹈基本动作,为幼儿学习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强化幼儿舞蹈感。动作律动已具备舞蹈的表演因素,要求动作准确,身体各部分配合协调,注意表现力的不断提高。在动作表演中既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旋律感、美感、情感,同时也学会了舞蹈的简单组合。可见动作律动是一种综合训练的律动。 二、幼儿园舞蹈律动练习 1. 幼儿园小班舞蹈律动练习《两只小象》 准备:正步站立。 <第一段> 第一至第四小节模仿大象走。上身前倾,手臂下垂,双手在身体下方相握。每小节重拍走一步,手臂随脚步左右摆动。第五小节,双手向2点上举,身体直立后仰。第六小节,回到上身前倾,双手下垂。第七小节,直起上身,大臂抬平,小臂向上弯曲,大、小臂呈90度。第八小节,回到上身前倾,双手下垂。 <第二段> 第一至第四小节,动作同第一段第一至第四小节。慢慢走成两名幼儿一组,头对头站立。第五小节,身体直立,两人双手相握,立半脚尖。第六小节,回到上身前倾,双手下垂。第七至第八小节,同第五至第六小节。 提示:可在连续跳的过程中,更换舞伴。注意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的重拍,合准拍节。 2. 幼儿园中班舞蹈律动练习《小鸟儿》 准备:正步站立。 ①-2右手保持斜下位立腕,一拍左手提腕,带动左臂从体侧抬至斜上位,头看左手,一拍压腕,手臂落至斜下位,头看左手;3-4同①-2反面;5-6双脚立半脚尖,双手提腕,带动双臂从身体两侧至头顶,抬头;7-8落脚跟,双手压腕,两臂原路线落回体侧,头正。 ②-2脚下小碎步向左横移,双手提腕,带动双臂从体侧抬至旁平位;3-4双脚并拢下蹲,双手压腕,手臂落至身体两侧;5—8重复②-4反方向。 ③-8同①-8。 ④-2脚下小碎步,左转半周向后,双手提腕,带动双臂从身体两侧至头顶;3-4脚下小碎步,再转半周回到前,双手压腕,手臂落至身体两侧;5-8请幼儿创编一个有关“小鸟”的造型。 提示:注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轻快,并用小碎步的步法表现出来。难点是提、压腕,可先单一练习提、压腕。 3.幼儿园大班舞蹈律动练习《采蘑菇》 (前奏)准备动作:“仰卧正步位绷脚”,双臂举至头上方与肩同宽,头对7点。 ①小节:右“前中吸腿”,还原成“正步位”。 ②小节:右“前踢腿”,落下。 ③—④小节:同①小节至②小节反面动作。 ⑤—⑧小节:同①小节至④小节动作。 第二遍音乐 ①小节:向右“转体”一周。 ②小节:静止。 ③—④小节:同①小节至②小节动作。 ⑤—⑧小节:向左“转体”,同①小节至④小节动作。 (结束句)“绷脚前压腿”。 提示:教师在教授这个动作时,一定要使学生按着“踢腿”要领去做,以免将来站立做“踢腿”时出现问题。开始“踢腿”时不要强调高度。这样,一方面动力退易于按规格完成,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主力腿难于控制。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