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一、选择题    
1.菲儿把一颗小石头放到小鱼缸里,小石头很快就沉到了缸底。菲儿说:“小石头不想游泳了,想休息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菲儿思维的特点是( )。    A.直觉性    B.自我中心    C.表面性    D.泛灵论    
【答案】D。解析:儿童无法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的意识动机、愿望延伸到无生命的事物上。题干中菲儿把无生命的小石头看作是有生命的物体,体现了泛灵论的思想,故本题选D。    
2.下列不宜作为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方式的是( )。    
A.直接感知    B.实际操作    C.亲身体验    D.概念讲解    
【答案】D。解析: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故本题选D。    
3.下列幼儿行为表现中,数概念发展水平最低的是( )。    
A.按数取物    B.按物说数    C.唱数    D.默数    
【答案】。解析:幼儿数概念形成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数概念发展最低的应为口头数数,故本题选C。    
4.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得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 )。    
A.冲动性    B.易感染性    c.外露性    D.不稳定性    
【答案】B。解析:情绪的易感性是指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的情绪影响。这些现象在小班较为明显。幼儿晚期,孩子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   
5.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是( )。    
A.性格    B.气质    D.兴趣    C.能力   
【答案】B。解析:气质具有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选项中是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    
6.在学前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发现学前教育规律    B.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     C.解释学前教育现象    D.建构学前教有理论
【答案】B。解析: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研究放啊,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有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是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合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台,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故本题选B。    
7.“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所体现的观念属于( )。    
A.工具主义儿童观    B.科学主义儿童观    C.自然主义儿童观    D.人文主义儿童观    
【答案】A。解析:把儿童看做私有财产、看做工具,把儿童当做附属品都属于工具主义儿童观。   
8.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A.诊断性评价    B.标准化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解析: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其目的在于及时地作出反馈性调节。题干中的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    
9.缺锌会导致婴幼儿( )。   
A.食欲减退    B.夜盲症    C.佝偻症    D.肌无力    
【答案】A。解析:锌是人体重要的必要微量元素之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的味觉维持有重要作用,缺锌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缓慢、食欲减退、异食癖。      
10.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芳芳说:“我们正忙呢!”俊俊说:“我来当爸爸炒点菜吧!”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 )    
A.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    B.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    C.在4~5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    D.能够在角色游戏中讨论装扮的角色行为    
【答案】D。解析: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已经做到了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所以最近发展区应该是更高水平的和幼儿同伴一起讨论角色行为。故本题选D。    
二、简答题    
11.简述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1)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5)学前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2.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    
(1)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开始出现。对话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交谈,独白则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  
(2)情境性言语和连贯性言语发生。情境性言语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动作来进行辅助,连贯言语能反应完整详细的思想内容,前后较连贯。    
(3)表达时的讲述逻辑性提高。体现在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晰。    
(4)掌握言语表情技巧。不仅学会清楚有逻辑的表达,而且能掌握表达技巧表现思想情感
二、论述题    
13.试述科学安排一日活动的原则。    
【参考答案】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让幼儿在园的每一段时间都能有意义地度过。所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    
(2)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
(4)从实际出发,建立良好、合理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四、材料分析题    
14.小班张老师观察发现,小明和甘甘都没有借助扶手,而是双脚交替上楼梯;下楼时,小明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甘甘没有借助扶手,每段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脚跟上慢慢挪下楼梯。    
问题:    
请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分析小班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发展特点(10分)。分析两名幼儿表现差异及可能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根据《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动作发展中的目标1提到: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指出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为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从材料中不难发现小明和甘甘在上楼梯的能力水平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且基本上能达到《指南》中对于小班末期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的期望。但是在下楼梯方面,二者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性。其中小明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甘甘则没有借助扶手,每级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脚跟上慢慢下。说明小明的肢体协调能力更好,而甘甘的平衡能力则更好些。
原因如下: (1)生物因素: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是指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婴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尤其遗传和生理成熟的影响,使小明和甘甘在体质方面存在差异,这是导致他们动作发展差异的生理基础。(2)环境因素:幼儿身体动作发展除了收到生理发育影响之外还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营养、体育锻炼和劳动、疾病、生活制度、其他因表如社会经济制度家庭状况季节因素等。   
15.几个幼儿正在玩游戏,他们把竹片连接起来,想让乒乓球从一头开始沿竹槽滚动,然后落在一定距离外的竹筒里。游戏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如球从竹片间掉落;竹片连成的“桥”太陡,球怎么也落不到竹筒里……他们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让球滚到了竹筒里。    
问题:    
幼儿可以从上述活动中获得哪些经验(12分)?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8分)
【参考答案】    
从上述活动幼儿可以获得的经验:    
(1)幼儿的身体动作会得到发展。能够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例如,题干中幼儿将竹片连成大桥,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对空间知觉,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例如:题干中幼儿在遇到球不能落到竹简里时,自己想把那法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与人合作能力、协调能力都会发展。例如:题干中的幼儿一起克服困难把竹片连成片。    
(4)可以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在游戏中能够让幼儿获得自信心,以及获得愉悦的体验。例如:材料中幼儿客服困难后有利于孩子获得愉悦的体验,以及获得满足感。    
16.活动设计题    
中班下学期,陈老师发现,班上仍有一些幼儿会抢别人的玩具,他们的理由是:“我喜欢这个玩具,我要玩。”    
请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    
中班社会领域活动:《做个不争不抢的小朋友》  
一、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轮流玩、一起玩,了解分享的含义。    
2.技能目标:能够掌握交流玩的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技能。    
3.情感目标: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不独占、争夺玩具。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视频录像《陈老师带来的新玩具》和幼儿阅读用书    
2.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孔融让梨》的绘本故事    
三、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导入环节)   
1.出示视频录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视频播放《陈老师带来的新玩具》,玩具播放的画面如下:    
(1)教师带来了一架崭新的飞机模型,投放在科学角。    
(2)孩子们在你争我抢这架飞机,谁都不愿意让步。    
(3)飞机模型在争抢中被撕坏。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争抢”和“分享”。    
(1)教师提问:      
①视频里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②针对视频中幼儿出现的矛盾,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2)引导幼儿大胆讨论, 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争抢的后果是谁都玩不了新玩具,独占、争夺玩具会带来不愉快,所以我们要学习分享。  
2.通过游戏活动,掌握交往技巧。    
(1)引导幼儿讨论: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2)引导幼儿说出轮流玩、交流玩,如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等。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在圆圈里给会与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三)结束部分(儿歌小结)    
好玩的玩具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四、活动延伸    
以家园共育的方式进行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本次活动的内容。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